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820830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幼苗培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油用牡丹是一种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具备突出的“三高一低”的特点:高产出(五年生亩产可达300公斤,亩综合效益可达万元)、高含油率(籽含油率22% )、高品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2% )、低成本(油用牡丹耐旱耐贫瘠,适合荒山绿化造林、林下种植。
[0003]现有的油用牡丹苗的培育的成活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培育成活率高的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
[0005]一种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栽植地块平整:选择高燥向阳的沙质壤土地块;翻动土壤疏松透气、适宜排水,PH值范围为6.5-8.0 ;土壤深翻30-40cm;每亩土壤施用150_200kg饼肥,40_50kg复合肥作为底肥;同时每亩施入10-15kg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多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
[0007]S2、幼苗处理: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将油用牡丹幼苗用800倍福美双浸泡5-10分钟,浸泡后晾干;
[0008]S3、栽植:用宽度为20cm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为5_10cm、深度为25-30cm的缝隙,在缝隙两端各放入一株油用牡丹幼苗,使根颈部低于地平面2-3cm,保持幼苗根部的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
[0009]S4、保温保湿: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cm的土埂,以利保温保湿。
[0010]在本发明所述的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中,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1]S5、锄地:油用牡丹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l_3cm ;
[0012]S6、追肥:在油用牡丹栽植后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公斤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前,每亩施用150-200公斤饼肥,40-50公斤复合肥;
[0013]S7、病虫害防治:在栽植后的第二年2月上中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时要覆盖整个地面;3月初,每亩撤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公斤;4月初,于花期前7-10天喷施70%甲基托布津为600-800倍液;5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600-800倍。
[0014]在本发明所述的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中,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0015]S8、清除落叶: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扫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0016]实施本发明的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通过在栽植之前控制土壤的PH值,同时翻动土壤使其疏松透气并适宜于排水;通过适量的肥料使得土壤肥沃,并且对土壤进行杀虫杀菌;然后对幼苗进行浸泡处理;最后控制合适宽度的栽植密度,同时进行保温保湿控制,使得油用牡丹幼苗的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8]S1、栽植地块平整:选择高燥向阳的沙质壤土地块;翻动土壤疏松透气、适宜排水,PH值范围为6.5-8.0 ;土壤深翻30-40cm ;每亩土壤施用150_200kg饼肥,40_50kg复合肥作为底肥;同时每亩施入10-15kg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多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
[0019]其中PH值优选6.5、7.0、8.0。土壤翻深优选为30cm、35cm、40cm。饼肥用量优选为每亩150kg、170kg、200kg。复合肥用量优选为每亩40kg、45kg、50kg。辛硫磷颗粒剂用量优选为每亩10kg、11kg、15kg。多菌灵用量优选为每亩4kg、4.5kg、5kg。土壤忌粘重、盐碱、低洼地块。
[0020]S2、幼苗处理: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将油用牡丹幼苗用800倍福美双浸泡5-10分钟,浸泡后晾干。倍数=原药剂浓度/新配置药剂浓度。
[0021]优选地,油用牡丹的幼苗径达到0.5cm以上、苗长达到20cm以上为一级苗,苗径达到0.3?0.5cm、苗长达到16?20cm为二级苗,苗径在0.3cm以下或病苗、虫苗、弱苗要剔除。将一级苗和二级苗分开,用1.6%噻霉酮800倍液+科沃施I号或1.26%灭菌星+科沃施I号800倍液浸泡10?20分钟,晾干后分别栽植。栽前要将过细过长的尾根剪去2?3cm0
[0022]S3、栽植:用宽度为20cm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为5_10cm、深度为25-30cm的缝隙,在缝隙两端各放入一株油用牡丹幼苗,使根颈部低于地平面2-3cm,保持幼苗根部的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栽植的行距控制在30cmX 45cm范围。I?2年后,可以隔一株剔除一株,剔除苗可用作新建油用牡丹园,也可用作观赏牡丹嫁接用砧木,剩余部分作为油用牡丹继续管理。
