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点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8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点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快速点播器是农作物套种点播的工具。
目前,点播器种类繁多,其功能各有千秋,大都以体积大,结构复杂而不适应农作物行间点播,特别是不适应小麦行间秋作物的点播。其中农户单人用微型手仗式播种机和手动播种工具,虽体积小,可用于作物行间点播,但自动化程度、下籽的可调量及点播范围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下籽量可调、自动化程度高、点播范围广、适应于农作物行间点播,特别适应于小麦行间点播秋作物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措施在外壳24的上部开有安把口1、固把孔25和装籽口2,下部与平板尖18相连,克服了弧型尖卡土的弊病;内部设有刮籽板23、挡籽拱板19、后挡板5和播籽器7。播籽器7由弧型板8、框架10、调籽螺丝11和调籽板12组成,它的下部以绞链与助推装置14相连。助推装置14由顶杆16、托板17和斜撑15组成,其中上部以绞链与连杆13相连。刮籽板23、播籽器7和后挡板5将点播器上部隔为盛籽室3。当点播器倾斜插入土壤的过程中,助推器14受到地面的支撑,并在连杆13的作用下,以一定的轨迹推动播籽器7,使其以中轴9为园心顺时针旋转,此时弹簧4拉伸,当播籽器7的后底部触击死点20时,种口22恰位于刮籽板23和后挡板5之间,种籽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种口22落入种窝21内。将点播器向前推至与地面垂直,平板尖18后边出现一种穴,同时助推装置14失去了地面的支撑,播籽器7在弹簧4的作用下,逆时针旋转,当播籽器7的前底部触击死点20时即复位。种籽在重力和震动的作用下,滑出种口22,通过挡籽拱板19落入种穴内,完成自动下籽的任务。通过移动调籽板12,可适应于各种不同型状种子的点播。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下籽量准确可调,使用范围广(可点播花生、玉米、棉花、豆类等)和下籽的自动化。适应于农作物行间点播,特别适应于小麦行间点播秋作物。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图2是实施例外壳24、刮籽板23、后挡板5、挡籽拱板19、平板尖18和足蹬6连在一起的图。图3是实施例框架10和弧型板8连在一起的正视图。图4是实施例的连杆13。
最佳实施例整个点播器被做成三大部分及一些小件。外壳24用铁皮制成槽型并与刮籽板23、后挡板5、足蹬6、挡籽拱板19和平板尖18做成一体,其中除刮籽板23用橡胶或其它弹性物做成,克服了种籽破碎的问题,平板尖18用钢板做成外,其余均用铁皮制作。播籽器7的弧型板8、框架10和调籽板12用铁皮制作也可用塑料注塑成型。其中弧型板8和框架10连成一体。弧型板8的前端开有一正方形的种口22,调籽板12的前端向上折起,并将折起部分制成弧型,在弧型弯曲的中部压制种窝21,后端向上直角折起,折起部分紧靠调籽螺丝11的螺母,避免旋转螺栓时,螺母旋转。助推装置14的顶杆16、斜撑15和托板17分别用园钢和铁皮做成一体。连杆13制成丁字型,上部两端插入外壳24下后部的孔中,下部以绞链与顶杆16相连。
权利要求1.一种点播器具有盛籽室、排种轮和板尖,其特征在于将排种轮改制成播籽器,在其前上方设一刮籽板,而下部以绞链与助推装置相连,助推装置的中上部与连杆以绞链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播器其特征在于播籽器由弧型板、框架、调籽板和调籽螺丝组成,其中弧型板前端开有正方形种口,调籽板前端向上折起部分呈弧型,弧型弯曲的中部设有种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点播器其特征在于助推装置由顶杆托板和斜撑组成,与其相连的连杆呈丁字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点播器,由于比现有的点播器增设了播籽器和助推装置,所以下籽量准可调,并实现了下籽的自动化,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广泛适应于农作物行间点播,特别适应于小麦行间点播花生、玉米、棉花、豆类等秋作物。
文档编号A01C7/02GK2041089SQ8821318
公开日1989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8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8日
发明者王政明, 李新国 申请人:王政明, 李新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