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樱花园花期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853245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控樱花园花期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是一种调控樱花园花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樱花起源自喜马拉雅山脉,我国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现世界共有野生樱花150多种,中国有50多种,全世界约40多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樱花属蔷薇科,为落叶乔木,品种较多,花色异彩纷呈,花色从纯白到大红,色彩缤纷、热烈奔放,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历来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我国,樱花分布广泛,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新疆,东至江浙,几乎遍及各省份。樱花树生长缓慢,对环境要求不同,花期较短,一般为4-10天,且不同品种的樱花开花时间差异较大,我国各省份樱花花期可分布于整个3-5月份之间。
[0003]由于樱花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一般来说,同一地区存活的优势种品种较为单调,花期集中,花色差异较小,非优势种即使存活,也存在花期短,花量少的状况,这一现状,严重影响樱花的观赏期限和观赏效果。

【发明内容】

[0004]针对上述现象,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樱花园花期的栽培方法,通过对全国各地的樱花苗进行引种培育驯化,调控樱花园中不同樱花品种的花期,确保苏浙、山东等地区的樱花园在整个3-5月份,均有不同品种樱花开放,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调控樱花园花期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分别在春季3月中旬至5月、秋季9月至11月,选取2年苗龄以上的樱花苗半木质化枝条8-10cm,进行扦插;
每个插条保留顶部2-3片叶,下端平切,将插条基部3-4cm在生根剂中浸泡3_5s后,再扦插于插床内,扦插深度为4-5cm ;
每隔15-20d,喷洒生根剂和甲基托布津,促进生根消毒;生根剂和甲基托布津的使用量,均依照产品说明书;
(b)10月中旬-11月中旬,选取扦插苗中根系长势旺盛的品种,将枝条修剪成6-8cm小段,每段带2-3个饱满的芽,用嫁接刀在接穗端削45°斜面,斜面长2-3cm ;将砧木在距地8-lOcm处剪断,剪断处削45°斜面,斜面深入木质部,方向与接穗斜面相反,长2_3cm ;斜面将砧木与接穗斜面处对齐后,麻绳捆扎;
嫁接后,每隔15-20d,喷洒生根剂、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促进生根消毒;生根剂、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使用量,均依照产品说明书;
(c)选择疏松砂质的楼花园,pH调节在5.5-6.5之间,向大田施复合肥硫酸钾、腐熟有机肥、和杀虫剂呋喃丹,施入量依次为40-45kg/亩、400-500kg/亩和8-1Okg/亩,翻耕20-25cm ;待嫁接苗长到10cm时,移栽至樱花园,株距1.2-1.5cm,行距1.5_2cm ;
(d)移栽后进行常规管理,在植株生长旺盛的6-8月份,每隔15天追1.5-2%尿素水溶液;
(e)移栽后2年开花,3-4年具观赏价值,在赏花期,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促进开花。
[0005]进一步,本发明中,步骤e所述生长抑制剂为乙希利或多效挫。
[0006]进一步,本发明中,步骤b所述砧木品种为2-3年生福建山樱。
[0007]本发明通过对分布于全国各地(江西、福建、广州、浙江、山东等地区)的不同品种樱花引种进行驯化,通过选种、扦插、嫁接、肥水管理的综合调控,确保在苏浙、山东等地区的樱花园在三月份至五月份都观赏到樱花,提高樱花的旅游、经济效益;同时,以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嫁接品种根系发达,生命力旺盛,成活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
(I)引种:分别在春季3月中旬至5月、秋季9月至11月,选取2年苗龄以上的樱花苗半木质化枝条8-10cm,进行扦插,每次扦插3000-6000株;
每个插条保留顶部2-3片叶,下端平切,将插条基部3-4cm在生根剂中浸泡3_5s后,再扦插于插床内,扦插深度为4-5cm ;
每隔15-20d,喷洒生根剂和甲基托布津,促进生根消毒;生根剂和甲基托布津的使用量,均依照产品说明书;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蓝霸生根剂800-10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800-1000 倍液;
樱花苗引种选取岭南,浙江,山东等全国各地区不同的野生樱花品种,其花期分布在3-5月份,选择不同的花色以增加观赏效果,整个引种过程可持续1-2年。
