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紫斑牡丹冬季开花的花期调控方法

文档序号:8368076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紫斑牡丹冬季开花的花期调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紫斑牡丹冬季开花的花期调控方法,属于花丼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 T. Hong et J. J. Li)是我国特有的著名观赏及药用植 物,作为中国牡丹第二大品种群,其具有植株高大、花朵茂盛、花香浓郁等观赏价值及耐旱、 抗寒的特性。紫斑牡丹是芍药科牡丹属落叶亚灌木,茎直立,高I. 5m。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 复叶,具长柄;其下部的一回羽片卵状长圆形,具二回羽片2-7片,最下面的二回羽片宽卵 形。三深裂或全缘,裂片卵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上表面无毛,背面疏生柔毛。花大、美 丽,单生枝顶,花瓣约10枚,白色,腹面基部具黑紫色大斑纹,花丝淡黄色,花盘革质,心皮 5-8枚,柱头黄白色。花期5月,果期8-9月。分布于我国陕甘黄土高原林区和秦巴山地,株 高花香,耐寒性强,长势强壮。
[0003] 紫斑牡丹自然花期为5月,长期以来以大田栽培、观赏为主,极少见盆花栽培。在 我国,冬季牡丹盆花市场以株型低矮的中原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主。申请人早 期尝试借鉴中原牡丹催花方法进行紫斑牡丹冬季促成栽培:10-11月上盆放冷库度过春化 阶段解除休眠,11~12月先进入低温温室15~30天,再进入高温温室配合外援激素培育 直至开花。在实际实施中申请人发现由于植株生理特性的不同,中原牡丹催花方法用于紫 斑牡丹导致其培育成本居高不下,且萌发不整齐、败育率高、枝叶稀疏、花头少,影响盆花整 体质量。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目前尚无成熟的可用于紫斑牡丹冬季开花技术方案这一问题,申请人多年来 仔细研宄和分析了不同生长条件和环境对紫斑牡丹花期调控的效果,使其在元旦及春节等 冬季环境下开花,以便供应冬季市场,解决不同时期市场规模化需求;并且本发明的方法能 够简化培育过程,降低成本,增强紫斑牡丹冬季盆花质量,提高其观赏特性。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一种促进紫斑牡丹冬季开花的花期调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植株选择:在紫 斑牡丹春季花期过后至花芽分花期,选择多年生分株苗或嫁接苗,所选紫斑牡丹苗落叶后 土壤结冻前,起苗上盆,修剪株型保留有效花芽;2)室外蹲苗:紫斑牡丹苗上盆后浇水,在 室外0°C以下自然低温环境,放置至少30天,并达到最低有效积温640°C,最低需冷时数 360h ;3)室外蹲苗结束后移入加温温室培养至开花,其中,温室条件控制为:温度日温19~ 25°〇,夜温10~6°0,光照强度18000~2000011?之间,湿度50%~70%。
[0007] 本发明的花期调控方法,充分考虑了紫斑牡丹的植物生理特性,在紫斑牡丹温室 培养前满足了开花最低有效积温640°C,经过室外0°C以下至少35~40天的低温锻炼满足 其需冷量后,充分解除花芽休眠才萌芽开花。
[0008] 在上述中,所称的在室外o°c以下自然低温环境并不要求全天温度都低于o°c,而 是指全天中有时间低于o°c即可,通常指的是夜间温度低于o°c,一般而言,在中国北方,包 括东北、西北等大部分地区,冬天夜间温度都低于o°c。
[0009]同样的,利用自然低温只是为了降低整个生产的成本,在人工控温的条件下使得 温度低于〇°C,然后满足最低有效积温640°C,最低需冷时数360h的技术方案也可用于替代 本发明的步骤2)。
[00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紫斑牡丹在室外完成花芽分化并解除休眠后,再进入高温温 室完成催花,极大地节省了人工解除休眠(冷库贮藏)的经济投入,以及伤根、晾晒、应用激 素解除花芽休眠等诸多管理环节,提高了经济效益。
[0011] 为了提高植株的存活率,步骤(1)所述紫斑牡丹苗选择3年生以上具有4个以上 饱满花芽的、植株健壮的紫斑牡丹分株苗或4年生以上具有6个以上饱满花芽的植株健壮 的紫斑牡丹嫁接苗。
[0012] 为了改善植株的生长速度,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步骤(1)上盆所用栽培基质,可 以使用正常的土壤,也可以采用混合栽培基质改善透气等,优选的,步骤(1)上盆所用栽培 基质为按重量园土 2份、炉渣1份、锯末1份混匀而成。
[0013] 其中,所用的盆可根据植株情况进行选择,一般而言使用35cm以上口径泥瓦盆或 陶盆上盆即可。
[0014] 为了保证植株在低温阶段必要的培养时间,又有效节约整个培养过程,申请人对 步骤(2)室外蹲苗的时间进行了深入研宄,优选的,低温放置时间为35~40天。
[0015] 在温室培养过程中,为了保证枝叶发育,步骤(3)催花处理开始至现蕾阶段,每天 向枝条上喷水4至6次至现蕾,保持盆土湿度。
[0016] 上述盆土湿度满足生长需要即可,通常湿度不低于50%,优选70%。
[0017] 同样的,步骤(3)催花处理中期从花芽萌动到立蕾阶段,为了保证有效催花,每盆 叶面喷施0. 3 %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0018] 上述喷施的肥料是优选的,然而其它常用在温室花朵培养领域的肥料也可用于本 发明。
[0019] 在出现花蕾后,为了保证花朵不变形,加强叶面喷水,盆内少浇水即可。
[0020] 在步骤⑶催花处理的平桃期,中午加盖遮阴网,促使花茎伸长,花蕾生长。