[0023]S4、保温保湿: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cm的土埂,以利保温保湿。
[0024]实施本发明的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通过在栽植之前控制土壤的PH值,同时翻动土壤使其疏松透气并适宜于排水;通过适量的肥料使得土壤肥沃,并且对土壤进行杀虫杀菌;然后对幼苗进行浸泡处理;最后控制合适宽度的栽植密度,同时进行保温保湿控制,使得油用牡丹幼苗的成活率高。
[0025]在本发明所述的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中,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0026]S5、锄地:油用牡丹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l-3cm。油用牡丹生长期内,需要勤锄地,一来是灭除杂草,二来是增温保墒。
[0027]S6、追肥:在油用牡丹栽植后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公斤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前,每亩施用150-200公斤饼肥,40-50公斤复合肥;牡丹栽植后第一年,一般不追肥。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
[0028]S7、病虫害防治:在栽植后的第二年2月上中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时要覆盖整个地面;3月初,每亩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公斤;4月初,于花期前7-10天喷施70%甲基托布津为600-800倍液;5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600-800倍。叶斑病危害叶,叶正面为灰褐色近圆形病斑,有轮纹,生有黑色霉状物;灰霉病危害叶、茎、花各部,叶病斑圆形褐色,有不规则层纹,可用70%标安易除800倍液或灭菌星+霉敌1000倍液喷防。其它病虫害参照“油用牡丹栽培技术”部分有关防治。
[0029]在本发明所述的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中,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0030]S8、清除落叶: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扫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51、栽植地块平整:选择高燥向阳的沙质壤土地块;翻动土壤疏松透气、适宜排水,PH值范围为6.5-8.0 ;土壤深翻30-40cm ;每亩土壤施用150_200kg饼肥,40_50kg复合肥作为底肥;同时每亩施入10-15kg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多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 .52、幼苗处理: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将油用牡丹幼苗用800倍福美双浸泡5-10分钟,浸泡后晾干; .53、栽植:用宽度为20cm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为5-lOcm、深度为25-30cm的缝隙,在缝隙两端各放入一株油用牡丹幼苗,使根颈部低于地平面2-3cm,保持幼苗根部的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 . 54、保温保湿: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cm的土埂,以利保温保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55、锄地:油用牡丹开花前需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l_3cm ; .56、追肥:在油用牡丹栽植后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公斤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前,每亩施用150-200公斤饼肥,40-50公斤复合肥; .57、病虫害防治:在栽植后的第二年2月上中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喷洒时要覆盖整个地面;3月初,每亩撒施辛硫磷颗粒剂10-15公斤;4月初,于花期前7-10天喷施70%甲基托布津为600-800倍液;5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天,喷施一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杀菌剂600-800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58、清除落叶:10月下旬叶片干枯后,及时清扫落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用牡丹苗培育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栽植地块平整:选择高燥向阳的沙质壤土地块;翻动土壤疏松透气、适宜排水,pH值范围为6.5-8.0;土壤深翻30-40cm;每亩土壤施用150-200kg饼肥,40-50kg复合肥作为底肥;同时每亩施入10-15kg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多菌灵等做为土壤杀虫杀菌剂;S2.幼苗处理:在每年的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将油用牡丹幼苗用800倍福美双浸泡5-10分钟,浸泡后晾干;S3.栽植:用宽度为20cm的铁锨插入地面,别开一个宽度为5-10cm、深度为25-30cm的缝隙,在缝隙两端各放入一株油用牡丹幼苗,使根颈部低于地平面2-3cm,保持幼苗根部的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密接;S4.保温保湿:栽植后按行封成高10-20cm的土埂,以利保温保湿。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4521543
【申请号】CN201510036264
【发明人】李会合, 冉烈
【申请人】重庆文理学院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