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红蜘蛛病的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03369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红蜘蛛病的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红蜘蛛病的大黄游离蒽醌纳 米乳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植物红蜘蛛病广泛存在于各种作物、蔬菜、花卉、树木等植物茎叶上,主要危害茄 科、萌芦科、豆科、百合科及禾本科等农作物。我国的红蜘蛛种类以朱砂叶螨为主,属蛛形 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区域广泛,食性杂,可危害110多种植物。红蜘蛛繁殖量大,虫体小 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其危害时,转移速度快,虫害面积大,并多次重复侵染农作物。危害方式 是以口器刺入叶片内吮吸汁液,使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直至整个叶片 桔黄、脱落,严重阻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主要使用的农药 有克螨特、三氯杀螨醇、乐果、花虫净、速灭杀丁等防治植物红蜘蛛病。但随着化学药剂的长 时间使用,红蜘蛛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防治效果大幅度降低,而且化学药剂环境污 染及高残留等弊端的日益显现。因此,研制毒性小、污染小、残留少、能避免耐药性的生物农 药是当务之急。
[0003] 植物源杀菌剂具有对人畜安全,环境友好,能自然降解而无残留等优点。大黄[包 括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次为唐古特大黄(Rheum palmatum var.tanguticum)和药 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是常用的植物源中药之一,其提取物具有泻下、抗感染和神经 保护活性等作用,但未见其对植物红蜘蛛的抑杀作用研究。药物剂型对药物的防治效果可 产生显著的影响,如可湿性粉剂和混悬剂仅通过固体药物颗粒与植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的接触而呈现抑杀活性,对植物内部的病原微生物抑杀效果差;乳油在植物表面的粘附性、 延展性不佳,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药物的作用;微乳剂的粒径通常在微米级,不能有效透过 植物茎叶的表皮而抑杀植物内部组织的病原微生物。纳米乳因起粒径更小,具有很好的流 动性,能更有效地渗入至植物叶茎内,发挥药物的生物活性,而且制备工艺简单、能与水以 任意比例混合,不堵塞喷头,使用方便。迄今为止,未发现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制剂抗植物 红蜘蛛病活性的技术公开。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中药材大黄作为原材料,通过 酸解、分离和纯化得到的大黄游离蒽醌(主要含有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 醚和大黄酸)为原料药,研发一种专用于防治植物红蜘蛛病的的纳米乳制剂。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红蜘蛛病的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制 剂,用如下原料制成:以纳米乳中所含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计,大黄游离蒽醌含量为 0.05-0. 16%,纳米乳中的油相占18~22%、乳化剂16~20%、助乳化剂4~6%、水50~ 61 %、稳定剂1. 0%、防腐剂0. 1 %、附着剂0. 1 %。
[0006] 所述油相选自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二醇单辛酸酯、油酸乙酯、棕榈酸异丙酯、辛酸 癸酸甘油三酯、蓖麻油及其组合。其中,进一步优选了丙二醇单辛酸酯及其与油酸乙酯的混 合物,油相浓度小于30 %。所述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辛酸癸酸聚乙二醇 甘油酯、月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吐温-80、泊洛沙姆-188及其组合。其中,进一步优选了 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所述助乳化剂选自二乙二醇单乙基醚、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 400、1,2-丙二醇、丙三醇及其组合。其中进一步优选了二乙二醇单乙基醚,助乳化剂的量小 于20% ;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质量比例为2:1。所述水为溶媒,稳定剂为油酸或油酸钠或 枸橼酸钠,优选油酸;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和尼泊金乙酯,优选苯甲酸钠;附着剂为三氧化二 娃。
[0007]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治植物红蜘蛛病的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制剂,其制备方 法为:将大黄游离蒽醌溶解于油相中,加入稳定剂,乳化剂/助乳化剂混合物,搅拌均勾。逐 滴加水,搅拌,自乳化形成澄清透明的纳米乳制剂,超声处理15_30min后,用Imol/LNaOH调 节系统pH至6. 0-7. 0,再按比例加入防腐剂和附着剂。乳化剂使用前需在35-40°C加热融 化,磁力搅拌速度200-300rpm。所得纳米乳制剂分装时直接用0. 22 μ m孔径的水系微孔滤 膜过滤至已灭菌的棕色塑料容器中。
[0008] 本发明的纳米乳剂粒径介于20-100nm,ξ电位介于-20~-50mV,黏度介于 8-12cP,pH 介于 6. 0-7. 0。
[0009] 本发明的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具有防治植物红蜘蛛病的用途,且效果优良。
[001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1] 其一是本发明产品所用原料药为中药材大黄游离蒽醌提取物,使用剂量范围内无 毒无耐药性、安全性高、经济成本较低;
[0012] 其二是本发明产品能够以任意比例的水混合而呈现为透明稳定的均一体系,制备 工艺简单,易于大批量生产,乳滴粒径小,粘度小,田间喷洒不堵塞喷雾器,使用方便;
[0013] 其三是本发明产品对黄瓜、茄子、玉米等农作物及花卉的红蜘蛛病有显著的防治 效果,其效果等同或优于花卉花虫净。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透射电镜照片(X 15000)
[0015] 图2是实施例4的防治植物红蜘蛛病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其中乳化剂聚氧乙 烯-40-氢化蓖麻油在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有售;丙二醇单辛酸酯、二乙二醇单乙基醚、月 桂酸聚乙二醇甘油酯、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在法国Gattefosse公司有售;泊洛沙姆 188在瑞士 Adamas公司有售。其他各原料组分均可市场购得。
[0017] 实施例1 :大黄游离蒽醌的提取
[0018] 实验条件
[0019] 大黄购自礼县鑫晟源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取粉碎过筛的大黄粉末,加入20% 硫酸加热酸解,药渣水洗至中性后烘干。大黄水解干粉按原料药:90%乙醇=I :30(w/v)混 合,超声提取,趁热抽滤,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用氯仿萃取,氯仿萃取液再用5% NaOH萃 取至上层液无色,合并碱提液,调pH约至2,离心取沉淀,并水洗至中性,即得大黄游离蒽醌 粗品。粗品干燥后,按原料药:甲醇=1 :1〇加入甲醇超声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减压旋干,得 大黄游离蒽醌(其中五种游离蒽醌占总质量的98%以上)。
[0020] 实施例2 :大黄游离蒽醌纳米乳的处方及制备
[0021] 处方一:
[0022] 大黄游离蒽醌0. 130g,油相19. 5g,乳化剂16. 5g,助乳化剂4. 5g,稳定剂I. 0g,防 腐剂〇. lg,附着剂〇. lg,纯化水58. 4g,总重量约100.0 g.
[0023] 处方二:
[0024] 大黄游离蒽醌0· 098g,油相18. 4g,乳化剂16. 0g,助乳化剂4. 0g,稳定剂I. 0g,防 腐剂〇. lg,附着剂〇. lg,纯化水60. 5g,总重量约100.0 g.
[0025] 处方中:大黄游离蒽醌为主药,油相为丙二醇单辛酸酯(处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