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质花菇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8516533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优质花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质花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栽培香菇有800多年的历史,可谓香菇栽培历史悠久,代料袋栽香菇也有40多年的历史,代料袋栽香菇大多采用带袋出花菇(优质香菇)模式或脱袋出菜菇(普通香菇)模式。目前,我国代料袋栽香菇技术是采用阔叶硬杂木肩和麦麸等原料,将这些原料加水拌好后装入栽培袋内,经过灭菌、接种后和发菌管理后,可以带袋出花菇,也可以脱袋出普通香菇。虽然带袋出菇香菇质量好,保鲜期长,市场价格高,但带袋出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种出菇方法栽培规模小,不被人们所接受,只在南方使用。脱袋出菇只能生长普通香菇,香菇质量一般,市场价格低,经济效益差。
[0003]由于北方人粗矿的性格,对于带袋出菇需要划口才能出菇不能接受,只采用脱袋出菇,但脱袋出菇只能生长普通香菇,香菇质量一般,市场价格低,经济效益差。由于带袋出菇需要大量劳动力,南方这种栽培模式规模小,香菇质量好,保鲜期长,市场价格高。目前东北地区也有用低温晚熟香菇品种栽培香菇,出菇时将菌棒外塑料薄膜脱掉,立到温室地面出菇,这种香菇市场价格较高,但香菇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市场销售量有限。
[0004]本发明基于优质香菇市场价格高、保鲜期长的特点,经过十几年反复试验,在香菇品种选择、菌棒生产季节和出菇季节确定、香菇菌棒脱袋后出菇场所选择等方面进行试验研宄,通过低温晚熟香菇品种、低温干燥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特殊出菇场所,栽培的香菇花菇率达60%以上,解决了脱袋只出普通香菇而不出花菇的技术难题,目前还未见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质香菇的栽培方法,通过采用低温晚熟香菇品种、在每年11月份生产香菇菌棒,第二年的4?6月和8?10月的低温干燥的自然条件在简易棚的培养架上脱袋出菇,通过低温品种、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特殊的栽培场所,栽培出的香菇花菇率达到60%以上,解决了脱袋不能出优质香菇的技术难题。
[0006]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优质花菇的栽培方法,利用低温晚熟香菇品种接种后发菌6个月,然后将菌棒放到简易棚的培养架上出菇,利用春秋季节低温干燥的气候条件生长优质花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I)品种选择:选择低温、晚熟品种花菇;
[0009]2)备料:按重量百分比进行备料:硬杂木肩78%,麦麸或米糠20%,石膏粉1%,白糖1% ;或硬杂木肩42 %,玉米芯粉42%,麦麸或米糠15%,石膏粉I % ;
[0010]3)拌料:先将麦麸或米糠、石膏粉、玉米芯粉/白糖混拌均匀,再与木肩混合,干混加水边搅拌,培养料含水量为58%?60% ;
[0011]4)装袋:拌好的培养料再用筛网筛去杂质,堆闷2小时后装袋;
[0012]5)灭菌:采用常压灭菌锅灭菌,要求4?6小时常压灭菌锅内温度达到100°C,灭菌时间以袋内温度达到100°c开始计时,持续24小时;
[0013]6)冷却接种:自然冷却至常温,打穴接种,穴深2厘米;
[0014]7)发菌管理:发菌棚杀菌处理后,香菇菌袋采用“井”字型堆叠,堆层不超过7层,菌袋接种3?5天温度控制为20°C?27 °C,空气相对湿度50%?65% ;
[0015]8)菌棒带袋后熟转色:香菇菌棒带袋转色温度在18?25°C之间;
[0016]9)菌棒脱袋上架:当香菇菌丝长满菌袋、菌袋表面香菇菌丝由白色变成黄白色,且有黄色水珠时脱袋;
[0017]10)出菇管理:控制昼夜温度差在10°C?20°C之间,从现蕾开始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0018]11)菌棒补水和养菌:注水量以补足原菌袋重量的70%为宜,并在水中添加营养剂;
[0019]12)采收。
