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9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
一般海洋中的资源为各种鱼类,但鱼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不只是水、氧气而已,还需有丰富的海洋植物、生物、浮游生物等,才能供给其生长的所需,即许多鱼类是以食藻类、菌类等附着性植物,而如珊瑚等附着性生物则可供鱼类栖息或供小鱼伪装或躲避大鱼攻击吞食的场所,因此一海域中若缺乏上述附着性植物、生物,鱼类生长条件将大受影响而难以生存,必需迁移至另一海域才能生存,甚至可能逐渐濒临绝种。
另一方面,要从一海域中了解其所蕴藏的鱼种并不难,只要下网捕捉或以鱼探机探测即可概略知道,但欲从该海域中了解其内有何附着性植物、生物的生长则非常困难,因为海洋附着性植物属于无性生殖,附着性生物分无性生殖及有性生殖,无论是何种生殖方式,均必须先着床才可成长,若植物的苞子或生物的幼虫无法找到适合地方着床,会在海洋中漂浮而死亡,所以除非人员潜入海中以肉眼观测,否则无法了解该海域中有何种类的附着性植、生物。但是在不明海域,由于不知道有何高危险度的鱼类存在,甚至对该海域的环境不熟悉,人员下海潜水观测的危险性很高,而从事海洋生态研究的科学家要了解海域中的海洋生态究竟有何种植、生物生长及取样,进而可将该海域中的附着性植、生物进行移植培育,实在困难重重,所以如何提供一方便快速且不具危险性的观测以及培殖技术,是目前海洋生态研究者及水产养殖业者较难克服的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以获得海洋中的附着性植、生物,而具有研究、观测、追踪取样及移殖培育的功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包括一个培殖网、可将培殖网固设于海底面的固定件、数个设于培殖网上且可使该培殖网浮于海洋中的浮体,以及独立围设于培殖网上的培殖件。
本发明可达成的功效如下(1)供观测、追踪取样等研究用
本发明将培殖网设置于一海域中,藉由附着性植、生物着床于培植件上的生长,研究者可将培殖网自该海域中切割一部份下来或整个培殖网自海洋中取起至岸上或研究处,就该处海域的海洋生态作观测调查、取样研究的工作,不须以人员下海取样、观测,可避免人员在不明或污染海域的危险性。
(2)供海洋附着性植、生物培殖移殖用本发明于不明海域设置培殖网,使此类附着性植、生物于培殖件上稳固着床成长后,再将其移殖至安全海域予以培殖,方便采收以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或可移殖至海洋展览馆,供作观赏用。
(3)维持海洋生态完整利用本发明培殖器设置于海洋中,使得海洋中附着性植、生物有着床生长的地方,造成该处海域充满丰富而可供鱼类生存的环境,进而使海洋中的动物、植物及生物存在有大自然完整的食物链关系,对于遭破坏的海域可再造海洋生态,对于未遭破坏的海域则可维持海洋生态的平衡。
(4)具海洋公园的观光及休闲价值本发明具有建立海洋生态并维持其平衡的作用,使得海洋中资源不会缺乏,则海底景观便可丰富而美丽,进一步可将该区域开发成海洋公园,以提供观光及休闲的最佳场所。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正视图。
图2是
图1中的培殖件移殖前示意图。
图3是
图1中的培殖件移殖后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二的构造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三的构造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圆圈6部分的放大图。

图1所示,本发明培殖器1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具有一个培殖网11、固设于培殖网11上的浮体12、围设于培殖网11上的培殖件13,以及将培殖网11固定设在海底面的固定件14。
该浮体12固设在培殖网11上端,并于相对应的下端固设有数个配重件15,而浮体12与配重件15设计成使其达到浮力与重力平衡,再配合固定件14可将培殖网11固设于海底面,以使该培殖网11可于海洋中定位。另外,本实施例的培殖件13为绳索,且单独围绕在培殖网11上,不与相邻的培殖件13相互连结。于培殖网11上开设有出入口16,以利于作业人员可穿梭于培殖网11的两侧方便作业。利用该培殖网11上绕设有独立的培殖件13,使得培殖件13间不因海水的冲击而产生相互拉扯的张力,而与培殖网11间产生相互滑动,或因培殖件13本身断裂,进而影响附着性植、生物附着于培殖件13上的稳固性,因此,附着性植、生物可轻易地着床于培殖件13上,以达到培殖附着性植、生物的作用。而待培殖件13上附着适量的植、生物时,可将该培殖器1拖上岸边,而可针对培殖件13上的附着性植、生物进行研究、观测,以此得知该海域自然生态的情况。
