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培养学栽培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7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溶液培养学栽培方法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发明目的本发明属溶液培养学栽培领域,即无土栽培,本发明的目的是使设备大为简化,同时使产量大为提高。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实施所述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溶液培养学栽培的一种在浅槽内进行的人工栽培法是公知的,肥料液按照满足正在生长的特定类型的植物的营养需求的配方被加到该槽中,从而,通过适当的光照(这也可以是人工的)和溶于水中的营养素的适当的浓度和比例,使植物的生长条件最优化,结果得到比按传统方法所得到的大得多的收获。
此外还得到一系列其它的优点,如更大的种植密度,较好的总根及抗病菌植物保护等。
但,在植物的机械支撑装置方面,溶液培养学栽培实际上存在重大的问题。植物的根起着双重作用,即,吸收植物所需的营养素,及通过植根于土地中对植物提供机械支撑。
溶液培养学栽培不需要土壤,因而植物的传统的机械支撑手段消失,因此就需要用在任何方面对收获都无有害作用的一些其它装置来取代所述的传统支撑。在这方面,采用惰性物质,如高粒度的砂子作生根的机械支撑装置,虽然这种砂子有时难以得到,它相当贵而且还因其自身的特性和重量,具有对农用设备的一些限制。
此外,虽然砂子实际上是一种惰性物质,但它可将有害的病菌带到植物上,因而初始的彻底洗涤步骤是重要的,但这又进一步地带来负面的经济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消除了植物以粗砂或某些类似的惰性物质为基础的生根基底的传统需求,充分令人满意地解决了上述难题。
为此目的,更具体地说来,所述方法的要点在于设立一种分层的薄层支撑体,即建立在数个重叠的薄板上的支撑体,它除了设有供肥料液体流动的槽道装置外,还构成当植物的根伸入一偏置孔时,将其固定起来的装置,通过这些孔,形成了根的迷宫式导管,因此,当植物生长时,以及随后需要更大的稳定性时,根就逐步进入并固定在各层中的各孔内,从而提供最佳的机械固定。
此法的实施涉及采用一种装置,它是在多块具有不同宽度的薄板的基础上连成的,该薄板是为形成多个重叠的、长度不定的槽道装置而设计的,其中带有卷起的边缘,用以支撑一对平行的绳索或棒,其两端固定在高度适当的支撑体上,该高度的设计要便于提升多根绳索及使操作者的工作条件优化。
更具体地说,各种薄板形成了具有不同角度的二面体,它们构成了带有同向开口的重叠的槽,下薄板完全封闭,而其余的板则设有孔,上板中的孔按照预见到的植物间隔相互隔开,下板中的孔是交错的,以便在总的多槽装置的某种长度方向倾斜的基础上达到“级联”的效果。
上板只起着固定植物的机械支撑体的作用,而中间板,除了参与上述的根固定作用外,还形成使肥料液体串流的槽,肥料液体是经过置于各槽道装置中有多个出口的管而被供应的,而且它在所有的槽道装置上流动,结果从一个到另一个级联地串流,这样就对植物的根进行了灌溉和供氧。
下板或槽道装置作为剩余肥料液体的贮槽,使该剩余肥料液被循环而完全被使用。
图面说明为了完整地说明及有助于对本发明特点的更好理解,将一组附图附于本说明书,附图是其整体构成部分,其中,以下所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不具有限制性的特点。


图1展示了按本发明的目的构成的溶液培养学栽培设备的示意性的横剖面图;图2展示了
图1中的所示设备沿A-B剖面线截取的示意性的侧视的纵剖面图。
图3展示了所论及的设备的示意的透视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在图中所示的特定实施方案的实施例中,展示了一种溶液培养学栽培设备,它包括上板(1),最好用塑料制成,其形状为长度不限定的纵向的带,它借助于由绳索或杆构成的一对横向的支撑物(2)构成了一个钝角的二面体;一宽度比第一板大得多的第二板(3),也有塑性,最好是不透明的,其本身形成一个锐角的二面体,也用同一绳索或杆(2)支撑;而在这些端板(1)和(2)之间,还有一组中间板(4),它也具有二面体的形状,也由同样的边缘上的索状件(2)支撑。中间板(4)的数目可根据各种情况下的特定要求而变,即根据被栽培的植物种类而变。
盖子(5)为幼小的植物或种籽提供了栽培过程开始时的初始保护,而且防止初根受光。
