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沙地乔木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9476933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滨海沙地乔木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园林景观树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滨海沙地乔木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土壤、水份、养分和气候等是影响苗木种植一系列条件。普通的苗木种植在盐碱度相对较高的土壤的时候,其难以生存。哪怕是比较耐盐碱的植物在盐碱度相对较高的土壤中,其存活率也相对较低。有些沙地土壤,其盐碱度实验测算出来的值并没有超标,但是苗木种植上去的时候,却会出现由于盐碱度过高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沙土的保水率低,导致沙地土壤中的水含量较低,而导致沙地土壤中的溶液盐碱度过高,不利于植被的种植。特别是滨海沿岸的沙地,基本上是无法进行苗木种植的,普通乔木在滨海沿岸的沙地上种植,基本不存在存活率。我们在漳州古雷港的滨海沿岸沙地进行乔木种植,通过一系列的物理退盐方式对种植区的沙地进行退盐处理,然后进行种植,苗木的存活率达不到10%,后来在种植过程中加强了对沙地的水份补充,提高沙地的水份保持,降低沙地中的溶液盐碱度,这样一来,面木种植后存活率就得到了提升,基本达到了 70%以上,但是,首先是种植养护成本的大幅提高,其次是在苗木存活后,停止对沙地的水份补充,苗木的生长态势马上急转直下,开始出现批量的死亡。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加强对沙地的水份补充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乔木在滨海沙地种植的存活率问题。因此,研发一款能够有效大幅提高乔木在滨海沙地种植中的存活率的乔木种植方法本发明的研究目的。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滨海沙地乔木种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滨海沙地乔木种植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挖种植穴:种植穴直径至少为苗木胸径的8倍以上,种植穴深度与其宽度一致;
(2)底部土工布铺设:在种植底部铺上一层300g/m2的底层土工布,底层土工布铺满种植穴底,并铺设至种植穴底部往上至少30cm处;
(3)垫土上苗:往底层土工布上加入20-25cm黄土垫底,垫土厚度不超过土工布铺设的高度,然后将苗木吊入种植穴中,苗木土球最高部分超过地面至少20cm ;
(4)填土:在苗木土球周围加入黄土,填到土球表面高度;
(5)浇定根水:浇灌定根水,回填黄土,再浇灌,直到土球表面平;
(6)顶部土工布覆盖:在土球表面盖上一层300g/m2的顶层土工布,顶层层土工布的周围超过种植穴穴口,并在顶部土工布上盖上至少20cm厚的沙子;
(7)—次驯化环沟挖取:在苗木种植30-40天后,沿种植穴外围挖出一道宽度至少20cm的一次驯化环沟,一次驯化环沟的深度至底层土工布所在的位置即可;
(8)一次驯化土壤配置:挖出的砂保留50%并加入5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一次驯化土壤,然后回填入一次驯化环沟内;
(9)二次驯化环沟挖取:在苗木种植50-60天后,沿一次驯化环沟外围挖出一道宽度至少20cm的二次驯化环沟,二次驯化环沟的深度与一次驯化环沟的高度一致;
(10)二次驯化土壤配置:挖出的砂保留70%并加入3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二次驯化土壤,然后回填入二次驯化环沟内。
