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套养黄颡鱼的方法

文档序号:8285623阅读:1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套养黄颡鱼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关于小龙虾养殖池塘套养黄颡鱼的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关于小龙虾的主养模式、混养模式与技术的试验研宄的相关报道很多,这些成果在提高小龙虾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江苏既是小龙虾养殖大省,也是小龙虾消费大省,全省小龙虾养殖面积在80万亩左右,年消费小龙虾近2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单养小龙虾池塘产量不稳定、池塘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0003]黄颡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种,具有对生态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养殖周期短,饵料系数低等养殖特性特点而深受广大养殖者欢迎。此外,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细刺少,价格适中等优点,广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0004]如果能在小龙虾养殖池塘中套养黄颡鱼,而不影响主、套养品种的育成规格、产量以及池塘的生态效益,则能大大降低养殖户单养小龙虾的养殖风险,更有利于小龙虾和黄颡鱼套养模式的推广应用。但是,如何选择、确定主、套养品种的放养规格、数量、时间以及便于操作的相关养殖管理措施是水产研宄工作中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套养黄颡鱼的高效生态养殖方法,在保证池塘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合理地提高小龙虾养殖池塘的利用率,收获I茬大规格商品虾和I茬商品鱼,显著地增加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套养黄颡鱼的方法,步骤包括:
[0007]I)池塘条件与建设:
[0008]池塘底质为壤土,池深1.5m?1.8m,坡比1:2?1:2.5 ;
[0009]池塘周围有阻拦设施(阻拦网);池中配备增氧设施;
[0010]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 5361的规定要求;
[0011]2)水草栽培:
[0012]池塘移栽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水草覆盖率占池塘面积的60%?80% ;水草移栽后每667m2施氨基酸肥水素0.8kg?1.2kg ;
[0013]3)苗种放养:
[0014]4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0°C?20°C时,每667m2放养200尾/kg?240尾/kg的小龙虾苗种9000尾?11000尾;
[0015]5月中旬,气温稳定在25-30°C时,每667m2放养80尾/kg?100尾/kg的黄颡鱼鱼种3900尾?4100尾;
[0016]每667m2搭配放养150g/尾?200g/尾鲢鱼种28尾?32尾、150g/尾?200g/尾鳙鱼种9尾?11尾;
[0017]黄颡鱼鱼种放养在池塘一角的网围内,每667m2池塘中,网围面积是18m2?22m2;
[0018]4)饵料投喂:
[0019]对小龙虾的投喂:
[0020]4月中旬气温稳定在16°C?25°C时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本配合饲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粗蛋白不少于32% ;
[0021]5月中旬,气温稳定在25°C?30°C时开始补充投喂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占25%?30%,配合饲料占70%?75% ;
[0022]在投喂时候,日投饵2次,分别为7:00?9:00和17:00?18:00 ;日投喂量占小龙虾体重的4.5%?5.5% ;
[0023]对黄颡鱼的投喂:
[0024]黄颡鱼饲料为浮性配合饲料,本配合饲料中按照质量百分比,粗蛋白不少于38% ;
[0025]5-6月份,按鱼体重的4.5%?5.5%投喂;
[0026]7-8月份,按鱼体重的5.4%?6.6%投喂;
[0027]9-10月份,按鱼体重的不少于3%投喂;
[0028]11月份以后,饲料投喂比例逐渐减少,直至按鱼体重的不少于1%投喂;
[0029]5)水草管理:
[0030]池中保持水草覆盖率60%?70%,
[0031]6)水质调节:
[0032]注水时须过滤滤过进水,每隔15d?20d按每667m2用生石灰4.5kg?5.5kg溶水泼洒;保持池水pH在7.8?8.5,溶氧保持在4mg/L以上;
[0033]同时,采用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节,或者是定时进换水;
[0034]高温天气时,定时消毒;及时增氧;
[0035]7)病害防治:
[0036]对于小龙虾来说,在饲料中添加质量占到饲料总量的0.2%?0.3%的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
[0037]每30天按0.5mg/kg的用量,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杀虫I次;
[0038]8)捕捞:
[0039]从6月中旬至9月底捕捉小龙虾;小龙虾捕捉完成后,拆除放养黄颡鱼的网围;12月底至次年I月上旬捕获黄颡鱼。
[0040]所述步骤I)中,池塘沿池坡四周用60目的聚乙烯网片围起,并在网片上端缝上宽25cm的塑料布,网高0.6m,基部25cm?30cm埋入泥土中,粧距1.5m ;池中配备微孔增氧设施;,池塘注水时用60目筛絹滤过进水。
