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河口区的海鲈人工育苗方法_3

文档序号:8477248阅读:来源:国知局
不低于15个/mL,第16天以后,每天投喂早上8点、11点14和17点各投喂轮虫一次,保持育苗池内轮虫密度不低于20个/mL,在海鲈仔鱼开口过料后20?25天,海鲈鱼苗体长0.8cm?1cm,此时要将鱼苗转到室外土池培育。
[0117]本实施例2012年11月26日,鱼苗出现黑色眼点肠道贯通时开始投喂轮虫。初始投喂轮虫,喂食量为培育池水体中轮虫密度达3个/mL,每次投喂轮虫Ih后检查仔鱼肠道,大部分仔鱼肠道内食物饱满,肠道内可见轮虫。开始投放饵料的前三天,即2012年11月26日至11月28日,每天投喂轮虫一次,时间为9点;喂食量为保持育苗池内轮虫密度不低于5个/mL。第四至十日,gp 11月29日至12月4日,每天投喂轮虫二次,时间为9点和15点,喂食量为保持育苗池内轮虫密度不低于10个/mL。第十一至十五日,即12月5日至12月9日,每天投喂轮虫三次,时间为9点、13点和17点,喂食量为保持育苗池内轮虫密度不低于15个/mL。从第十六日开始,每天投喂轮虫四次,时间为8点、11点、14点和17点,喂食量为保持育苗池内轮虫密度不低于20个/mL。至12月20日,海鲈鱼苗平均体长0.9cm时,开始准备将鱼苗转到室外土池培育,此时约投喂轮虫的第25日左右。
[0118](4)鱼苗的淡化培育
[0119]初孵仔鱼开口过料2?3天后开始进行培育水体淡化,培育池水体淡化幅度前期小后期大,一开始每天以0.5%。的幅度进行淡化;淡化2?3天后每天以1%。的幅度进行淡化;淡化8?10天后以每天2%。的幅度进行淡化。本实施例在2012年11月29日,即初孵仔鱼开口过料3天后开始淡化培育池水体。前3天,每天以0.5%。的幅度对培育池的水体进行淡化。从第4至13天,以每天1%。的幅度淡化培育池水体。从第14至16天,以每天2%。的幅度淡化培育池水体,至2012年12月15日室内培育池水机与室外培育池水体盐度一致时,即停止淡化。淡化时使用多孔喷头将淡水充分分散在培育水面,为防止冲起培育池底污物,或者避免培育苗池盐度降低过快;培育池水体淡化时水流要轻缓。淡化培育过程中每天淡化5h。
[0120](5)水质管理
[0121]a.换水
[0122]室内培育池在移入初孵仔鱼时,水位控制在Im左右,室内培育池在淡化水体前期仅是添加淡水,但不排水,当水位到1.3m时,开始进排水。当水体淡化完成后,控制育苗池内日换水量为30%?50%,本实施例中采用30%的日换水量。换水时采用虹吸法,吸水口外套双层换水网框,为防止排水时鱼苗被吸附在网片上,在虹吸管前端放置一个小桶或者类似装置以弱化虹吸口对网片的吸力。每次将网框拿出时,从网内打水将粘附在网片上的鱼苗冲回池内。随着鱼苗的生长,要及时更换网框的网片,以不漏逃鱼苗为准,采用最大的网目;即当鱼苗平均体长小于0.7cm时,排水网框用100目网片;鱼苗平均体长为0.7cm?0.8cm换用80目网片,鱼苗平均体长为0.8cm以上时,再换用60目网片。
[0123]b.吸底
[0124]室内培育池在中后期每天都要进行吸底,本实施例从培育池水体淡化第7天起,即12月5日,室内育苗池第一次吸底,直至鱼苗转至室外培育池。为防止将培育池底部污物搅散,吸底时动作要轻。吸底前先关闭充气阀门5分钟,等鱼苗上浮开始吸底,每次吸底操作控制在15分钟内完成。吸底时,排水端包裹一条80目网袋,浸泡在水盆中。吸污后将网袋在清水中缓慢的清洗干净,将被吸出的健康鱼苗回收。
