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桤木穴盘移栽苗秋季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9222225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台湾桤木穴盘移栽苗秋季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苗木培育技术领域,涉及台湾桤木优质穴盘苗培育与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台湾梢木(Alnusformosana),桦木科(Betulaceae)梢木属(AlnusMill)阔叶大乔木,是唯一自然分布于台湾地区的桦木科树种,为台湾重要的先锋造林树种,其干形通直、树体高大,木材细软、纹理直、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在台湾被列为二级木。自1987年起福建、四川、湖南、广东和广西相继引种,并获得了成功,表现良好的速生性,在福建8年生台湾桤木平均树高为11.1 m,胸径为11.8 cm,在广东4.5年生平均树高6.7m,平均胸径5.6cm,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台湾桤木种子极细小,千粒重0.5?0.9g,发芽率20%?40%,芽苗纤细,芽苗期长,一般播种2?3个月苗高只有4?8cm,极易遭病虫害,但是芽苗经过移植到容器成活后生长迅速,生长所需温度较低,在广西基本没有休眠期,所以移栽苗的培育是成功培育台湾桤木实生容器苗的关键技术。结合台湾桤木生长特点和广西气候条件,提出台湾桤木穴盘移栽苗秋季培育方法。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台湾桤木实生苗培育方法技术的不足,旨在提供台湾桤木穴盘移栽苗秋季培育方法。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台湾桤木种子经过药剂的浸泡处理后,将其点播到育苗穴盘中,待幼苗长至一定高度后再移植到无纺布网袋内,培育生长均匀、健壮的苗木,可提高得苗率,节省种子用量,所培育的台湾桤木实生苗整齐、健壮,出圃率高、造林成活率高。
[000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台湾桤木穴盘移栽苗秋季培育方法,包括种子处理、穴盘苗培育、穴盘苗移栽等工序,其特征在于:用磷酸二氢钾浸种和用氟咯菌腈拌种后,将种子点播到育苗穴盘中,待穴盘苗长至一定高度后再移植到无纺布网袋内,其步骤如下:
(1)种子处理:于6月?7月,先用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再用氟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
(2)穴盘苗培育:把处理好的种子点播到遮阴棚内、育苗架上、装填有育苗基质的育苗穴盘中;
(3)穴盘苗移栽:拔取一定高度的穴盘苗移栽到装有轻基质的无纺布网袋里;
(4)轻基质网袋苗培育:在秋季对移栽苗进行常规供肥供水,防治病虫害,培育出苗木整齐、健壮,出圃率高、造林成活率高的台湾桤木轻基质网袋苗。
[0007]以上所述的用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的方法是:用45?50°C热水和KH2PO4^ 99%、含氮磷钾0-51-33的磷酸二氢钾配制成0.3?0.6%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种子6?8h后携出种子瞭干。
[0008]以上所述的用氟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的方法是:取25g/L氟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0?300ml,用清水稀释至I?2L,将药浆与种子以IL:50?10kg的比例充分混合、搅拌均匀,晾干待播。
[0009]以上所述的育苗架为2层,层高50cm,每层上方有喷淋设备,下方有隔水层;育苗穴盘为:128孔、穴深5cm、白色方形穴孔的聚苯乙烯穴盘。
[0010]以上所述的育苗基质的原料组成和重量份数是:椰糠70份、红心土 30份、含氮磷钾16-9-12 + 2.5Mg0 + TE,释放期3?4个月的奥绿缓释肥0.4?0.6份。
[0011]以上所述的种子点播的方法是:在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穴盘穴孔中,每穴点种子5?10粒,点种后覆盖一层厚I?2mm的覆盖基质,再用0.5?0.8%高锰酸钾溶液喷湿覆盖基质,用遮阴棚覆盖播种床15?20天。
[0012]以上所述的覆盖基质的原料组成和重量份数是:椰糠10份、泥炭土 I份,过6目筛。
[0013]以上所述的穴盘苗移栽的方法是:从育苗穴盘中拔取高6?8cm的小苗进行截根移栽,截留根的长度为2.5?3.0cm?
[0014]以上所述的轻基质的原料组成和重量份数是:椰糠10份、泥炭土 2份、谷壳2份、稻草I份。
[001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台湾桤木穴盘移栽苗秋季培育方法,使用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种子能刺激种子萌发、促进壮苗壮根,提高苗木木质化程度,从而提高苗木抗病能力;使用氟咯菌清悬浮种衣剂拌种,可防治种子带菌及土壤传播的真菌病害,持效期长,且不易与其它杀菌剂发生交互抗性。
[0016]2、本发明的台湾桤木穴盘移栽苗秋季培育方法,使用育苗穴盘培育移栽小苗,由于穴盘里小穴之间的分隔,增大了小苗的间距,大大降低了小苗的发病率,同时对发病的苗起到隔离的作用;在育苗基质中加入奥绿缓释肥,在3个多月的穴盘苗培育阶段基本不用追施肥料,节省用工,也避免了苗床表面生长青苔;育苗穴盘放置在2层育苗架上,节省育苗场地。
[0017]3、本发明的台湾桤木穴盘移栽苗秋季培育方法,拔取5?8cm高的小苗进行截根移栽,小苗移栽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6?7月播种,9?10月移栽,避免了高温对小苗生长的抑制,又不耽误次年的造林,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0018]具体实施例: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9]实施例1:
于7月,用50°C热水和磷酸二氢钾(KH2PO4S 99%,0-51-33)配制成0.3%磷酸二氢钾溶液,浸泡种子8h后捞出种子晾干。取25g/L氟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00ml,用清水稀释至1L,将药浆与种子以IL:50kg的比例充分混合、搅拌均匀,晾干待播。把处理好的种子点播到128孔、穴深5cm、白色方形穴孔的聚苯乙烯穴盘中,穴盘放置在遮阴棚内的2层育苗架上,育苗架层高50cm,每层上方有喷淋设备,下方有隔水层,育苗穴盘内装填的育苗基质的原料组成和重量份数是:椰糠70份、红心土 30份、奥绿缓释肥(氮磷钾16-9-12 + 2.5MgO +TE,释放期3?4个月)0.6份。在装有育苗基质的育苗穴盘穴孔中,每穴点种子5粒(种子发芽率43.3%),点种后覆盖一层厚2mm的覆盖基质,覆盖基质的原料组成和重量份数是:椰糠10份、泥炭土 I份,过6目筛。再用0.7%高锰酸钾溶液喷湿覆盖基质,用遮阴棚覆盖播种床20天。2个月后拔取高8cm的小苗进行截根,截留根的长度为3.0cm,栽植到装有轻基质的无纺布网袋里,轻基质的原料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