[0041]所述步骤2)中的水草栽培方法为:2月份,气温稳定在5°C?15°C时,栽种伊乐藻:池中注水1cm?15cm,将伊乐藻整株移栽,9株?12株为一簇,簇距0.8m?1.0m,行距 1.8m ?2.1m ;
[0042]春季,水温升至10°C以上时,栽种轮叶黑藻芽孢为3.5kg/667m2?5kg/667m2;将栽种的轮叶黑藻保护起来,防止小龙虾夹断轮叶黑藻幼芽,待轮叶黑藻长至20cm时将围网拆除。
[0043]所述步骤3)中,小龙虾苗种要求为: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WSSV检测阴性;
[0044]黄颡鱼鱼种放养在池塘一角的网围内,每667m2池塘中,网围面积是20m2;
[0045]步骤4)中:
[0046]a、对小龙虾投喂:
[0047]配合饲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为:粗蛋白32%?34%、脂类5%、粗纤维6%、粗灰分16%、钙1.6%、磷1.4%,余量为水分;补充投喂植物性饲料为麸皮和/或菜籽饼;植物性饲料占25%?30%,配合饲料占70%?75% ;
[0048]多点投喂,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龙虾摄食量酌情增减:天气晴朗,在水温200C?32°C、水质良好,小龙虾活动吃食旺盛时,应多投饲,而高温、连续阴雨天气或水质恶化时,则应少投或不投;大批小龙虾蜕壳时,应少投饲,蜕壳后则应多投饲;小龙虾生长旺季应多投饲,虾在发病或活动不太正常时少投饲;
[0049]b、对黄颡鱼的投喂:
[0050]对黄颡鱼的投喂:
[0051]黄颡鱼饲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为:粗蛋白42%,脂肪7%?9%,粗纤维5%?6%,粗灰分15 %?16 %,赖氨酸1.7%,余量为水分,每天早晚各投喂I次,根据连续几天鱼吃食情况调整投喂量,投喂量以Ih?1.5h吃完为宜,
[0052]5-6月份,按鱼体重的5%投喂;
[0053]7-8月份,按鱼体重的6%投喂;
[0054]9-10月份,按鱼体重的3%?4%投喂;
[0055]11月份以后,饲料投喂比例逐渐减少,直至按鱼体重的1%?2%投喂。
[0056]所述步骤5)中,当水草覆盖率超过上限时,间隔8m开辟I条宽0.8m?1.2m的通道。
[0057]所述步骤6)中:
[0058]注水时用60目筛絹滤过进水,每隔15d?20d按每667m2用生石灰5kg溶水泼洒;保持池水pH在8.1 ;
[0059]每15d将含EM菌、芽孢杆菌微生物制剂按说明书交替使用,或者是在池水保持1.5h?2.0h的前提下,每1d?15d进换水15cm ;
[0060]使用微生物制剂前、后I周不使用消毒剂;
[0061]气温达到35°C时,每15d交替使用二氧化氯和阿维菌素水体消毒I次;
[0062]每天1:00-6:00开启增氧设备,阴雨天溶氧低于4mg/L时开启增氧设备。
[0063]所述步骤7)中,
[0064]对于小龙虾来说,在饲料中添加质量占到饲料总量的0.2%?0.3%的复合维生素和免疫多糖;
[0065]每30d按0.5mg/kg的用量,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杀虫I次;
[0066]所述步骤8)中,捕捉小龙虾时,7月底之前捕获大部分小龙虾。
[0067]有益效果
[0068](I)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气温条件以及小龙虾、黄颡鱼各自的生长特性和养殖特点,采用的套养模式和技术设计合理,有效地利用了池塘水体空间。在4-7月份,水温20°C?32°C、水质情况良好,适宜小龙虾生长的情况下,池塘水体空间利用以小龙虾养殖为主、黄颡鱼为辅;7月份大部分小龙虾起捕销售后,池塘水体空间利用和养殖管理改以黄颡鱼为主;整个养殖周期内池塘载渔量分配合理,水产病害生物防控措施简易高效,规模水产病害发生率低;
[0069](2)显著增加了小龙虾养殖池塘的养殖经济效益,促进了渔业增效、渔农民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7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下:
[0071]一种小龙虾养殖池塘套养黄颡鱼的方法,步骤包括:
[0072]I)池塘条件与建设:
[0073]池塘底质为壤土,池深1.5m?1.8m,坡比1:2?1:2.5 ;
[0074]池塘周围有阻拦网;池中配备增氧设施;
[0075]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 5361的规定要求;
[0076]步骤I)中,池塘沿池坡四周用60目的聚乙烯网片围起,并在网片上端缝上宽25cm的塑料布,网高0.6m,基部25cm?30cm埋入泥土中,粧距1.5m ;池中配备微孔增氧设施;,池塘注水时用60目筛絹滤过进水。
[0077]2)水草栽培:
[0078]池塘移栽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水草覆盖率占池塘面积的60%?80% ;水草移栽后每667m2施氨基酸肥水素0.8kg?1.2kg ;
[0079]步骤2)的水草栽培方法为:2月份(冬末,气温稳定在5°C?15°C )栽种伊乐藻:池中注水1cm?15cm,将伊乐藻整株移栽,9株?12株为一簇,簇距0.8m?1.0m,行距1.8m ?2.1m ;
[0080]春季,水温升至10°C以上时,栽种轮叶黑藻芽孢为3.5kg/667m2?5kg/667m2;将栽种的轮叶黑藻保护起来,防止小龙虾夹断轮叶黑藻幼芽,待轮叶黑藻长至20cm时将围网拆除。
[0081]3)苗种放养:
[0082]4月上旬(春季,气温稳定在10?20°C ),每667m2放养200尾/kg?240尾/kg的小龙虾苗种9000尾?11000尾;
[0083]步骤3)中小龙虾苗种要求为: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无病无伤、生命力强、WSSV检测阴性。
[0084]5月中旬(春季,气温稳定在25°C?30°C ),每667m2放养80尾/kg的黄颡鱼鱼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