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用电化水用于去除鲜活淡水鱼腥味的应用

文档序号:8461425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渔用电化水用于去除鲜活淡水鱼腥味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用电化水的应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渔用电化水用 于去除鲜活淡水鱼腥味的应用,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2012年,我国淡水鱼产量2497. 71万吨,从消费品种看,我国的水产品消费中,鱼 类占一半以上,在消费的鱼类产品中,消费量超过200万吨的有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和鲫 鱼,这五大类占淡水鱼消费量的70%以上。然而,我国淡水鱼出口态势并不理想,在国外已 被打上低质产品的标签,同类商品价格比竞争对手低很多,这给我国淡水鱼产业带来了巨 大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罪魁祸首就是鱼体腥味。
[0003] 鱼腥味主要成分是鱼体产生的三甲胺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等,可能来源于饲料、 水环境、外来污染等。腥味物质会影响食用口感,降低商品价值,甚至有些腥味物质成分对 人体有害,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威胁。国内一般都在烹饪阶段对活鱼进行简要的处理,烹饪 前利用清水净养几天,烹饪时添加一些调味品来调剂、掩盖鱼腥味。而在生产阶段,鱼腥味 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的生产商和加工厂生产带有商标的产品,他们能通过好的质量管 理来解决腥味问题;而众多的中小型生产商和加工厂生产的一些没有商标的产品,常常不 太关注腥味的问题。这致使我国淡水鱼出口陷入低质量低价格的恶性循环,在将来会造成 更大损失。
[0004] 近年来,鱼腥味已成为人们看待水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研宄低成本、有效、可大 规模应用的去除腥味的方法,对改善中国鲜活鱼淡水鱼的品质,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大意 义。
[0005]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4. 3. 26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3663838A,名称为"一种 电化水集成综合水处理设备"的发明,该发明公开一种电化水集成综合水处理设备,包括一 级强磁化器、至少一组二级电解水反应器、三级过滤器以及四级紫外线杀菌器,上述各级设 备通过管道依次连通。该发明属于物理方法灭菌、藻综合技术的集成创新,水经设备多级杀 菌、灭藻处理后有效杀灭水体中的病毒和细菌、藻类,确保水质"健康",处理后的水因为强 氧化剂的存在保证了其持续杀菌、消毒、灭藻的功能。设备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的鱼卵孵化 提高孵化率,水产养殖用水处理和鲜活鱼净养以及水产食品加工消毒灭菌方面,推动了养 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从源头开始确保水产食品安全,为人们提供安全无污染的食品。
[0006]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 3. 4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4381187A,名称为"一种采 用渔用电化水净养、运输鲜活鱼的方法"的发明,该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渔用电化水净养、 运输鲜活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筛选鱼、制取渔用电化水、运鱼、设净养池 净养鲜活鱼和配送到目的地。利用该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安全、高效和无污染的渔用电化 水,对鲜活草鱼、鲫鱼、鲢鱼、鲤鱼、青鱼、鳙鱼、鮰鱼、鲇鱼、舞鱼、虹鳟等商品鱼进行净养和 运输。有效杀灭鲜活鱼体表和净养水体中的细菌,抑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生成。提高鲜活 鱼净养和运输存活率,提升鲜活鱼品质。该方法工艺简单,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0007]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 3. 11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4396815A,名称为"一种 渔用电化水在运输草鱼或鲫鱼成鱼中的应用"的发明,该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 渔用电化水在运输草、鲫鱼中的应用。采用零污染、无菌藻、安全环保的渔用电化水对草鲫 鱼等四大家鱼进行运输,能够有效提高运输后成鱼品质和单位水体运输能力,同时延长运 输时间。该发明中的应用及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强、见效快、节能环保,应用前景广泛。
