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整地的方法_2

文档序号:8288435阅读:来源:国知局
表层土,多次下铲,每一次下铲的方向相同且铲与铲之间相连,从而形成一个长度方向能够截断该片耕地所有垄沟2的内渠1,推土铲推出的表层土形成一个临时表层土带4,然后用挖掘机在内渠I的坑底,沿内渠I的长度方向挖出一个蓄水增渗槽7,然后将蓄水增渗槽7内挖出的深层土放置在蓄水增渗槽7外的沿着垄沟2径流方向的下部,形成反坡聚土埂8,蓄水增渗槽7内全部填充秸杆、细沙和表层土的混合物6时的断面示意图,I是内渠,2是垄沟,3是降雨,4是临时表层土带,5是增渗区域,6是秸杆、细沙和表层土的混合物,7是蓄水增渗槽,8是反坡聚土埂;
[0017]图4是本发明的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整地的方法步骤二全部完成时的断面示意图,I是内渠,2是垄沟,3是降雨,5是增渗区域,6是秸杆、细沙和表层土的混合物,7是蓄水增渗槽,8是反坡聚土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整地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0019]一、用推土机的推土铲沿着垄沟2径流相反的方向下铲并向上推表层土,多次下铲,每一次下铲的方向相同且铲与铲之间相连,从而形成一个长度方向能够截断该片耕地所有垄沟2的内渠I,推土铲推出的表层土形成一个临时表层土带4,然后用挖掘机在内渠I的坑底,沿内渠I的长度方向挖出一个蓄水增渗槽7,然后将蓄水增渗槽7内挖出的深层土放置在蓄水增渗槽7外的沿着垄沟2径流方向的下部,形成反坡聚土埂8,蓄水增渗槽7内全部填充秸杆、细沙和表层土的混合物6,用推土机将临时表层土带4全部回填至内渠I的表面和反坡聚土埂8的表面,完成一个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蓄水内渠;所述的内渠I的底部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0020]二、在步骤一形成的临时表层土带4沿垄沟2径流相反方向的上方重复步骤一,即可得到多组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蓄水内渠。
[0021]本实施方式的优点:
[0022]本实施方式的坡耕地反坡增渗整地方法以坡耕地坡度为依据、根据当地降雨特点,最大限度设计控制产生径流时段,其特征在坡耕地上按水平方向在一定距离开挖反坡面聚土增渗蓄水内渠,当降雨时产生的径流雨水会从坡耕地上部流向坡耕地下部,使产生的径流雨水滞留在开挖后的反坡面增渗蓄水内渠得到截留并入渗,被冲刷的土壤也被保留在反坡面内,减少了坡耕地表土流失,雨水在坡耕地上经很短的距离就会将入渗储蓄到地下深土层中,增加了水资源入渗同时也能保持地表土不流失,起到蓄水、保土、减少防洪的作用,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改善局部条件对坡耕地有效水土资源进行就地蓄存利用,能减少不利的自然环境对坡耕地的影响;
[0023]本实施方式利用反坡聚土增渗整地后形成的低洼处能减少降雨水位,水土在低洼处聚集增加了渗透时间,地上地下同步渗透提高了水土保持效果,能对水土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改善降雨条件对环境的影响,起到保水、聚土、增渗效果,在坡耕地水土保持应用方面能有效控制坡耕地降水汇流,减少坡耕地表层土壤和养分流失,增加坡耕地降水资源入渗量,更好保护坡耕地永续利用;本实施方式可应用于各种地形状态坡耕地上,不改变坡耕地垄向,不占用土地面积,施工地段不影响耕作;本实施方式尤其在地多人少表土浅薄的东北黑土区域坡耕地特别适用;本实施方式将临时表层土带4全部回填至内渠I的表面和反坡聚土埂5的表面,这样动过土的部位都有表层土覆盖不会影响以后的耕种。
[0024]本实施方式在蓄水增渗槽内填充秸杆,有效的利用作物桔杆,避免作物桔杆无效利用放在地里点燃烧废弃污染空气。
[0025]【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的是:步骤一所述的蓄水增渗槽?的宽为25cm?35cm,深度为40cm?50c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主权项】
1.一种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整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整地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用推土机的推土铲沿着垄沟(2)径流相反的方向下铲并向上推表层土,多次下铲,每一次下铲的方向相同且铲与铲之间相连,从而形成一个长度方向能够截断该片耕地所有垄沟(2)的内渠(I),推土铲推出的表层土形成一个临时表层土带(4),然后用挖掘机在内渠(I)的坑底,沿内渠(I)的长度方向挖出一个蓄水增渗槽(7),然后将蓄水增渗槽(7)内挖出的深层土放置在蓄水增渗槽(7)外的沿着垄沟(2)径流方向的下部,形成反坡聚土埂(8),蓄水增渗槽(7)内全部填充秸杆、细沙和表层土的混合物(6),用推土机将临时表层土带(4)全部回填至内渠(I)的表面和反坡聚土埂(8)的表面,完成一个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蓄水内渠;所述的内渠(I)的底部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二、在步骤一形成的临时表层土带(4)沿垄沟(2)径流相反方向的上方重复步骤一,即可得到多组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蓄水内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整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蓄水增渗槽(7)的宽为25cm?35cm,深度为40cm?50cm。
【专利摘要】一种坡耕地反坡聚土增渗整地的方法,涉及一种坡耕地增渗整地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方法存在很难做到等高,占用耕地面积大、会打乱表土层造成减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沿着垄沟径流相反的方向下铲并向上推表层土形成一个内渠,然后在内渠的坑底挖出一个槽,槽内填充秸秆、细沙和表层土的混合物,蓄水增渗槽内挖出的深层土放置在垄沟径流方向的下部,回填至内渠的表面和反坡聚土埂的表面,内渠的底部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能减少降雨水位,提高水土保持效果,减少坡耕地表层土壤和养分损失,并且不改变坡耕地垄向,不占用土地面积,尤其在地多人少表土浅薄的东北黑土区域坡耕地特别适用。
【IPC分类】A01B79-00
【公开号】CN104604385
【申请号】CN201410815050
【发明人】尹家峰, 陈生永, 李日新, 刘凤飞, 许靖华, 刘建新, 鞠敏睿, 李文超, 李文影, 刘昊华
【申请人】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