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增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424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增产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增产技术属于灌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防止高产小麦倒伏和增加产量的药剂生产配方和应用方法。
灌区小麦高产同倒伏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小麦倒伏已成为我国灌区冬小亩产跨上千斤台阶的重要技术难题,目前防止小麦倒伏的药剂均选用化学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在小麦播种及返青期施用,起到基部节间变短,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作用。但小麦基部节间生长阶段是在小麦拔节始期,也就是穗分化的二棱末期至小花分化期,这段时期正值小麦营养生产旺期,基部节间变短后,却造成下部叶片隐蔽容易诱发病害,而上部节间伸长得不到控制又影响小麦生殖生长,抗倒伏效果并不明显,因而这类小麦化控技术只是作为预防小倒伏单一的辅助技术,一直未能形成传统栽培技术。
本发明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增产技术,不仅制剂科学简便,成本低廉,施用方法简便,而且最佳施用期选在了小麦四分体期,这个阶段小麦基部第一、二两个节间已停止伸长,第三节间缓慢伸长,而第四节间速伸,顶部节间始伸。同时小麦分蘖处于两极分化阶段,麦田长势十分明显,本项技术的应用给农民有了田块选择施用的主动能力,小麦施用后同时起到即控制株高,使株高降低10厘米左右,又控制无效分蘖的继续生长,加快其干枯速度,有效地改变了穗节间长度同穗长之间的比例,不仅降低小麦营养生长的消耗,增长生殖生长的活力,明显提高光合有效幅射的利用率,又大大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促进了小麦灌浆速度加快,穗粒数和千粒重都得到增加,促使灌区小麦亩增收80公斤以上,单产稳定跨上千斤台阶。
为了实现上述之发明目的,其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增产技术内容如下;1、小麦四分体化学双控制剂由两种化学的物品组成,为液体状,其有效成份及最佳百分比含量如下控制小麦植株上部节间和花器生长的药剂为乙烯利,含2氯乙基磷酸有效成分40%,占整个药剂总量的88%。
促进小麦后期生殖生长的是新型小麦配套生长调节剂,主要成分为中草药活性物质和植物营养元素,占整个药剂总量的12%。
2、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制剂应用范围为株高85厘米以上灌区小麦品种,四月上旬观察小麦长势旺盛,有亩产八百斤长相的田块。
3、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制剂在田间喷施时间为小麦四分体期,正值小麦旗叶同相邻叶的叶耳距为正、负5厘米这段时间,有效时间一星期左右。喷施方法为选晴天每亩用药剂100克,兑水12-15公斤,将溶液充分摇匀后即均匀喷洒小麦叶面。注意避免重复喷洒。
本发明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制增产技术与同类化学控制小麦倒伏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特征组方合理,科学配伍,两类化学物品的互补作用显著,控、促兼备;施用时间为小麦生长后期,应用田块有可选择性;化学成份对人体无毒副作用。麦田喷施后,小麦穗节间缩短6厘米左右,下一节间缩短4厘米左右,株高降低10厘米左右;同时对未进入重雌雄蕊分化期的分蘖茎造成药害,使其干枯,提前结束小麦无效分蘖;增产幅度大,穗粒数和千粒重都得到增加,亩增收小麦80公斤以上,增产幅度20%左右。
权利要求
1.本发明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技术,其特征在于防止小麦倒伏采用化学药物控制时同传统技术相比,一是选用了药物新配方,组成的化学药品为两种,都呈酸性,一种控,一种促,结合稳定,能长期保存。二是把喷施时间推迟在小麦穗分化四分体期,主要控制顶部两个节间,有效地控制了株高,减少了营养生长消耗,加大了生殖生长活力,增强了小麦抗倒伏能力,提高了小麦产量。
2.如权利1要求所述的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技术,其特征是药剂中由乙烯利作为控制药剂,是不可替代的,再不需要其它激素。
3.如权利1要求所述的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技术,其特征是药剂中选用一种植物营养物质来促进小麦后期生长,是可以用同类作用药物替代的。
4.如权利1所述的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增产技术,其特征喷药期是在小麦穗分化四分体期,具体有效时间为小麦旗叶同下一叶叶耳距正负5厘米之间,一般为一星期左右。
5.如权利1所述的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增产技术,其特征喷药后小麦穗节间和穗下节间明显缩短10厘米左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小麦四分体期化学双控增产技术属农业栽培技术,药剂采用的是控、促结合的化学药物配方和小麦生长后期喷施等技术,该技术成本低廉,方法简单科学,有效地增强了小麦抗倒伏能力,大幅度提高了灌区小麦产量。该发明主要用于有亩产八百斤长势的小麦四块。
文档编号A01N57/00GK1269126SQ9911574
公开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6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6日
发明者颜联祥 申请人:颜联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