[0008]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 3. 4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104381166A,名称为"一种渔 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的发明,该发明属于鱼苗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渔用电化水在运输罗非鱼鱼苗中的应用。采用零污染、无菌藻虫、安全环保的渔用电化水运 输鱼苗,对罗非鱼名优鱼种进行运输,能够有效提高鱼苗运输存活率和鱼苗品质,有利于延 长运输时间和提高运输能力。该发明中的应用及方法操作简便、见效快,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
[0009] 上述第一件发明中的电化水集成综合水处理设备能够得到渔用电化水,而后面三 件发明则将这种渔用电化水应用于鱼类的净养和运输。但是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这种渔用 电化水应用于去除鲜活淡水鱼腥味。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很好地去除鱼腥味以及渔用电化水没有应用于去 除鱼腥味的问题,提供一种渔用电化水用于去除鲜活淡水鱼腥味的应用,能够有效去除鱼 体的鱼腥味,同时保证活鱼的良好外观,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解决鱼腥味带来的诸多 问题。
[0011]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渔用电化水用于去除鲜活淡水鱼腥味的应用。
[0012] 上述渔用电化水为已公开发明"一种电化水集成综合水处理设备"(公开号为 CN103663838A)中的设备制备得到。
[0013] 本发明所述的渔用电化水是在电流为30-110A,电压为12. 6-26V的条件下生产出 来的。
[0014] 本发明所述的渔用电化水中溶解氧浓度为10. ι-ll. 2mg/L,pH值为7. 1-7. 6。
[0015] 本发明所述的渔用电化水中03为0· 4-0. 6mg/L,H2O2为0· 3-0. 4mg/L。
[0016] 本发明所述的渔用电化水氨氮浓度彡0. 01mg/L,亚硝酸盐氮浓度彡0. 004mg/L, 且砷、镉等三十四项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0017] 本发明优选的,采用渔用电化水去除鲜活淡水鱼腥味的步骤包括: A、 处理前准备 筛选鲜活淡水鱼,捕携前进行停食处理; B、 制备渔用电化水 在捕捞鲜活淡水鱼前开始制备渔用电化水; 上述渔用电化水为已公开发明"一种电化水集成综合水处理设备"(公开号为 CN103663838A)中的设备制备得到。
[0018] C、去除鱼腥味 捕捞鲜活淡水鱼,投放至暂养池,开启充氧设备,控制水温,采用所述渔用电化水进行 暂养透析,去除鱼腥味,直至暂养透析完成。
[0019] 上述暂养透析是指将鲜活淡水鱼放置在控温充氧的暂养池中暂养即可。
[0020] 本发明在步骤A中,所述的处理前准备为筛选相同规格的鲜活淡水鱼,捕捞前停 食1_2天。
[0021] 本发明在步骤B中,所述的捕捞鲜活淡水鱼前开始制备渔用电化水是指在捕捞鲜 活淡水鱼前1-1. 5小时开始制备渔用电化水。
[0022] 本发明在步骤C中,所述的暂养透析是指暂养透析18-24小时,每3-6小时换一次 所述渔用电化水,换水量为整个水体的1/3-1/2。
[0023] 本发明在步骤C中,采用所述渔用电化水进行暂养透析时,鱼和渔用电化水的质 量比为 1:6. 67-10。
[0024] 本发明在步骤C中,所述控制水温是指将水温控制为18_24°C。
[0025] 本发明适用于鲫鱼、草鱼、乌鱼、鲤鱼、乌鲫等多种鲜活淡水鱼暂养透析去除鱼腥 味。
[0026]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很好地去除鱼腥味以及渔用电化水没有应用于去除鱼 腥味的问题,本发明将渔用电化水应用于去除鲜活淡水鱼的腥味,能够有效去除鱼腥味,保 证商品鱼良好的外观、品质。本发明中的应用及方法操作简单、可控性强、见效快,填补了去 腥鱼产品市场空白和技术空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方法不但可有效解决鲜活淡水鱼 腥味去除难的问题,而且操作简便、可控性强、环保高效无污染。
[0027] 2、本发明的渔用电化水为采用通威渔用电化水处理成套设备,通过调节电流电压 (电流30-110A,电压12. 6-26V)对井水或自来水处理制成。渔用电化水由井水或自来水经 磁化、电催化、过滤、紫外消毒等综合处理后制成,呈现小分子团、高溶氧、零污染、无菌藻的 特点,并含有微量H 2O2、O3等强氧化性杀菌物质,可为鲜活淡水鱼净养提供温和的无菌和抑 菌环境。
[0028] 3、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的渔用电化水是在电流为30-110A,电压为12. 6-26V的条 件下生产出来的。不同电流电压制备出来的渔用电化水有所区别(其中溶氧、杀菌物质等含 量有所差异),都是为适应不同品种淡水鱼而研宄决定的。本发明采用的特定电流电压应用 范围广,能够使大多数种类鲜活淡水鱼都能适应,既能避免鲜活淡水鱼出现应激或不良反 应,又防止去腥效果不明显或延长处理时间。
[0029] 4、本发明步骤A中筛选鲜活淡水鱼,捕捞前进行停食处理。捕捞前进行停食处理 能够减少后续操作时鱼体的排泄,以避免大量排泄分解产生过多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给 去除腥味的过程带来隐患。优选的,捕捞前停食1-2天,该特定时间不仅能降低鱼体耗氧和 新陈代谢,还可最大限度地排出鱼体内的废物,减少降低鱼体在后续操作自身体重减少。
[003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