上板(1)沿其中线,即由所述线形成的该二面体的顶,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孔(6),它与预想中间隔生长的植物一致,每块中间板(4)本身也设有一些孔(7),它们与上板(1)的孔相同,但如可在图2中所见那样,它们是以交错的方式在纵向上是倾斜的。最后的板(3)上无孔。
在由中间板(4)构成的槽道装置中,设有肥料液体输送管(8-8′),它同时还起着该栽培设备中的控制适当温度的传热器的作用。
按照这种结构,上板(1)只起到了既对植物裸根又对其根的机械支撑的作用及基底的作用,由于根进入而固定在孔(6)内,它就被固定在此板上,防止初根受光,中间板也在所述的机械支撑功能方面起协同作用,因为当植物生长时,植物的根首先达到孔(7),然后达到孔(7′)等等,在设有大量中间板的情况下,则在不同的小平面上生根,而且随着其尺寸的增大植物的机械固定作用增强,而保持长久的稳定态。
槽道组件中还有水/营养素和温度控制管(8)。从此管,向着上板上方的区域伸出微细管或类似的装置,以便分别向各浇水装置进行输送,从而使植物的根完全进入所述中间槽道装置中,由于在孔(7)和(7′)间的纵向偏离的作用,肥料液体级联串流而下,落到下槽道装置(3)中,它如前述那样,起着收集多余的肥料液体的集液槽的作用。
孔(6)、(7)和(7′)的纵向倾斜是按与总的多槽道装置相同的方向取向的,从而在所述槽道装置的下端(9),即其出口处,设有一个总的集液池(未示),在其中,液体肥料向着多槽道装置的起点(10)再循环,以便其被完全利用。
根沿着液体肥料的路径生长,因此是按照图2中所示的所有全部线路(11)生根。
对于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无需对此主题作更多的描述以理解本发明的范围及由此而产生的优点。
各种元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和布局,只要不构成对本发明实质的改变,都是可变的。
本说明书中的术语总应按其广义的而不是按限制性的含义去理解。
权利要求
1.一种溶液培养学栽培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包括从一对倾斜的平行的索状支撑体上,悬吊着以易于打孔的重叠的层状薄片为基础的多槽道装置,以便沿所述槽道装置建立起肥料液体的多级串流路径以及使植物的根穿过不同层面的交错路径,其建立的方式为,所述的薄片还构成对所述植物的机械的生根支撑体。
2.用于实施权利要求1的溶液培养学栽培方法的设备,其主要特征为,它由长度不限定的层状体(1)形成,该层状体大致形成一个钝角二面体,通过其边缘区,它被固定在索状导轨或支撑体(2)上,而且沿此二面体中线,它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与间隔开的预想中的植物相对应的孔(6);而且从所述的横向导轨(2)上悬吊着无孔的下层状体(3),它起着该装置的总集液池的作用,同时在层状体(1)和(3)之间建立了多个中间层状体(4),层状体(4)确立了有孔(7-7′)的相同的中间槽装置,孔(7-7′)的数目与上层状体(1)中的孔数一致,但它们是纵向偏置的,并与全部多槽道装置的总的倾斜一致。
3.按照权利要求2的溶液培养学栽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着中间槽装置(4)的各层状体的凹槽中设有管(8-8′),它们同时起着肥料液体的供应器和通过肥料本身的温度对栽培进行热调节的装置的作用,从而使所述管(8-8′)将肥料液体供于上槽道装置的所有的孔(6),使所述的肥料液体从一个中间槽道装置(4)串流到另一个,向下流到起着集流池作用的下槽道装置(3)中。
4.按照权利要求2和3的溶液培养学栽培设备,其特征为,在多槽道装置的下端(9)处设有集液池,过量的肥料液体从其向上端再循环,以使其完全再使用。
5.按照权利要求2-4的溶液培养学栽培设备,其特征为,在侧方的纵向导轨(2)上,固定着一个防止根受光的盖。
全文摘要
将一系列悬挂的导管安置在索状的和平行的支撑体(2)上。上板(1)有用于种植各种植物的孔(6),无孔的下板(3)起着收集器的作用,中间板(4)有相同数目的孔,它们相对于上板(1)偏置。导管带有用于供水和营养素的及控制温度的管(8)。从所述管(8)伸出微细管或类似物,它们进入上板,每个都是浇水装置,水是单独供应的。液体经导管向下串流,再经孔(7,7′)向下流到下导管(3),并引导植物的根经过与营养素所经过的相同的路径。
文档编号A01G31/00GK1226131SQ9719674
公开日1999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5日
发明者赫拉尔多·佩雷格林·冈萨雷斯 申请人:因施泰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