一种具有诱杀地虫效果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6226发布日期:2022-09-21 06:0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诱杀地虫效果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诱虫灯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具有诱杀地虫效果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


背景技术:

2.农业种植的作物有很多,主要以粮食作为主,马铃薯就是其中的一种,马铃薯又俗称土豆、洋芋、地蛋等,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而马铃薯种植的土壤疏松透气性强,其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又和地虫蛴螬等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致,避免不了会出现地虫蛴螬吸食刚播种的种子和幼苗,危害马铃薯生长的情况,同时,有害瓢虫啃食马铃薯叶肉也是危害马铃薯的一大威胁;
3.经检索,专利号202020417300.0公开了一种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底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焊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的内部焊接有第一块体,所述第一块体的内部铰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远离第一块体的一端贴合连接于第三杆体,所述第二杆体靠近第三杆体的一侧铰接有第四杆体,所述第二杆体靠近第四杆体的一端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第二杆体的一端焊接于第三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第三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槽口;经分析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夜间方便的诱杀有趋光性的有害瓢虫等危害马铃薯的昆虫,同时能方便的收集被诱杀的害虫尸体,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对于土壤中已经存在的蛴螬等地虫无法诱杀,马铃薯的果实、幼苗或者刚播种的种子等还是会受到蛴螬等地虫的危害,而且,上述技术方案只能在晚上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杀危害马铃薯的昆虫,在白天时无法继续工作诱杀对马铃薯有间接危害的昆虫。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具有诱杀地虫效果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不但可以诱杀土壤中已经存在的危害马铃薯的蛴螬等地虫,减少马铃薯果实、幼苗或者刚播种的种子受到的危害,而且,在白天也能继续工作诱杀对马铃薯有间接危害的蛴螬成虫金龟子类害虫,降低蛴螬的繁殖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减轻了蛴螬对马铃薯的危害。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具有诱杀地虫效果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包括夜晚诱杀组件,夜晚诱杀组件顶部安装有辅助诱虫盒,辅助诱虫盒内侧放置有白昼诱杀组件,夜晚诱杀组件底部安装有加固笼,加固笼内侧放置有地虫蛴螬诱杀组件;作为上述补充,需要注意的是,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先在种植有马铃薯的地里挖一个合适尺寸的坑洞,然后将加固笼通过其底部的插杆插入地下使得加固笼主体固定,然后将再将夜晚诱杀组件通过其支撑柱嵌入内通筒而安装好,晚间时,通过夜晚诱杀组件中的黑光灯以及诱杀危害马铃薯的有害瓢虫、夜出型金龟子类以及其他的趋光性害虫,同时配合白昼诱杀组件
