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树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

文档序号:945834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松树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树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松树实生苗造林技术已有初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认为实生苗最佳造林季节为立春后2-3月;幼树最佳初植密度为2mX2m或2mX3m ;立地条件对松树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立地条件好的地类,松树生长较快,沙壤土最适合松树的生长。底肥处理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有关松树扦插苗造林技术的研究未见报道。
[0003]松树实生苗繁殖困难一直是制约该优良用材资源规模化培育的瓶颈问题。随着松树扦插育苗技术的突破,使松树扦插苗规模化培育商品用材林成为可能。我国有大量次生林地、荒草坡地和矿山采后迹地,因土层较薄,石砾含量高,立地条件恶劣而处于撂荒状态。采用本方法进行荒山造林后,不仅使这些撂荒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扦插苗根系发达,具有水土保持、土壤改良、净化环境等较好的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主要解决撂荒荒山坡地松树扦插苗规模化造林利用的技术问题。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松树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整地方法:在8?9月,将造林荒山坡地除尽杂草后深翻50cm以上,整平成宽1.5m?2.0m的台地;按照行距1.5mX株距1.0m挖种植穴;穴大小为:长50cm、宽50cm和深40cm ;
(2)底肥施用方法:苗木移栽前先施底肥,每穴施Ikg配方腐殖土+0.25kg复合肥,覆土 5_7cm ;
(3)扦插苗移栽方法:在10月?11月,将刚落叶的二年生扦插苗从苗床取出,将大部分枝梢剪掉后仅留高20cm的I枝主干,用20mg.L 1的GGR生根剂水溶液浸泡5小时,上山定植,主干露出地面5cm,烧透定根水。
[0006]配方腐殖土是由体积比为1:1:1的腐殖土、珍珠岩和药渣组成。
[0007]所述的复合肥为N:P:K质量含量为15%: 15%: 15%的复合肥。
[0008]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
I)采用该方法整地后,能满足榉木根系生长需要疏松透气、透水的需求,使根系分布的面积扩大,有利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对幼树采用高密度种植后,每株只萌发1-2枝一级分枝,次生枝分枝较多,可避免实生苗I级分枝较多,不利于直干形用材培育的弊端。
[0009]2)采用该底肥施用方法后,不仅能使幼树根系迅速恢复生长活力,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能提供生长必须的营养成分,避免肥害,提高上山定植成活率。
[0010]3)苗木移栽方法的关键是扦插苗出圃修剪方法、生根剂水溶液浸泡方法和移栽季节。苗木出圃后修剪,不仅方便运输,而且可降低上山定植后地上部分的蒸发量,避免因根系未恢复水、肥吸收能力而造成的生理干旱死亡,提高移栽成活率;只留5cm的主干出露地面,可减少来年初春I级主枝的萌发,有利于直干形树形培养。用20mg.L 1的GGR生根粉水溶液浸泡处理,不仅能提高须根的萌发,而且使根系吸足水分,提高移栽成活率。松树落叶后仅是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根系生长要11月底才停止。选择该季节移栽,因地上部分生长势较弱,可减缓根系吸收水肥的需求压力,使水肥的供应仅达到满足地下部分根系的恢复生长即可。到翌年初春气温回升后,根系已完全恢复生长活力,能满足地上部分的水肥需求,从而提闻移栽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1]1.实施地概况
试验地地理坐标为E106° 5(V 14.73",N26° 42; 11.45",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培鹅村猫冲组山场,距贵阳市区19公里。试验场地为一独立坡头地,平均海拔1080m,坡度在35°。
[0012]2.整地
将坡头划分为3个立地类型:坡顶(坡度5°左右,面积1.5亩,土层厚度< 10cm,石砾含量70%以上,深翻50cm垦地;坡地(坡度35°左右,面积1.5亩,土层厚度15?25cm,石砾含量20%左右,未开垦);台地(坡度2°以下,面积1.5亩,土层厚度10?15cm,石砾含量40%左右,深翻50cm垦地)。按照50cm (长)X 50cm (宽)X 40cm (深)规格挖种植穴,穴距为1.5m(行距)X 1.0m (株距),品字排列。每种立地类型挖穴600个。
[0013]3.施底肥
苗木移栽前I周,先施底肥。每种立地类型分别按照以下3种方式施底肥。处理1:每穴施Ikg配方腐殖土 (体积比为1:1:1的腐殖土 +珍珠岩+药渣);处理2:配方腐殖土 Ikg+尿素0.25kg ;处理3:配方腐殖土 Ikg+西洋复合肥(N:P:K质量含量为15%: 15%: 15%)0.25kg。覆土 5cm,每种底肥处理200株。
[0014]4.苗木移栽
2011年10月底,将已扦插培育成活的近2年生扦插苗从苗床取出,剪掉大部分枝梢,仅留20cm高的1-2枝主干,扎把;用20mg.L 1的GGR生根剂水溶液浸泡12小时,上山定植。定植方法按照常规苗木种植方法,定植后主干出露地面5cm,浇透定根水。
[0015]5.观察方法及数据处理
定植后I个月,每月定期观察株高、地径、萌枝数、枝长等生长量,统计不同处理移栽成活率,连续观察12个月。生长量观察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每种立地条件的不同底肥处理随机调查20株,3次重复。采用SA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DUNCAN法)。
【主权项】
1.一种松树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I)整地方法:在8?9月,将造林荒山坡地除尽杂草后深翻50cm以上,整平成宽1.5m?2.0m的台地;按照行距1.5mX株距1.0m挖种植穴;穴大小为:长50cm、宽50cm和深40cm ; (2)底肥施用方法:苗木移栽前先施底肥,每穴施Ikg配方腐殖土+0.25kg复合肥,覆土 5_7cm ; (3)扦插苗移栽方法:在10月?11月,将刚落叶的二年生扦插苗从苗床取出,将大部分枝梢剪掉后仅留高20cm的I枝主干,用20mg.L 1的GGR生根剂水溶液浸泡5小时,上山定植,主干露出地面5cm,烧透定根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树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配方腐殖土是由体积比为1:1:1的腐殖土、珍珠岩和药渣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树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肥为N:P:K质量含量为15%: 15%: 15%的复合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松树扦插苗的荒山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整地方法:在8~9月,将造林荒山坡地除尽杂草后深翻50cm以上,整平成宽1.5m~2.0m的台地;按照行距1.5m×株距1.0m挖种植穴;穴大小为:长50cm、宽50cm和深40cm;底肥施用方法:苗木移栽前先施底肥,每穴施1kg配方腐殖土+0.25kg复合肥,覆土5-7cm;扦插苗移栽方法:在10月~11月,将刚落叶的二年生扦插苗从苗床取出,将大部分枝梢剪掉后仅留高20cm的1枝主干,用20mg.L-1的GGR生根剂水溶液浸泡5小时,上山定植,主干露出地面5cm,浇透定根水。
【IPC分类】A01G23/04, A01G23/00
【公开号】CN105210795
【申请号】CN201410250409
【发明人】胡伯凯
【申请人】胡伯凯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4年6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