[0020]本发明所述的花葫品种选自L939、向阳2号或龙香源I号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本发明所述的接种时间为10月末开始接种,12月初接种结束。
[0022]本发明脱袋前菌袋表面用0.15%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出菇棚温度控制为20?23 °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位85%?90%。
[0023]本发明菌棒上架后,白天用塑料薄膜覆盖菌袋保温提高温度,夜间掀开塑料薄膜降低温度,加大昼夜温差8°C?10°C,刺激菇蕾尽早发生。
[0024]本发明所述的营养剂为尿素或豆粉水,按质量浓度用量为0.4%尿素或1%豆粉水。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代料袋栽香菇可以带袋出花菇,也可以脱袋出普通香菇,但带袋出菇需要大量劳动力,这种出菇方法栽培规模小,不被人们所接受,只在南方使用;脱袋出菇只能生长普通香菇,香菇质量一般,市场价格低,经济效益差。而东北地区采用低温晚熟香菇品种,出菇时将菌棒外的塑料薄膜脱掉,在温室内立到地面出菇,但香菇含水量高,保鲜期短,市场销售量距离短。本发明栽培优质香菇主要利用低温晚熟香菇品种接种后发菌6个月,然后将菌棒放到简易棚的培养架上出菇,利用春秋季节低温干燥的气候条件生长优质香菇——花菇,花菇率达到6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27]实施例1
[0028]栽培优质香菇是利用低温晚熟香菇品种接种后发菌6个月,然后将菌棒放到4.2米X30米的简易棚的培养架上出菇,利用春秋季节低温干燥的气候条件生长优质香菇一一花菇。这种技术具体操作如下:
[0029]I)生产场所和出菇场所:优质香菇生产场所采用温室发菌、简易棚出菇。
[0030]①发菌场所:温室面积350?500平方米,温室宽6?7米,长50?60米,后墙设有通风窗。
[0031]②出菇场所:菇棚建在通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菇棚宽3.2米、长40米,面积126平方米,简易棚中央留70厘米宽过道,过道两侧放两排床架,床架宽1.2米,6?7层,架底高20厘米,层间距30厘米,放置17厘米X 55厘米规格菌棒5000棒。
[0032]2)菌棒生产期和出菇季节选择
[0033]花菇栽培无法人为调控气温,主要依靠春秋干燥季节出菇来保证花菇率。香菇菌棒生产期为10月末开始接种,12月初接种结束,出菇期在第二年春季4?6月和秋季8?10月。
[0034]3)品种选择
[0035]①品种选择:选择低温、晚熟品种花燕尚,如L939、向阳2号、龙香源I号等。
[0036]②品种搭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品种特性,选择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解决大规模栽培香菇出菇集中而采收不及时等问题。
[0037]4)原料及配方
[0038]①原料:主料有硬杂木肩、麦麸、米糠、玉米粉、石膏粉等;辅料有栽培袋、套袋、接种工具、小型喷雾器、酒精灯、工业酒精、75%酒精、气雾消毒盒和来苏儿等。
[0039]②栽培配方
[0040]硬杂木肩78%,麦麸或米糠20%,石膏粉1%,白糖1%,含水量58%?60%。
[0041]5)拌料装袋
[0042]①拌料:人工拌料先将麦麸或米糠、玉米粉、石膏粉、石灰粉混拌均匀,再与木肩混合,干混3?4遍后边加水边搅拌,翻倒3?4遍,培养料含水量58%?60%。用手紧握料,以指缝间有水珠但不滴下为宜。拌好的培养料再用筛网筛去杂质,以保证培养料混拌均匀。培养料拌好堆闷2小时后装袋。
[0043]②装袋:采用装袋机装袋,I人上料,I人递袋,I人装袋,3?5人扎袋口。操作中应轻拿轻放,不拖不磨,避免人为弄破塑料袋。尽量装紧培养料,料袋以五指抓起有硬度感,中等用力不凹陷为度。
[0044]6)装锅灭菌
[0045]①装锅:将装好的栽培袋顺袋卧放于灭菌池内,栽培袋摆放10?12层用帘子隔开再开始放栽培袋。栽培袋放好后用一层大棚膜和一层苫布将灭菌池盖好,并用绳将灭菌池包好,同时用石头或木棒大棚膜和苫布边缘压严,防止漏气。
[0046]②灭菌:采用常压灭菌锅灭菌,要求4?6小时常压灭菌锅内温度达到100°C,灭菌时间以袋内温度达到100°c开始计时,持续24小时,灭菌时间短达不到灭菌效果。
[0047]7)冷却接种
[0048]①栽培袋冷却:栽培袋趁热用平板车运输到冷却室或接种室内,自然冷却至常温或25 °C接种。
[0049]②消毒灭菌:先将接种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