如图2、3所示,是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培殖件移殖前及移殖后的示意图,本发明用作移殖时,是将培殖网11上附着海洋植、生物50的区域切割下来,形成图2所示的状态,由于该附着性植、生物50(如图2中假想线所示)已着床于培殖件13上,其二者已结合成一起,而不能将附着性植、生物50从培殖件13上强行分离,否则该植、生物50无法继续生长且会死亡,所以须将培殖网11连同绕设其上的培殖件13切割下来,再将此切割下来的培殖网11(含附着性植、生物50)移至适当需要处进行培殖作业,如图3所示的人工串礁2的礁体21便可供作移殖处,也就是将前述切割下来的培殖网11移殖在该礁体21上并固定,使该人工串礁2上被移殖有众多附着性植、生物50,且可将该人工串礁2置设在沿海或安全熟悉的海域中,以在该海域中进行附着性植、生物的密集培殖,以提高植、生物的收成率。而且,由于一般沿海海域或安全熟悉海域中的海洋生态,大都遭人为破坏而殆尽,利用本发明将附着性植、生物移殖至此海域中进行培殖,不但有利鱼类聚集,更可形成海洋完整食物链,以对海洋生态的再造。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二的构造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培殖器3包含一个围成立体长方形的培殖网31、固设于培殖网31上的浮体32、绕设于培殖网31上的培殖件33,以及可将培殖网31固定设在海底面的固定件34,且于培殖网31上相对于浮体3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配重件35,在培殖网31的每一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出入口36,以方便作业人员进出。本实施例的作用及目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述,且同样可达到研究、观测及培殖海域中附着性植、生物的功效。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之三的构造示意图,并配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培殖器4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具有一个培殖网41、固设于培殖网41上的浮体42、围设于培殖网41上的培殖件43,以及将培殖网41固定设于海底面的固定件44。该浮体42固设于培殖网41上端,并于相对应的下端固设有多数个配重件45,而浮体42与配重件45可经由设计,使其达到浮力与重力平衡,再配合固定件44可将培殖网41固设于海底面,以使该培殖网11于海洋中定位。而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该培殖件43是一中空管体,该培殖件43可以多孔性生化陶瓷或多孔性生化塑胶制成,培殖件43表面形成凹凸的粗糙面,且其上开设多数个殖育孔46,以方便附着性植、生物的着床,另外在培殖件43上、下端各设有一个前后贯穿的定位孔47,当培殖件43套置于培殖网41的外缘后,再以一个止转栓48固设于定位孔47中,以造成培殖件43不可于培殖网41上转动的作用,前述培殖件43是每一个单独围设于培殖网41上,而不与相邻的培殖件43相互连结。在培殖网41上开设有出入口49,以利于作业人员可穿梭于培殖网41的两侧方便作业。至于本实施例所达成供观测、研究调查、追踪取样及培殖移殖的产业价值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重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培殖网、将该培殖网固设在海底面的固定件、数个设在该培殖网上且可使该培殖网浮于海洋中的浮体以及独立围设在培殖网上的培殖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体固设在该培殖网一端上,并于相对应的另一端固设有数个配重件,该浮体与配重件相互达到浮力与重力平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殖网为平面状或围成立体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殖网上开设有出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殖件是绕设于该培殖网上的绳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殖件是套设于该培殖网上的中空管体,该培殖件的表面形成凹凸粗糙面,且其上开设有多数个殖育孔,该培殖件上并开设有定位孔,该定位孔穿设有止转栓。
全文摘要
一种海洋附着性植、生物观测培殖器,包括一培殖网、将培殖网固设于海底面的固定件、数个设在培殖网上的浮体,及围设于培殖网上的培殖件,浮体可使培殖网浮于海洋中,并利用培殖网上围设的培殖件,使海洋中的附着性植、生物可轻易附着于培殖件,而可对附着于培殖件上的植、生物实施研究、观测、调查及追踪取样,以了解该水域的海洋生态,同时亦可将培殖件上的植、生物移殖至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并加以培育,以达到较大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01K61/00GK1208551SQ97117610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5日
发明者吴奕助 申请人:吴奕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