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309448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鳍东方鲀鱼人工育苗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用于人工培育红鳍东方鲀鱼苗,发展海水增养殖业。
随着世界工业化机械化直至电气化捕鱼的不断发展,捕捞强度的加大,海洋中鱼类自然资源不断衰退,人们越来越重视海水鱼类的人工增养殖。要开展海水鱼类的人工增养殖,就必须先解决海水增养殖鱼类的苗种问题。为此世界各渔业国,尤其是海洋渔业较发达的日本、挪威和我国,都先后进行过多种海水鱼人工育苗试验,并且鲻鱼、 鱼、油香鱼、真鲷等已开始向工业化人工育苗过渡,但能真正形成大规模工厂化育苗的还为数不多,尤其我国基本上还停留在试验阶段。经查阅日本川本信之编1971年出版的“养鱼学各论”及截止到目前我国专利局已出版的专利公报,均未发现有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学、技术稳定、成活率高、设备简单、常规方法育苗与生态系育苗相结合,能大批量培育出容易养殖、经济价值大、出口创汇率高的红鳍东方鱼瞄种的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
根据人工育种基本原理和红鳍东方鲀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繁殖生物学特性,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运用药物催青技术获得红鳍东方鲀的受精卵,然后采用生态系育苗法,即将中小型水泥池视为一个小范围的生态系,正确掌握该生态系中各种生物因子和理化因子的变化特点和规律,从生态系平衡的角度出发控制各因子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使受精卵孵化、仔鱼、稚鱼直到幼鱼均能正常发育生长,保证整体成活率,育出健壮的苗种。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亲鱼的采捕、选择和催产每年的红鳍东方鲀产卵期间从由海中采捕到或渔民送到收购点暂养在1~3立方水体且充气的暂养池中的活的红鳍东方鲀中选择无伤、活泼、游泳正常、2公斤以上的作亲鱼,用手轻压活鱼腹部挤出精液的为雄性,挤出卵子或虽挤不出卵来但腹部较大者为雌性,确定雌雄后即往亲鱼背鳍和/或胸鳍基部注射催产剂,然后按雌∶雄=1∶3放入产卵池内;(2)采卵孵化上述(1)催产后的雌性亲鱼,当用手轻压其腹部立即往外流卵时,即进行湿法人工受精,获得受精卵后立即放入孵化缸中孵化,孵化时的放卵密度为每立方水体8~15万粒,水温14℃~20℃,孵出时间10~6天随水温而定,水温高孵出快,这期间应连续大量充气,以防沉性不透明的受精卵下沉,使它们始终悬浮于水中;(3)仔鱼培育仔鱼孵出后立即放入容积为3~5立方水体,事先清洗干净,用高锰酸钾消毒,连续清洗3~4次放上清水再待一天的仔鱼培育池内,在水深0.5~1米条件下培育,放养密度为每立方水体1~2万尾,孵化后第三天向上述仔鱼培育池内投放单胞藻和轮虫,轮虫密度为5~10个/ml,每立方水体40~60万个,每天白天用虹吸法换水结合清底2~3次,每次换水后接着投饵,仔鱼饲养到全长5mm开始互相残杀时,及时进行分池,放养密度改为每立方水体0.4~0.6万尾,每日投饵3~4次,投饵量要充足并适当投喂鱼肉糜,使仔鱼充分吃饱,以防仔鱼因饥饿进行互残;(4)稚鱼饲育上述仔鱼在仔鱼培育池内培育20~30天,全长达7mm时,每立方米水体中2000~2500尾,除继续以相同密度投喂轮虫以外,同时投喂鱼肉糜,并逐步改为以投喂鱼肉糜为主,适当加入桡足类、卤虫无节幼体等活饵料;(5)幼鱼饲育上述稚鱼在稚鱼池中培育二十天左右,鱼体长达25mm左右,出售鱼苗前,如不能及时出池需继续饲育时,则饵料以鱼肉加骨粉和/或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并在饲育池内加入适当数量褐藻至水色保持黑褐色,使池内成为一个小型生态系,以提高鱼苗成活率,直到鱼体长25~30mm售苗为止。
上述的催产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加鲤鱼垂体,剂量为HCG1500~2500国际单位+垂体1~2个/公斤,如果一次注射不见效,三天后再进行第二次注射,剂量改为HCG1000~1500国际单位/公斤。
上述的鱼肉糜为用少脂鱼类如玉筋鱼、清凉鱼等鱼肉制作,其加工方法是先将大型鱼骨剔除洗净晒干粉碎后,连同复合维生素和/或矿物质粉一同搅拌到单独用搅肉机搅碎的剔骨鱼肉糜中。
上述的小型生态系,是指从投喂上述的鱼肉糜开始至鱼苗长到全长25~30mm出售为止,饲育池内始终保持至少10~100×104细胞/ml单胞藻和褐藻,使池内水体成为鱼苗和轮虫、卤虫等活饵料以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等多种生物和理化因子并存的小型生态系,并用仪器监测调节以维持该生态系的平衡,以便减少或防止水质污染,确保鱼苗始终健康活泼的生长。