[0009](2) 10月中旬-11月中旬,选取扦插苗中根系长势旺盛的品种,将枝条修剪成6-8cm小段,每段带2-3个饱满的芽,用嫁接刀在接穗端削45°斜面,斜面长2_3cm ;选择2-3年生福建山樱作为砧木,将砧木在距地8-lOcm处剪断,剪断处削45°斜面,斜面深入木质部,方向与接穗斜面相反,长2-3cm ;斜面将砧木与接穗斜面处对齐后,麻绳捆扎;
嫁接后,每隔15-20d,喷洒生根剂、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促进生根消毒;生根剂、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使用量,均依照产品说明书;本实施例使用的是蓝霸生根剂800-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和多菌灵800-1000倍液;
本实施例中发现,陵南地区的野生樱花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毒能力,嫁接后可抵抗0_15°C的低温。
[0010]本实施例选用的根系长势旺盛扦插苗品种为,钟樱花系列、胭脂红樱花中华樱系列、云彩楼、雪喷花楼花。
[0011](3)选择疏松砂质、排水条件好的大田(本实施例大田位于宜兴市徐舍镇平潘东村),pH调节在5.5-6.5之间,向大田施复合肥硫酸钾、腐熟有机肥、和杀虫剂呋喃丹,施入量依次为40-45kg/亩、400-500kg/亩和8_10kg/亩,翻耕20_25cm ;待嫁接苗长到10cm时,以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消毒后,移栽至樱花园大田,株距
1.2-1.5cm,行距1.5-2cm,移栽时,稍微往上提苗,使根系充分伸展,移栽后稍微踩紧土壤,用干草覆盖在定植穴四周。
[0012](4)移栽后进行常规管理,每隔10-15天灌一次水,每年施肥两次,第一次在冬季或早春时,施用豆饼、鸡粪和腐熟肥料有机肥,第二次在落花后,施用硫酸铵、硫酸亚铁、过磷酸钙速效肥料;在植株生长旺盛的6-8月份,每隔15天追1.5-2%尿素水溶液;
(5)移栽后2年开花,3-4年具观赏价值,在赏花期,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抑制新苗生长,促进开花,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生长抑制剂为乙希利,使用量依产品说明书,具体生产中,也可以使用多效唑。
[0013]通过本实施例驯化后的嫁接苗品种有,3月份开花的樱花品种:美国垂丝樱花(粉红)、钟樱花系列、胭脂红樱花;4月份开花的樱花品种:中华樱系列、云彩樱;5月份开花的樱花品种:雪喷花樱花;在移栽后的3-9年时间内,整个樱花园,在3-5月份,均有不同花色、品种的樱花依次开放,极具观赏价值。
【主权项】
1.一种调控樱花园花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分别在春季3月中旬至5月、秋季9月至11月,选取2年苗龄以上的樱花苗半木质化枝条8-10cm,进行扦插; 每个插条保留顶部2-3片叶,下端平切,将插条基部3-4cm在生根剂中浸泡3_5s后,再扦插于插床内,扦插深度为4-5cm ; 每隔15-20d,喷洒生根剂和甲基托布津,促进生根消毒; (b)10月中旬-11月中旬,选取扦插苗中根系长势旺盛的品种,将枝条修剪成6-8cm小段,每段带2-3个饱满的芽,用嫁接刀在接穗端削45°斜面,斜面长2-3cm ;将砧木在距地8-lOcm处剪断,剪断处削45°斜面,斜面深入木质部,方向与接穗斜面相反,长2_3cm ;斜面将砧木与接穗斜面处对齐后,麻绳捆扎; 嫁接后,每隔15-20d,喷洒生根剂、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促进生根消毒; (c)选择疏松砂质的樱花园,pH调节在5.5-6.5之间,施复合肥硫酸钾、腐熟有机肥、和杀虫剂呋喃丹,施入量依次为40-45kg/亩、400-500kg/亩和8_10kg/亩,翻耕20_25cm ;待嫁接苗长到10cm时,移栽至樱花园,株距1.2-1.5cm,行距1.5_2cm ; (d)移栽后进行常规管理,在植株生长旺盛的6-8月份,每隔15天追1.5-2%尿素水溶液; Ce)移栽后2年开花,3-4年具观赏价值,在赏花期,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促进开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樱花园花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所述生长抑制剂为乙希利或多效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控樱花园花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砧木为2-3年生福建山樱。
【专利摘要】发明公开一种调控樱花园花期的栽培方法,具体步骤为:分别在春季3月中旬至5月、秋季9月至11月,选取2年苗龄以上的樱花苗半木质化枝条进行扦插;选取扦插苗中根系长势旺盛的品种进行嫁接;待嫁接苗长到100cm时,移栽至樱花园,进行常规管理;在赏花期,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促进开花;本发明通过对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樱花引种进行驯化,通过选种、扦插、嫁接、肥水管理的综合调控,确保在苏浙、山东等地区的樱花园在三月份至五月份都观赏到樱花,提高樱花的旅游、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G17-00, A01G1-06
【公开号】CN104855222
【申请号】CN201510273353
【发明人】黄永强, 黄永军, 黄华军
【申请人】宜兴市明丰园艺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