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防治海参耳状幼体烂胃病的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828873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防治海参耳状幼体烂胃病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治海参耳状幼体烂胃病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海参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较高,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需求量的增加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刺激了其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人工育苗规模及养殖面积迅速扩展,一举发展成为我国沿海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然而,养殖规模的急剧扩大加之养殖技术不规范,致使养殖海参相继发生了多种疾病,其中,育苗期耳状幼体易发生一种以胃壁增厚、粗糙,界限模糊不清,从正常的充盈梨形逐步萎缩变小、变形为主要特征的“烂胃病”,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该流行病最初主要在幼体选育后的第5-7天暴发,流行面较广,造成幼体死亡率高,尚无有效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和蔓延,往往导致海参育苗场因发生该病而颗粒无收。因此,烂胃病的发生与否可视为育苗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能有效防治海参耳状幼体烂胃病的培育方法。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治海参耳状幼体烂胃病的培育方法如下:当镜检发现海参耳状幼体胃壁增厚、不膨胀时,开始投喂医用干酵母片,并在投喂后lh,将充氧设施关闭60-80min,然后开启20min后,再次关闭60_80min,然后一直开启至下次投饵后lh,循环操作上述充氧设施的启停,直至镜检发现耳状幼体胃部饵料排空,胃壁薄而发亮,呈充盈梨形时改为连续充氧培育。
[0005]本发明所述一种有效防治海参耳状幼体烂胃病的培育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省去单胞藻同步培养过程,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
②饵料供应稳定,安全,价格低廉,悬浮性好,利于海参幼体摄食;
③操作简便,避免换水环节给幼体带来的机械损伤,也不会出现饵料变质、老化而败坏水质和引起耳状幼体消化不良的问题;
④使用本培育方法,能有效防治耳状幼体烂胃病的发生,替代了盲目施药治疗,避免出现抗药性或药物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以下结合实施例子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07]实施例1
从山东购进种参2600头,平均规格350-400g,暂养密度为7_10头/m3,暂养水温为15°C。当发现海参排精时,立即排空池水,进行阴干、流水,升温催产孵化,当海参幼体胚胎发育至原肠后期,开始优选布池,每隔2-3小时取样镜检观察其食道部位,若发现个体食道出现微伸缩,开始投喂医用干酵母片,每次投喂量1.5-2.5片/m3,根据幼体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每天早上对所有培育池中的耳状幼体进行取样镜检,当海参耳状幼体胃壁增厚、不膨胀的个体占比达到10%以上时,在投喂后lh,将充氧设施关闭60-80min,然后开启20min后,再次关闭60-80min,然后一直开启至下次投饵后lh,重复上述充氧设施的启停操作,直至当镜检发现有2/3耳状幼体的五触手原基开始分化出3-4瓣时,改为连续充氧培育,直至幼体变态附着完毕。
[0008]实施例2
从大连长兴岛购进种参1500头,平均规格300-350g,暂养密度为10-12头/m3,暂养水温为19°C。当发现海参排精时,移至空水池暂养,当发现海参排卵时,将其从池壁上轻轻剥离,送至池底。本次育苗采用自然排放产卵方式进行孵化,当海参幼体胚胎发育至小耳状幼体前期,胃口尚未成型,开始优选布池,每隔2-3小时取样镜检观察其食道部位,若发现个体食道出现微伸缩,开始投喂医用干酵母片,每次投喂量1.5-2.5片/m3,根据幼体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每天早上对所有培育池中的耳状幼体进行取样镜检,当海参耳状幼体胃壁增厚、不膨胀的个体占比达到30%以上时,在投喂后lh,将充氧设施关闭60-80min,然后开启20min后,再次关闭60-80min,然后一直开启至下次投饵后lh,重复上述充氧设施的启停操作,本次培育过程中,当取样发现一个镜检视野下有7/8的耳状幼体胃型圆大薄亮时,改为连续充氧培育,直至幼体变态附着完毕。
[0009]采用上述方法,经实践发现一是由于使用医用干酵母片作为海参耳状幼体饵料,品质稳定,悬浮性好,对水质影响较小,培育期间无需换水,避免了给海参耳状幼体带来机械损伤,二是海参耳状幼体经过充氧时摄食撑大胃口,停氧时上浮排便,胃壁薄而发亮,胃型饱满的个体占比达到90%以上,幼体大小均匀,取得了较好的培育效果。
[0010]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有效防治海参耳状幼体烂胃病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镜检发现海参耳状幼体胃壁增厚、不膨胀时,开始投喂医用干酵母片,并在投喂后lh,将充氧设施关闭60-80min,然后开启20min后,再次关闭60_80min,然后一直开启至下次投饵后lh,循环操作上述充氧设施的启停,直至镜检发现耳状幼体胃部饵料排空,胃壁薄而发亮,呈充盈梨形时改为连续充氧培育。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效防治海参耳状幼体烂胃病的培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当镜检发现海参耳状幼体胃壁增厚、不膨胀时,开始投喂医用干酵母片,并在投喂后1h,将充氧设施关闭60-80min,然后开启20min后,再次关闭60-80min,然后一直开启至下次投饵后1h,循环操作上述充氧设施的启停,直至镜检发现耳状幼体胃部饵料排空,胃壁薄而发亮,呈充盈梨形时改为连续充氧培育。本发明的海参育苗方法简便、节约培育成本,可以有效的降低海参耳状幼体的患烂胃病发生率,稳定提供优质苗种,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IPC分类】A23K1-18, A23K1-00, A01K61-00
【公开号】CN104604781
【申请号】CN201510100978
【发明人】王国栋
【申请人】王国栋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