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柑橘果实香味的方法

文档序号:9309589阅读:2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柑橘果实香味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柑橘果实香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柑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柑橘品质的要求 越来越高,香气作为柑橘重要的品质之一,同样受到人民的关注。增加柑橘香气物质含量一 般通过储藏、采收期、田间管理和环境条件进行调节。具有条件要求严格、耗费人力物力较 多、成本较高、提高香气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在现有的报道中并未有通过授粉的方法来提高 柑橘的香气。
[0003] 莽山野柑(Citrusmangshanensis)发现于湖南省宜章县莽山林场,是一种起源于 中国的柑橘属野生种质。目前,已经发现尖叶和圆叶两种亚型的莽山野柑,除了叶形具有很 大区别外,这两个亚型的果形,果色等性状十分相似,而且都能散发出令人愉悦的膏香和花 香气味。优良的香气性状不仅是精油产业关注的主要性状,进来也日益受到柑橘育种家的 关注,成为鲜食和加工品种的改良目标性状之一。因此莽山野柑果实独特的香气品质不仅 使它成为精油产业极具潜力的原材料,也是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
[0004] 利用GC-MS技术研究莽山野柑挥发物质谱及通过AEDA结合GC-O的手段分析莽山 野柑果实的香气活性物质,气味活性值和香气重构实验表明:具有花香气味的顺式-和反 式-芳樟醇和具有膏香、果香味的P_月桂烯为莽山野柑果实的特征香气,其背景香气是 d_ 梓檬稀(CuihuaLiu,YunjiangCheng,HongyanZhang,XiuxinDeng,FengChen,Juan Xu.VolatileConstituentsofWildCitrusMangshanyeganPeelOil.J.Agric.Food Chem.,2012, 60 (10),pp2617 - 2628.) 〇
[0005] 柑橘的果实包括外果皮层、海绵层、囊衣层和汁胞层。汁胞层位于柑橘的最里层, 是最主要的食用部分。人们在食用柚时,食用部分是汁胞层,有色层、海绵层和囊衣层都被 剥掉;所以柚果实的香气对人们的影响首先是来自外果皮,其次来自于汁胞层。