上述的幼鱼饲育可在室外水池内也可在海上网箱内饲育。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方法简单易学,采用常规法和生态系育苗相结合的育苗方法,能保证育出的鱼苗为品质好、经济价值高的红鳍东方鲀,用此法育苗孵化率高,育出的鱼苗成活率高,所用的设备简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技术稳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人1993年在山东昌邑市渤海盐场进行的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生产试验。方法步骤如上述特征部份所述,是从当年5~6月份在海上捕到的25尾亲鱼中选出体重5公斤、4公斤各4尾雌性亲鱼,在用手轻按其腹部能挤出鱼卵或虽挤不出鱼卵,但腹部较柔软时,在其背鳍基部注射HCG2000国际单位+2个鲤鱼垂体/公斤,注射后共挤出鱼卵150万粒,孵化是在容积为0.4立方水体的圆形玻璃缸筒内进行的,筒内放2个气石充气,平均受精率为70%,孵化率为75%,孵化后第一至第三天仔鱼平游于水面及近表层水中,第四天开始从外界摄取营养,这时开始投喂轮虫不足10个/毫升,仔鱼池子上面盖上黑布,保持水面上照度为500-1000勒克斯,仔鱼全长约2.6~2.9mm时水池容积为30立方水体,每池放仔鱼20万尾,这样培育2~3个星期,成活率70%以上,仔鱼全长达到5mm,开始摄食桡足类并互残,这时进行分池和移至室外饲育,40天后全长达到2.5~3厘米,在230立方水体中共存活17万尾以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变更1、在许可范围内,各有关参数均可适当变更;2、各种水池大小、水的深浅、换水次数、换水量大小、充气多少等均可灵活掌握;3、投喂的活饵料的种类、为形成小范围生态系需投放的单胞藻的种类均可适当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由亲鱼催青和仔稚鱼培育组成,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亲鱼采捕、选择和催产每年红鳍东方鲀产卵期间,由海中采捕到暂养的红鳍东方鲀中选择无伤、活泼、游泳正常、体重2公斤以上的作亲鱼,往雌性亲鱼背鳍和/或胸鳍基部注射催产剂后,按雌∶雄=1∶3放入产卵池内;(2)采卵孵化上述(1)催产后的雌性亲鱼,当用手轻压其腹部立即往外流卵时,即进行湿法人工受精,获得受精卵立即放入孵化缸中孵化,放卵密度为每立方水体8~15万粒,水温14~20℃,孵出时间10~6天,连续大量充气,使受精卵始终悬浮于水中;(3)仔鱼培育仔鱼孵出后立即放入容积为3~5立方水体的仔鱼培育池内,在水深0.5~1米条件下培育,放养密度为每立方水体1~2万尾,孵化后第3天向上述仔鱼培育池内投放单胞藻和轮虫,轮虫密度为5~10个/ml,每立方水体40~60万个,每天白天用虹吸法换水,结合清底2~3次,每次换水后接着投饵,仔鱼全长达5mm互残开始时,即进行分池,放养密度改为每立方水体0.4~0.6万尾,每日投饵3~4次,并适当投喂鱼肉糜;(4)稚鱼饲育上述仔鱼在仔鱼培育池内培育20~30天,全长达7mm时,每立方水体中2000~2500尾,除继续以相同密度投喂轮虫外,同时投喂鱼肉糜,并逐步改为以投喂鱼肉糜为主,适当加入桡足类和/或卤虫无节幼体活饵料;(5)幼鱼饲育上述稚鱼在稚鱼池中培育二十天左右,鱼体长达25mm左右准备出售鱼苗前,饵料为鱼肉糜加骨粉和/或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并在饲育池内加适当数量褐藻至水色保持黑褐色,池内成为一个小型生态系,直到鱼体长25~30mm售苗为止。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催产剂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鲤鱼垂体,剂量为HCG1500~2500国际单位+垂体1~2个/公斤;需注射两次的,第二次在三天后进行,剂量改为HCG1000~1500国际单位/公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鱼肉糜为用少脂鱼类如玉筋鱼、清凉鱼鱼肉制作,其加工方法是先将大型鱼骨剔下洗净晒干粉碎后连同复合维生素和/或矿物质粉一同搅拌到单独搅碎的剔骨的鱼肉糜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小型生态系,是指从投喂上述的鱼肉糜开始至鱼苗长到全长25~30mm出售为止,饲育池内始终保持至少10~100×104细胞/ml的单胞藻和褐藻,水体为鱼苗和轮虫活饵料以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多种生物和理化因子并存的小型生态系,并随时用仪器监测调整维持其平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幼鱼饲育,可在室外水池内,也可在海上网箱内饲育。
全文摘要
一种红鳍东方鲀人工育苗方法,属水产养殖技术,用于人工培育红鳍东方鲀鱼苗。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亲鱼采捕选择和催产、采卵孵化、仔鱼培育、稚鱼饲育和幼鱼饲育这五个常规法育苗与生态系育苗相结合的方法步骤。具有方法简单易学、所用设备少、用此法能育出品质好经济价值高的红鳍东方鲀鱼苗,而且出苗率高、成活率高、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技术稳定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K61/00GK1116896SQ95110378
公开日1996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20日
发明者姚善成 申请人:青岛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