[0125]c.去表层油污杂质
[0126]由于海鲈仔鱼开始投喂轮虫后会在水面形成油膜,所以每次投喂轮虫3h后清除水面油膜,清除水面油膜时用长筒形密封圆管浮在育苗池水面来回轻轻推动水面油膜,每次推至池边后缓慢转动圆管,利用表面张力将油膜吸附在圆管表面,清洗干净后重复操作。
[0127]步骤五:鱼苗室外培育
[0128](I)鱼苗室外培育池的准备
[0129]鱼苗培育的室外土池面积为500m2?2000m2,池塘要规则平整,保水性好,水深可稳定在1.5?2.5m,水质良好稳定,水体溶氧大于4mg/L, pH为7.8?8.2,透明度20cm?30cm。本实施例鱼苗室外培育土池面积为100m2,水深稳定在2m,水体溶氧大于4mg/L, pH值为8.0。
[0130](2)鱼苗的应激性锻炼
[0131]室内培育的鱼苗需要人为进行锻炼。具体做法为:在准备出池的前4?5天,每天先泼洒10ppmVC,2?3h后用长管绕培育池驱赶鱼群,第一次驱赶2?3圈后停止,每隔Ih重复一次,每天驱赶3?5次,经过3?4天的训练,海鲈鱼苗的抗应激能力会明显加强。鱼苗经过淡化处理和抗应激性训练后,即可准备由室内转移到室外,转移鱼苗的时机要选择一周内天气稳定的时段,在晚间进行,在转池前I天,室外土池持续增氧24h,转池前2?3h在室内育苗池水体内泼洒1ppmVC,出池前先停止鼓气,待鱼苗稍微聚集后用80目网捞出放入准备好的水桶或水槽中,带水一起拉到室外土池连水带苗一起缓慢倒入池水中,整个过程要注意防止鱼苗应激和缺氧。
[0132]本实施例在2012年12月20日左右对已培育至平均体长为0.9cm的海鲈鱼苗进行抗应激能力锻炼,训练时间为4天。抗应激能力锻炼过程为每天上午10点泼洒1ppmVC,2h后用长管绕培育池驱赶鱼群,第一次驱赶3圈后停止,过Ih鱼群适应后再驱赶3圈,重复3次。到第5日,即2012年12月25日,海鲈鱼苗平均体长达lcm,由室内培育转移到室外培育。转移鱼苗的一周内天气稳定,转移鱼苗在晚间19点进行。在鱼苗转池开始前I天室外土池持续增氧24h,转池前2h在室内培育池水体内泼洒lOppmVC。
[0133](3)鱼苗的密度控制
[0134]海鲈鱼苗在室外培育池的密度控制在500?1000尾/m3,本实施例室外培育池的密度为500尾/m3,共放苗100万尾。
[0135](4)饵料投喂
[0136]a.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投喂
[0137]当海鲈鱼苗体长0.8?Icm时,转入室外土池培育,海鲈鱼苗转移至室外土池培育后,由于室外土池饵料丰度较好,放苗后前2?4天暂时不用投喂,本实施例在放苗后前2天不投喂。从第3日即2012年12月28日开始,投喂枝角类和桡足类,每天投喂2?3次。所述枝角类和桡足类经过80目网袋过滤,用150目网袋收集。投喂3h后检查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每10mL水体中应保持不少于5个。本实施例每10mL水体中为5?7个。
[0138]b.鱼糜的驯食