【发明内容】

[0006]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柑橘果实香味的方法,通过以 莽山野柑为父本,以柑橘材料为母本,通过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柑橘果实香味,具有从根本 提高果实香气、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同时不受地点、设备和环境等限制,具有长期的 效益。
[0007]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种提高柑橘果实香味的方法,以莽山野柑为父本,以柑橘材料为母本,通过授粉 的方法获得柑橘果实香味提高的柑橘品种。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目前对于柑橘果实的香气的方法一般都是通过外界因素控 制,例如储藏、采收期、田间管理和环境条件的调节,但是从根本上提高柑橘果实的香气的 方法并未见报道。发明人在偶然的过程中发现了莽山野柑旁边的枳橙呈现莽山野柑气味, 并进一步研究,发现以莽山野柑为父本的同时以柑橘材料为母本可以显著提高柑橘果实香 味,从而进一步提尚果实的品质性状。
[0010]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 进一步,所述授粉方法为人工授粉或自然授粉。
[0012] 当选择自然授粉时,可以通过在柑橘园高接几枝莽山野柑,免除人工授粉的程序。
[0013] 进一步,所述柑橘材料选自种子为单胚的柑橘种质。
[0014] 进一步,所述种子为单胚的柑橘种质为华农红柚。
[001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选择莽山野柑为授粉亲本(父本)的同时选 择华农红柚为母本,可以使香气提高的效果更明显。
[0016] -种提高柑橘果实香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 1)采集成熟的莽山野柑花粉,将莽山野柑花粉剥离、烘干、分装和保存;
[0018] 2)在柑橘材料的气球花期,去掉柑橘材料的雄蕊;
[0019] 3)将步骤1)准备好的莽山野柑花粉蘸到步骤2)中的柑橘材料的雌花的柱头上, 完成人工授粉;
[0020] 4)将柑橘材料套袋,一周之内后摘除套袋;
[0021] 5)培养,并在培养的过程中喷施保花保果的药物。
[002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步骤2)中,去除柑橘材料的雄蕊,可以避 免柑橘材料的自身花粉的干扰。在步骤4)中,套袋可以有效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
[0023]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烘干条件为28°C烘干2天。
[0024]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莽山野柑花粉干燥易于储存,同时还要 保证莽山野柑花粉的活性,有利于授粉的成功。
[0025]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保存温度为4°C。
[0026]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莽山野柑花粉在储存时具有较高的活 力。
[0027] 进一步,步骤1)中,莽山野柑花粉分装后连包装一起置于变色硅胶中,一起保存。
[0028]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置于变色硅胶,可以作为高效的吸附剂,使莽 山野柑花粉保持干燥的条件,从而保持莽山野柑花粉的活力。
[0029] 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授粉的过程中选择晴朗天气下进行,避免阴雨或大风天气 进行。
[003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恶劣的天气对授粉过程的影响,提高授 粉的成功率。
[0031] 进一步,步骤4)中,1-2天摘除套袋。
[003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般情况下,1-2天授粉就已经完成了,其他 的花粉再落在柱头上也不会对柑橘材料的授粉产生影响,所以就可以摘袋。如果套袋时间 太长会影响座果率。所以把摘除套袋的时间控制在一周以内,优选1-2天。
【附图说明】
[0033] 图1包括图1A、图1B、图IC和图1D,其中横坐标为Relativeabundance,纵坐标 为time;
[0034] 图IA为HM(授以莽山野柑花粉的华农红柚)的汁胞的色谱峰图(16. 12 :d_柠檬 烯,18. 30:反式-芳樟醇氧化物,19. 13:顺式-芳樟醇氧化物);
[0035] 图IB为Hff(自然状态下得到的华农红柚)的汁胞的色谱峰图;
[0036]图IC为d-柠檬烯标准物质的色谱峰图;
[0037] 图ID为顺式-和反式-芳樟醇氧化物标准物质的色谱峰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 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9]自然生长条件下的莽山野柑果实具有独特怡人的膏香和花香气味,而枳橙的气味 则呈现出鱼腥草味。有趣的是在2010年发明人意外的发现生长在莽山野柑附近的枳橙的 部分果实呈现出类似前者果实的气味。经GC-O和GC-MS的验证,表明具有莽山野柑气味的 枳橙与对照枳橙中P_月桂烯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并据此推测枳橙气味的改变可能是 由莽山野柑花粉引起的。为了验证该假设,于2011年至2013年期间进行了 3年的授粉实 验。
[0040] 实验材料
[0041] 用于GC-O分析的材料为2010年具有莽山野柑果实香气的枳橙果实及正常气味的 枳橙果实。授粉实验材料为枳橙、早金甜橙、纽荷尔脐橙、华农红柚、锦橙以及伦晚脐橙的授 粉果实及自然状态下获得的对照果实,授粉组合和采收时间以及最终得到的授粉果实数量 等详细信息见表1.每个授粉果实单独作为1个生物学重复,以验证在每个单独的果实上是 否发生变化。以上材料的对照果实来自于收获了授粉果实的相同植株,设置至少3个生物 学重复。以上样品全部收集于国家柑橘育种中心(武汉)。
[0042] 果实采收后,立即将其分为外果皮层(有色层)、海绵层、囊衣和汁胞4层,在液氮 中速冻,然后转移到_80°C条件下保存,直到后续分析。
[0043] 实施例1
[0044] 一种提高柑橘果实香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1)采集成熟的莽山野柑花粉,将莽山野柑花粉剥离,28°C烘干2天,将花粉分装至 1.5mL离心管,将装有花粉的离心管直接置于变色硅胶中,4°C冰箱中短暂保存(一般可以 存放1-2个月,优选地为10天左右);
[0046] 2)去掉柑橘材料的雄蕊;
[0047] 3)晴朗且无风的天气条件下,将步骤1)准备好的莽山野柑花粉用毛笔或铅笔头 蘸到步骤2)中的柑橘材料的雌花的柱头上,得到授粉完成的柑橘材料;
[0048] 4)将柑橘材料用牛皮纸套袋,1-2天后摘除套袋;
[0049]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