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旱式稻田仿野生黄鳝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_2

文档序号:9458519阅读:来源:国知局
20-45克/尾,按规格大小一致放养同一个田块的原则投放黄鳝苗,投放量为0.2千克/平方米,雌雄比例为1:1,避免投放的黄鳝规格差异过大相互争食、残杀,影响生长和存活率;
[0021]⑤养殖水生植物:在所述环田鱼沟、鱼凼、分割鱼沟和垄沟内投放经消毒处理过的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其中水生植物覆盖水体总面积60-65%,投放的水生植物既能起到遮阴的作用又能净化水体;
[0022]⑥栽种中草药:按3平方米/亩的规格在所述内圈围栏内的稻田本体中栽种石菖蒲、水慈姑或鱼腥草的任一种或几种,每种至少栽种I平方米,中草药可为黄鳝提供药浴,协助治疗多种黄鳝疾病;
[0023]⑦蝇蛆养殖:蝇蛆自动化生产集成器按I个/亩设置,在所述蝇蛆自动化生产集成器中分别加入200千克基料养殖蝇蛆,每10天补充基料一次,每次分别补充100千克,其中所述基料为鸡粪、猪粪、鱼下脚料或大豆制品下脚料;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废弃料养殖蝇蛆降低了养殖投入,同时产出的蝇蛆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黄鳝食用后有利于提高其品质;
[0024]⑧水蚯蚓养殖:将养殖蝇蛆后的废料排入水蚯蚓养殖区养殖水蚯蚓用以补充黄鳝活饵饲料,养殖蝇蛆产生的废料二次利用来养殖水蚯蚓,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
[0025]⑨栽种藤蔓植物:在所述旱包上栽种藤蔓植物,并搭架供藤蔓植物攀爬,藤蔓植物形成的遮阴棚能给黄鳝遮阴降温,避免黄鳝因水体温度过高而死亡;
[0026]⑩养殖活饵:每隔15天,向每个所述旱包投加养殖水蚯蚓产生的废料15-20千克,引种蚯蚓处理废料,处理后的废料散开作肥,旱包中的蚯蚓则自动爬出供黄鳝食用;艇蚓能将废料进行二次分解,经二次分解后的废料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既能给水稻补充养分同时又不会污染环境;
[0027]作为优选:上述连续晴天为投放前至少连晴两天,投放后至少连晴三天;水生植物为水花生、水葫芦、石昌蒲、水媳菇、鱼腥草中的一种或多种,消毒方式为3-5%的食盐溶液处理或10mg/L的漂白粉处理;所述水生动物为蟾蜍,投放量为每亩2-5对。消毒处理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能避免带入病害危害黄鳝的生存,蟾蜍能分泌蟾蜍素可预防黄鳝病害的发生。
[0028]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养殖黄鳝的同时套养鱼类、泥鳅、田螺,给黄鳝提供了丰富的活饵饲料,同时用废弃物料养殖蝇蛆、活饵供黄鳝食用,既有利提高黄鳝的品质又能降低养殖投入,同时充分利用了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互生互利关系能有效降低黄鳝病害的发生率。
[0029]—种半旱式稻田仿野生黄鳝养殖方法,其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0030]步骤一、水稻播种:
[0031]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间,选择连续晴天,直接播种在所述垄脊上,每窝播种3粒,窝距10-15cm,窄行20-25cm,宽行55cm,每垄双行,亩播1.2-1.5万窝,播后喷水,并盖40-60cm宽的微薄膜;
[0032]步骤二、饲养:
[0033]用尼龙网片制作投饵台,黄鳝苗投放三天后开始投喂蝇蛆,刚开始投喂量为黄鳝体重的1-2%,15天后改为投喂黄鳝体重的3-6%,每日下午5-6时投喂,每日一次,投饵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雨天不投馆;
[0034]步骤三、驱虫:
[0035]黄鳝苗投放十天后驱虫一次,间隔四天后再次驱虫,以后每月驱虫一次;
[0036]步骤四、日常管理:
[0037]①清洗消毒:每半个月清洗尼龙网一次,清洗后用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及中草药轮换泼洒消毒水体,同时给水体补磷、补钙、补钾;
[0038]②水质管理:6-9月每周加注新水更换旧水一次,更换量为旧水的1/4-1/5,干旱期间水深保持在45-50厘米,平时水深保持在40-45厘米,每15天泼洒EM菌一次,及时捞出水中杂物和残饵,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
[0039]③病虫害防治:按5盏/亩的数量安装诱虫灯,并加装黄板;
[0040]步骤五、起捕和销售:
[0041]中秋节前后分批起捕上市销售,或放网箱暂养,起捕方法为竹笼放蚯蚓引鳝法、茶枯粉药法或加深水逼鳝法,对于捕获的黄鳝未达到上市规格的放回田中继续饲养。
[0042]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的半旱式稻田仿野生黄鳝养殖系统能有效防止黄鳝逃逸,阻隔黄鳝天敌的捕食,布局紧凑合理,生态环保,在此基础上养殖黄鳝,充分利用了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互生互利关系,黄鳝的养殖密度控制合理,有效降低了黄鳝病害发生率,同时引入机械化模式循环利用各类废弃物料养殖蝇蛆和活饵供黄鳝使用,降低了生产投入和劳动强度,有利于提高黄鳝的品质,整个养殖过程中稻田无需额外喷洒农药和人工化肥,产出的稻谷绿色无污染品质高,出产的黄鳝、鱼类与野生黄鳝、鱼类品质无异,整个养殖系统和养殖方式生态、环保,经济效益高。
【附图说明】
[0043]图1为半旱式稻田仿野生黄鳝养殖系统的俯视图;
[0044]图2为实施例1半旱式稻田仿野生黄鳝养殖系统的剖视图;
[0045]图3为实施例2半旱式稻田仿野生黄鳝养殖系统的剖视图;
[0046]图4为蝇蛆自动化生成集成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7]图5为蝇蛆自动化生成集成器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9]实施例1,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一种半旱式稻田仿野生黄鳝养殖系统,包括稻田本体,所述稻田本体内土壤pH值为6.2-7.6,面积2-5亩,所述稻田本体外圈设有被加高加固的封闭田埂1,紧靠所述田埂I内侧设有外圈围栏2,距所述田埂I内侧2米处设有内圈围栏3,在距所述田埂I内侧2.5米处设有宽I米、深0.4米或0.5米的环田鱼沟4,在所述环田鱼沟4内设有与之连接的宽I米、深0.4米或0.5米的十字形或井字形分割鱼沟8,该分割鱼沟8将环田鱼沟4内侧的稻田本体分割成四个面积分别为200平方米的栽种单元a,在每个所述栽种单元a内沿东西方向按半旱式栽培技术起垄挖沟形成垄脊5和垄沟6,所述垄沟6宽50或55厘米,深30或40厘米,所述垄脊5宽25或30厘米,另外在所述稻田本体外侧设有蝇蛆自动化生产集成器b,该蝇蛆自动化生产集成器b为稻田本体内部提供蝇蛆,在所述外圈围栏2和内圈围栏3之间设有面积为50平方米或70平方米的水蚯蚓养殖区C,所述水蚯蚓养殖区c边缘设有30厘米高的防逃逸埂。
[0050]在靠近所述内圈围栏3的所述栽种单元a上均设有2米X 2米的旱包7,相邻所述旱包7之间间隔10米,所述内圈围栏3上方覆盖有防鸟网9,所述防鸟网9中部距所述稻田本体3米,边缘距所述稻田本体2米。
[0051]上述环田鱼沟4分别连接有与之相连通宽2米的进水沟13和排水沟14,所述进水沟13与外部水源相连通,所述排水沟14深0.8米,在所述进水沟13和所述排水沟14内均设有防逃逸装置,在靠近所述进水沟13和排水沟14的所述环田鱼沟4内分别设有长5米、宽3米、深0.8米的鱼凼12,所述鱼凼12内分别设有功率为0.5千瓦的增氧机11 一台。
[0052]上述外圈围栏2包括绕所述田埂I内壁插装一圈的第一支撑竹棍21,相邻所述第一支撑竹棍21之间经铁丝连接并固定有塑料薄膜,所述第一支撑竹棍21高I米,直径为3厘米,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竹棍21之间间隔2米,所述塑料薄膜厚度为0.1-0.2毫米,所述塑料薄膜下端深入泥底硬层,上端高出稻田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