[0139]当海鲈鱼苗平均体长1.8cm?2cm时,开始进行鱼糜的驯食。本实施例进行鱼糜驯食时海鲈鱼苗平均体长为2cm。制作鱼糜的饵料鱼需用海水鱼如海水鲜杂鱼。每次投喂的鱼糜都要用冰鲜鱼现做现用,每5Kg鱼糜参入0.25Kg鳗鱼粉料。开始投喂鱼糜的前3天拌入1%。的土霉素预防鱼苗肠炎,一开始用收集好的枝角类和桡足类掺入20%的鱼糜驯食,当鱼苗开始摄食鱼糜时,逐渐增加鱼糜的饲喂比例,最后转为完全投喂鱼糜,完全投喂鱼糜后。当鱼苗体长2?3cm时,鱼糜的日投喂量为10%?15%,白天分3?4餐投喂,鱼糜在泼洒时要尽量使鱼糜块小而散,每餐投喂后控制在1.5?2h吃完为宜,投喂鱼糜后要注意保持水质稳定。本实施例当鱼苗长到平均体长2.5cm时,鱼糜的日投喂量为10%,白天分4餐投喂,每餐投喂后控制鱼糜在1.5h吃完的喂养量。投喂鱼糜后日换水量为10%。
[0140]c.配合饲料的驯食
[0141]当鱼苗长到平均体长为3cm?3.5cm时,开始进行人工配合饲料的驯食。先在鱼糜中掺入20%的配合饲料混合投喂,当鱼苗逐渐开始摄食配合饲料时,缓慢增加配合饲料的比例,当鱼苗长到平均体长达5cm后完全使用配合饲料投喂。
[0142](5)水质管理
[0143]a.换水
[0144]室外土池要每天换水1cm?20cm深的水量,本实施例每天换水20cm深,采用排水闸口放水,为做好防逃工作,排水闸口内侧设两层防逃网,可选100目防逃网。采用水泵抽水方式排水,在进水时用4寸潜水泵抽水,水泵放入抽水网框内防止吸入鱼苗。为防止野生杂鱼或鱼卵进入培育池;出水口用双层100目滤网过滤。
[0145]b.水色培养
[0146]海鲈鱼苗入池前进行肥水,选择晴天上午。在鱼苗入池前10天,即2012年12月15日,开始向土池泼洒事先浸泡2?4h的生物复合有机肥,使用量为15g/m3?25g/m3。首次施肥后,每个晴天上午按1.5g?7.5g/m3用量追肥,本实施例采用1.5g/m3用量追肥,直到水体透明度控制在20cm?30cm。本实施例中生物复合有机肥使用量为15g/m3,用量追肥为1.5g/m3,直到水体透明度控制在25cm。
[0147]步骤六:鱼苗的筛分
[0148]当海鲈鱼苗平均体长达3cm?3.5cm时,即2013年I月30日左右,第一次筛分鱼苗大小,用6朝筛筐将鱼苗分出大小两种规格分池培养。至2013年3月上旬,鱼苗平均体长达5cm?5.5cm时,第二次筛分鱼苗大小,用7朝筛筐将鱼苗分出大小两种规格分池培养鱼苗。
[0149]步骤七:鱼苗出池
[0150]至2013年3月25日,海鲈鱼苗平均体长达7cm时,将海鲈鱼苗转入养成池进行养殖。出池前2天停止投喂饲料并每天拉网锻炼Ih,选择天气晴好的清晨出池,本实施例第一批鱼苗共出池50万尾。
[0151]本发明的适于河口区的海鲈人工育苗方法,在珠三角地区进行海鲈人工鱼苗,避免以往每年海鲈鱼苗由福建沿海转运至珠三角河口区放养后鱼苗的死亡率都较高,造成鱼苗成本偏高的问题。降低海鲈鱼苗成本,带动珠三角海鲈产业的健康发展。
[015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适于河口区的海鲈人工育苗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亲鱼的选择和驯养 (1)亲鱼的选择 亲鱼体重至少3Kg ; (2)亲鱼的驯养 a.盐度的驯化 对3月份从亲鱼产地转至珠三角河口地区驯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