中的糖醋液也能通过气味吸引诱杀夜出型金龟子类害虫,白天时,通过白昼诱杀组件诱杀地虫蛴螬的成虫日出型金龟子类害虫,同时通过地虫蛴螬诱杀组件诱杀土壤下面危害啃食马铃薯果实、刚播种的种子和幼苗的蛴螬等地虫。
6.进一步的,白昼诱杀组件由外活动盒、集虫内盒b、糖醋液、内拉条、拉杆和漏液通孔b 构成,拉杆安装于外活动盒顶部,集虫内盒b放置于外活动盒内侧,糖醋液放置于外活动盒内部,内拉条安装于集虫内盒b内侧顶部,漏液通孔b开设于集虫内盒b底部;糖醋液对有害瓢虫、金龟子类以及蛴螬等都有诱杀效果,外活动盒装盛糖醋液时,糖醋液的液面高度位于外活动盒三分之二高度处,通过内拉条将集虫内盒b拉起时,通过漏液通孔b进入集虫内盒b的糖醋液从漏液通孔b漏出,然后被诱杀的金龟子类过滤在集虫内盒b内部,便于处理金龟子类的尸体。
7.进一步的,地虫蛴螬诱杀组件分为八部分,且每一部分都由扇形诱虫盒、提柄、连接杆、集虫内盒a和漏液通孔a构成,扇形诱虫盒有多组,且多组扇形诱虫盒通过连接杆首尾连接,提柄安装于最顶部的扇形诱虫盒顶部,集虫内盒a放置于扇形诱虫盒内侧;八部分地虫蛴螬诱杀组件围成一个圆柱形,扇形诱虫盒同样放置有适量的糖醋液,扇形诱虫盒内侧的糖醋液散发的气味透过土壤的缝隙渗透进土壤内侧,便于将蛴螬等地虫引诱进扇形诱虫盒进行诱杀。
8.进一步的,加固笼由金属丝网、主体架、防护盖板、加强肋杆、内通筒和插杆构成,内通筒安装于主体架中部,加强肋杆有多组,多组加强肋杆安装于主体架沿边位置,金属丝网安装于每两组加强肋杆之间,防护盖板放置于主体架顶部,插杆安装于主体架底部;金属丝网的网孔孔径为3厘米,便于蛴螬等地虫钻过,通过金属丝网以及加强肋杆可以对坑洞起到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坑洞侧壁的泥土坍塌掉落,通过内通筒容纳支撑柱底部,防护盖板为两半,可以分开,通过防护盖板对主体架顶部起到覆盖作用。
9.进一步的,辅助诱虫盒由外承载盒、连接柱和顶盖构成,顶盖通过连接柱支撑连接于外承载盒顶部;外承载盒内外侧都为红色,连接柱和顶盖外侧都为红色,便于吸引日出型金龟子类,通过外承载盒容纳外活动盒,通过顶盖起到遮阳作用。
10.进一步的,夜晚诱杀组件由漏斗形底罩、顶罩、十字支撑杆、外带电网、黑光灯、集虫袋和支撑柱构成,十字支撑杆安装于漏斗形底罩顶部,黑光灯安装于十字支撑杆顶部,外带电网嵌套安装于黑光灯外侧,集虫袋活动连接于漏斗形底罩底部,顶罩安装于外带电网和黑光灯顶部,漏斗形底罩和顶罩一侧通过安装框架安装于支撑柱顶部一侧;外带电网和黑光灯串联,且接外部电源,同时黑光灯为20瓦,且外带电网为20瓦的黑光灯适配电网,同时串联有过载保护器,漏斗形底罩底部有短管,集虫袋的袋口嵌套于短管外侧,且通过绑带绑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分析后可体现为:
12.优点1:将集虫内盒a装盛有适量糖醋液的地虫蛴螬诱杀组件放置在加固笼的内通筒外侧后,然后通过防护盖板覆盖在主体架顶部,防止糖醋液气味飘散至土壤外侧的空气中,使得扇形诱虫盒内部的糖醋液气味只能在加固笼内部,然后通过土壤的缝隙一直渗透,将处于土壤中的蛴螬等地虫引诱出来,被引诱出来的蛴螬等地虫会顺着扇形诱虫盒内部糖醋液的气味钻过金属丝网的网孔爬进扇形诱虫盒内侧,从而会掉落在糖醋液内部淹死,能有效的诱杀蛴螬等地虫,减少马铃薯果实、幼苗或者刚播种的种子受到的危害。
13.优点2:白天时,装盛有糖醋液的外活动盒通过糖醋液的气味引诱日出型金龟子类害虫等,同时利用金龟子类害虫喜好红色的特性,依靠红色的辅助诱虫盒辅助引诱日出型金龟子类害虫,将日出型金龟子类害虫引诱至装盛有糖醋液的外活动盒处,被引诱的日出型金龟子类等会扑落在糖醋液内侧从而被留在糖醋液淹死,然后,通过内拉条将集虫内盒b移出,便于将日出型金龟子类尸体收集,将日出型金龟子类诱杀后,可以减少降低其幼虫蛴螬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减轻了蛴螬对马铃薯的危害。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诱杀地虫效果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虫蛴螬诱杀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虫内盒a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黑光灯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白昼诱杀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辅助诱虫盒结构示意图;