[0021] 本发明的方法,大量的培养实验显示,可以使得紫斑牡丹入室后约10~15天萌 芽,20天左右花蕾膨大,30天左右花蕾现色,35~40天初开,开花率95. 5%,单株平均着花 量可达5. 5朵,植株高大,花香浓郁,达到催花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申请人提供如下实施例和培养过程。以下所 涉及的品种和具体的参数仅为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构成特别限定。
[0023] 实施例1 :以春节供花为主要目标,以23个紫斑牡丹催花品种作为研宄对象,在甘 肃兰州地区研宄解除紫斑牡丹花芽休眠的促成栽培技术。
[0024] 在本实施例中,选择了目前国内常见的紫斑牡丹品种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 其中,所用的紫斑牡丹为如下品种:'和平白绣球'、'诚心'、'大漠风'、'姣容'、'小雪X白 芍'、'小雪'、'理想'、'香炉紫烟'、'铁面无私'、'粉冠'、'大瓣白'、'富丽红'、'宝石蓝'、'粉簪 玉巾'、'紫海银波'、'烽烟四起'、'蓝天飞鹤'、彩冠银翠'、'粉玉三台'、'粉蓝'、'雪莲'、'菊 花粉''紫冠',所选择的23个品种枝干健壮、芽体饱满充实,花芽分化完全,根系发达无病 虫害的植株。4~5年生嫁接苗,枝条分布均匀,至少有5个以上腋花芽枝、5个顶花芽枝。 23个紫斑牡丹品种各选择18株共414株。
[0025] 在本实施例中,调控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进行的:以上述23组,每组18株,共414 盆紫斑牡丹为试验组,采用3种不同的栽培措施,如表1所示。
[0026] 组别I :10月下旬紫斑牡丹开始落叶时起苗上盆,放置于低温温室(白天10~ 20°C,夜间5~10°C ),每天傍晚补光3h,期间喷施300-800ppm赤霉素3-4次,15天后再进 入高温温室(白天19~25°C,夜间6~10°C,湿度50%~70%,光照18000~200001ux 之间)培育。
[0027] 组别II : 10月下旬起苗上盆,放置于冷库贮藏20天,后移入低温温室,每天傍晚补 光3h,期间喷施赤霉素3-4次,15天后再进入高温温室培育。
[0028] 组别III :11月中上旬紫斑牡丹落叶后、土壤结冻前起苗上盆,简单防寒,放置于 室外(此时,兰州地区11月初夜间温度达到o°c以下,利用室外自然低温解除紫斑牡丹休 目民,主要是为了降低实验成本;其他地区类似)25-30天后进入高温温室培育。
[0029] 每组参试每品种6盆,每组共138盆,三组共414盆。
[0030] 表1不同技术措施催花效果对比表
[0031]
【主权项】
1. 一种促进紫斑牡丹冬季开花的花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植株选 择:在紫斑牡丹春季花期过后至花芽分花期,选择多年生分株苗或嫁接苗,所选紫斑牡丹苗 落叶后土壤结冻前,起苗上盆,修剪株型保留有效花芽;2)室外蹲苗:紫斑牡丹苗11月中旬 上盆后浇水,在室外〇°C以下自然低温环境,放置至少30天,并达到最低有效积温640°C,最 低需冷时数360h;3)室外蹲苗结束后移入加温温室培养至开花,其中,温室条件控制为:温 度日温19~25°C,夜温10~6°C,光照强度18000~200001ux之间,湿度50%~7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紫斑牡丹苗选择3 年生以上具有4个以上饱满花芽的植株健壮的紫斑牡丹分株苗或4年生以上具有6个以上 饱满花芽的植株健壮的紫斑牡丹嫁接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低温放置时间为35~ 40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上盆所用栽培基质为按 体积园土2份、炉渣1份、锯末1份混匀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催花处理开始至现蕾阶 段,每天向枝条上喷水4至6次至现蕾,保持盆土湿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催花处理中期从花芽萌 动到立蕾阶段,每盆叶面喷施0. 3 %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催花处理的平桃期,中 午加盖遮阴网。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紫斑牡丹冬季开花的花期调控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植株选择:在紫斑牡丹春季花期过后至花芽分花期,选择多年生分株苗或嫁接苗,所选紫斑牡丹苗落叶后土壤结冻前,起苗上盆,修剪株型保留有效花芽;2)室外蹲苗:紫斑牡丹苗11月中旬上盆后浇水,在室外0℃以下自然低温环境,放置至少30天,并达到最低有效积温640℃,最低需冷时数360h;3)室外蹲苗结束后移入加温温室培养至开花,其中,温室条件控制为:温度日温19~25℃,夜温10~6℃,光照强度18000~20000lux之间,湿度50%~70%。本发明的花期调控方法基于紫斑牡丹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使得紫斑牡丹低温解除休眠,高温完成催花栽培;简化了整个培养工艺,并且不需要激素处理,节省投入,提高紫斑牡丹冬季盆花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G1-00, A01G7-06
【公开号】CN104686150
【申请号】CN201510096771
【发明人】唐红
【申请人】甘肃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