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板捕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41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板捕鼠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供家庭与单位使用的自动连续捕鼠的器具。
捕鼠器具多种多样,但每获一鼠,均需人工清除并还原器具后再捕来鼠,效率低而手续烦,为了不用电源实现自动连续捕鼠,本人专利申请850725号提出的“双环自动连续捕鼠笼”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依靠“双环”在发条的作用下使其进口、喉口和幽口交错开、关的协调动作来实现自动连续捕鼠,但它的体积较大,构件较多,而且弧形的“双环”制作难度也较大,这些都影响到它的造价和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需要电源,而结构又十分简单的自动连续捕鼠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块转板在发条的作用下,作有条件的以90度为间隔的翻转动作来实现自动连续捕鼠。同时为了防止因囚鼠的声、色、味的外传,使来鼠产生疑忌,而将它的逮鼠部分和杀鼠部分分开而置,其间由一条通管相连,该通管长短不限,弯直均可,或穿壁而过,或复以他物,以回避或转移来鼠的感觉,使之险境难察,而连续就范。
本实用新型不但不需要电源,并且实现功能的主要构件只是一块转板,可见它的结构极其简单;同时它的诱饵置于四面都能透视到它的罩内,这不只提高了效果,而且也方便了使用;另外由于它的宽度只有8公分,所以置于室内也不占地方,不影响环境;特别可取的是它的所有构件(除发条外)可用塑料模压成型,也可用木板制作,这为简化设备,降低造价创造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转板捕鼠机的外形图。
图2和图3是转板捕鼠机的结构原理说明图。图2为迎鼠状;图3为逮鼠状。
文中未及的零件的形态及特性详见图面说明一、附图1、2、3均绘于一张图纸上。
二、图中的倒扣19,是镶在转板1两旁的罩壁4和内室6壁上的小薄片,有弹性,它的基部和罩壁或内室壁相连,它的顶部向外跷出,用以防止转板倒转。那罩壁上的两只倒扣,可防被逮之鼠推开转板逃掉,内室壁上的两只则能使来鼠在转板上爬过不致发生摇动。
三、图中的簧座13是固定在逮鼠笼12底板上的,簧片14靠它将关控板10推至定位条11上,关控板10能绕动点15而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发条轮20内有发条,发条的势能通过它由皮带22传给转轴轮21及转轴2,这样转板1即能依赖发条的势能绕转轴2转动。而这转动又受控于关控板10的顶部和入控板17上的小突起18,当来鼠为饵所诱而入罩4,踩上踏板6,踏板即绕动点7而动,因为踏板6和引杆8是连成一体的,故踏板一动,即通过引杆8和引线9牵动关控板10,转板1因此失控于关控板10顶,发条势能使它骤转90度又被入控板17上的小突起18挡住,呈图3逮鼠状,这时入鼠已被逮住。该鼠必急回身向进口3而逃,自然掉入或跳入内室16,因鼠体的重量和它下落的动能而将入控板17下压(入控板一端固定在笼底板上,此端有弹性,能弹其另一端向上跷起)转板1即又从入控板17的小突起18上滑脱又骤转90度,复呈图1迎鼠状,这样入鼠就被囚于内室16。
上述可见,转板1转动半圈(180度)就完成了捕获一鼠和再捕来鼠的全部动作,如果发条的转劲只有五圈,直径为发条轮20三分之一的转轴轮21,就能获得十五圈的转劲了,衡其用量可知,所储之能绰绰有余。
被囚于内室16之鼠,急夺孔道而窜入通管23,因为通管内有倒须,入而不得复出,故必续向前窜,最后掉入杀鼠箱25中,不时及毙。
权利要求
1.一种以发条为动力,由逮鼠笼12、杀鼠箱25和其间的通管23组成的机械式自动连续捕鼠机,其特征是捕鼠笼12内有转板1、踏板6、引杆8、引线9、关控板10、入控板17、倒扣19和罩4,杀鼠箱25中有石灰26,通管中有倒须,在它和杀鼠箱的交接处有一扇单开门24。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捕鼠机,其特征是转板1中间有一条转轴2,在转轴2的端部装一只转轴轮21,由皮带22将该轮和内有发条的发条轮20相连。
专利摘要
一种纯机械式的、以发条为动力的自动连续捕鼠机。它的主要活动件是一块板,这块板能绕其中轴以90度为间隔应时转动,这就是它的自动连续捕鼠的动作。它免除了一般鼠具需人经常关注,每当捕获一鼠,即要清除并使器具还原的麻烦。同时解决了在无电情况下也能自动连续捕鼠的问题。它不只可用塑料模压成型,还可以用木板制作,设备和工艺都相对简化,利于普及。
文档编号A01M23/00GK86201746SQ86201746
公开日198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1986年3月25日
发明者童邦树 申请人:童邦树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