20.图7是本实用新型加固笼结构示意图;
21.图8是本实用新型内通筒俯视图;
22.图9是本实用新型防护盖板俯视图。
23.附图标记:地虫蛴螬诱杀组件1、夜晚诱杀组件2、白昼诱杀组件3、辅助诱虫盒4、加固笼5、扇形诱虫盒11、提柄12、连接杆13、集虫内盒a14、漏液通孔a15、漏斗形底罩21、顶罩22、十字支撑杆23、外带电网24、黑光灯25、集虫袋26、支撑柱27、外活动盒31、集虫内盒 b32、糖醋液33、内拉条34、拉杆35、漏液通孔b36、外承载盒41、连接柱43、顶盖42、金属丝网51、主体架52、防护盖板53、加强肋杆54、内通筒55和插杆56。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序数及方位描述,如“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27.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诱杀地虫效果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结合图1-3 和图7-9,工作人员先在种植有马铃薯的地里挖一个合适尺寸的坑洞,然后将加固笼5通过其底部的插杆56插入地下使得加固笼5主体固定,然后将再将夜晚诱杀组件2通过其支撑柱 27嵌入内通筒55而安装好,然后将防护盖板53取出,再将装盛有适量糖醋液33地虫蛴螬诱杀组件1放置在加固笼5的内通筒55外侧,结合图5-6,然后将装盛有糖醋液33的外活
动盒31放置在外承载盒41内侧,白天时,装盛有糖醋液33的外活动盒31通过糖醋液33的气味引诱日出型金龟子类害虫等,同时利用日出型金龟子类害虫喜好红色的特性,依靠红色的辅助诱虫盒4辅助引诱日出型金龟子类害虫,将日出型金龟子类害虫引诱至装盛有糖醋液 33的外活动盒31处,被引诱的日出型金龟子类等会因贪食而扑落在糖醋液33内侧从而被留在糖醋液33淹死,然后,通过内拉条34将集虫内盒b32移出,便于将日出型金龟子类尸体收集,将日出型金龟子类诱杀后,可以减少降低其幼虫蛴螬的数量。
28.实施例2:结合图4,夜间时,接通外带电网24和黑光灯25的电源,黑光灯25运行后吸引有害瓢虫、夜出型金龟子类等趋光性的害虫,扑向黑光灯25,此时扑向黑光灯25的有害瓢虫、夜出型金龟子类等趋光性的害虫被外带电网24阻拦,同时被外带电网24电死掉落在漏斗形底罩21顶部,然后通过漏斗形底罩21滑落至集虫袋26,同时配合外活动盒31以及糖醋液33可进一步诱杀夜出型金龟子类等害虫。
29.实施例3:结合图2-3和图7-9,将集虫内盒a14装盛有适量糖醋液33的地虫蛴螬诱杀组件1放置在加固笼5的内通筒55外侧后,然后通过防护盖板53覆盖在主体架52顶部,防止糖醋液33气味飘散至土壤外侧的空气中,使得扇形诱虫盒11内部的糖醋液33气味只能在加固笼5内部,然后通过疏松土壤的缝隙一直渗透,将处于土壤中的蛴螬等地虫引诱出来,被引诱出来的蛴螬等地虫会顺着扇形诱虫盒11内部糖醋液33的气味钻过金属丝网51的网孔爬进扇形诱虫盒11内侧贪食糖醋液33,从而会掉落在糖醋液33内部淹死,能有效的诱杀蛴螬等地虫,避免蛴螬等地虫啃食马铃薯种子和幼苗,当需要扇形诱虫盒11内侧诱杀的蛴螬等地虫时,打开防护盖板53,通过提柄12提出地虫蛴螬诱杀组件1,然后再捏住集虫内盒a14 顶部,集虫内盒a14取出,此时集虫内盒a14内侧的糖醋液33通过漏液通孔b36漏出,将蛴螬等地虫过滤出来,然后集中处理掉,需要注意的是,地虫为地下害虫。
3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诱杀地虫效果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不但可以诱杀土壤中已经存在的危害马铃薯的蛴螬等地虫,减少马铃薯果实、幼苗或者刚播种的种子受到的危害,而且,在白天也能继续工作诱杀对马铃薯有间接危害的蛴螬成虫金龟子类害虫,降低蛴螬的繁殖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减轻了蛴螬对马铃薯的危害。
3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