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施肥方法

文档序号:8436398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施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夏玉 米高产栽培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潮土是河流沉积物受地下水运动和耕作活动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因有夜潮现象而 得名,属半水成土,其主要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主要集中分布于河流冲积平原、三角 洲泛滥地和低阶地。豫北地区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其土壤主要是潮土,地形平坦,气候条 件比较适宜,水资源充足,灌排方便,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生产 基地,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0003] 2010年,国家对农业进行了全国第一次普查,彻底对农业源进行了摸底调查,结果 显示,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农业源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排 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57. 2%和67. 4%。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水污染问题,必须把农业源 污染防治纳入环境保护的重要议程。
[0004] 玉米是豫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农民大多都是在肥料非常充裕的 条件下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在"高产、优质"农业生产目标实现的同时却忽视了农业生产 效率的下降,致使玉米氮、磷肥料施用量逐年增大,而产量并不相应增加,利用效率明显下 降,并对农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对于氮肥来说,长期大量施用氮肥超出作物的吸收能力和 土壤固持能力,不仅未能达到增产效果,还使得氮素大量残留在土壤中。盈余的氮素绝大部 分以硝态氮的形式在土壤剖面中累积,而在玉米的生育期,豫北地区降雨量大,在灌溉和集 中降雨时很容易引起淋洗损失,进入地下水,威胁人类的健康。河南省地下水硝酸盐污染 严重,超标率达到了 31. 4%,农业生产上氮肥的过量施用是污染的主要来源。而对于磷肥来 说,由于磷肥的转化率较低,不施磷肥或少量施用不能满足玉米生长的需求,但过量施用将 导致磷素在土壤中的大量累积,土壤中的残留有效磷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 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等进入水体形成的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
[0005] 受土壤类型、土壤基础肥力及气候条件的影响,不同的土壤类型、不同的地区所适 用肥料投入量及施肥方法差别很大。因而解决在豫北潮土区如何通过施肥协调夏玉米持续 高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重要,但是现有的研宄主要集中在施肥量对产量及品 质的影响、肥料盈余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上,而在保证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兼顾环境安全的施 氮、磷量的研宄相对较少,在农业实践当中缺乏可资推广的生产措施。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将玉米-土壤-肥料作为整体系统,合理施肥,寻求玉米高 产与环境友好的化肥投入量,为科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 展,保障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而提供一种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施 肥方法。
[0007]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设计一种兼顾环境容量的豫北潮土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施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冬小麦秸杆全部粉碎还田,以含N量计,基施氮肥76~112kg/hm2,以含P2O 5量 计,基施磷肥100~200 kg/hm2,以含K2O量计,基施钾肥115~125kg/hm2,免耕; (2) 小麦收获前5~10天麦垄套种或小麦收获后铁茬抢种,最迟在6月10日前播完, 机械条播玉米种,播种深度4~6cm,苗期植株密度为5. 5~7. 2万株/hm2; (3) 以含N量计,在小喇叭口期(玉米拔节后10天左右)追施氮肥76~112kg/hm2后, 及时灌水; (4) 玉米苞叶发黄7~10天后,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色层出现时收获;其它田间管理 措施同常规。
[0008] 所述氮肥优选为二铵或尿素。
[0009] 所述钾肥优选为氯化钾或硫酸钾。
[0010] 所述磷肥优选为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钙镁磷肥中的至少一种。
[0011] 优选的,在步骤(2)中,播种前用浓度0. 15~0. 20wt%的1^#04溶液浸种8~12h, 能使幼苗叶色加深,苗壮根旺,抗逆性强,在土壤肥力差的地块增产明显。
[0012] 优选的,在步骤(2)中,播种前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对玉米种进行拌种。
[0013] 优选的,所述杀菌剂为浓度2. 5wt%的适乐时或浓度2wt%的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 0. 2%拌种;所述杀虫剂为浓度40wt%的辛硫磷或浓度40wt%的甲基异柳磷,按种子重量的 0. 2%拌种。
[0014] 本发明研宄表明,播种前以上述杀菌剂或和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能够有效 防治夏玉米丝黑穗病、茎腐病、地下害虫、大小斑病及豫北潮土区常见的土传病虫害,可以 健壮幼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保证夏玉米丰产丰收。
[0015]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以玉米-土壤-肥料系统作为研宄对象,合理施肥兼顾玉米稳定高产与环境 友好安全,能科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 和环境安全提供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途径。
[0016] (2)本发明栽培施肥方法可健壮幼苗根系,并增加中、下层根系的比例,增强对土 壤深层累积硝态氮的吸收,一方面减少当季氮肥投入量,另一方面减少上茬投入氮肥损失, 对提高深层累积硝态氮的生物有效性,防止土壤硝态氮淋洗对地下水污染具有现实的经济 意义和环境意义。
[0017] (3)本发明栽培施肥方法增加有针对性的拌种药剂,能够有效防治豫北潮土区常 见的土传病虫害,壮硕幼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0018] (4)本发明方法的施肥用量经济,施肥时机得当,既能及时有效的供给玉米植株肥 料养分,(分期施肥)又能避免分散集中一次施肥所带来的环境风险,最终达到保持较高的 经济产量、提高玉米品质,并能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进而保障豫北潮土区农田生产力的可 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 图1施磷量与籽粒及稻杆产量的关系图; 图2玉米季施磷量与籽粒、地上部吸磷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关系图; 图3玉米季施磷量与收获期土壤无机磷残留的关系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