[0005]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乔木在滨海沙地种植中的存活率,且能够确保乔木在存活后能够逐步适应在滨海沙地上生存。
[0006]本发明根据滨海沙地沙土壤保水率极低、导致沙地中的溶液盐碱度过高的特点,
(1)将种植穴直径设置到至少为苗木胸径的8倍以上,种植穴深度与其宽度一致,提高种植穴与苗木的比例,扩大种植穴的容积,通过底层土工布将种植穴的底部与沙地隔开,降低种植穴内的黄土的水份流失量,通过顶部土工布的覆盖降低种植穴内的黄土水份的蒸发量,并在顶部土工布上盖上至少20cm厚的沙子,进一步降低水份的蒸发量,使苗木种植穴内的种植土 (黄土),始终能够保持所需水份,有效解决由于溶液盐碱度过高,而导致出现苗木死亡的现象;
(2)苗木存活后,开始触发其细根,根系沿这样种植穴未覆盖有土工布的位置向外生长,本发明通过一次驯化环沟挖取、配置一次驯化土壤:“挖出的砂保留50%并加入5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一次驯化土壤”,进行回填,根系伸入一次驯化土壤进行驯化,逐步适应含沙量高的种植环境;然后提高驯化强度,通过二次驯化环沟挖取、配置二次驯化土壤:“挖出的砂保留70%并加入3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二次驯化土壤”,进行回填,进一步驯化使苗木最终能适应在滨海沙地上生存。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0008]实施例一:
苗木种植地:漳州古雷港的滨海沿岸沙地,种植树种:胸径15-20cm的香樟,种植棵数:102 棵。
[0009]具体种植步骤如下:
(1)挖种植穴:种植穴直径为苗木胸径的8倍,种植穴深度与其宽度一致;
(2)底部土工布铺设:在种植底部铺上一层300g/m2的底层土工布,底层土工布铺满种植穴底,并铺设至种植穴底部往上30cm处;
(3)垫土上苗:往底层土工布上加入20-25cm黄土垫底,垫土厚度不超过土工布铺设的高度,然后将苗木吊入种植穴中,苗木土球最高部分超过地面20cm ;
(4)填土:在苗木土球周围加入黄土,填到土球表面高度;
(5)浇定根水:浇灌定根水,回填黄土,再浇灌,直到土球表面平;
(6)顶部土工布覆盖:在土球表面盖上一层300g/m2的顶层土工布,顶层层土工布的周围超过种植穴穴口,并在顶部土工布上盖上至少20cm厚的沙子;
(7)—次驯化环沟挖取:在苗木种植33天后,沿种植穴外围挖出一道宽度至少20cm的一次驯化环沟,一次驯化环沟的深度至底层土工布所在的位置即可;
(8)一次驯化土壤配置:挖出的砂保留50%并加入5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一次驯化土壤,然后回填入一次驯化环沟内;
(9)二次驯化环沟挖取:在苗木种植54天后,沿一次驯化环沟外围挖出一道宽度至少20cm的二次驯化环沟,二次驯化环沟的深度与一次驯化环沟的高度一致;
(10)二次驯化土壤配置:挖出的砂保留70%并加入3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二次驯化土壤,然后回填入二次驯化环沟内。
[0010]按上述移植方法进行种植的102棵香樟均没有出现树干脱皮的问题;94棵苗木在种植33天后陆续发现新根新叶,至种植54天后,确定干枯死亡8棵,苗木种植在经过两个生长季后,再次出现3棵苗木死亡,剩余91棵苗木基本适应沙地适应在滨海沙地上生存。
[0011]实施例二:
苗木种植地:漳州古雷港的滨海沿岸沙地,种植树种:胸径18-23cm的朴树,种植棵数:32棵。
[0012]具体种植步骤如下:
(1)挖种植穴:种植穴直径为苗木胸径的8倍,种植穴深度与其宽度一致;
(2)底部土工布铺设:在种植底部铺上一层300g/m2的底层土工布,底层土工布铺满种植穴底,并铺设至种植穴底部往上30cm处;
(3)垫土上苗:往底层土工布上加入20-25cm黄土垫底,垫土厚度不超过土工布铺设的高度,然后将苗木吊入种植穴中,苗木土球最高部分超过地面20cm ;
(4)填土:在苗木土球周围加入黄土,填到土球表面高度;
(5)浇定根水:浇灌定根水,回填黄土,再浇灌,直到土球表面平;
(6)顶部土工布覆盖:在土球表面盖上一层300g/m2的顶层土工布,顶层层土工布的周围超过种植穴穴口,并在顶部土工布上盖上至少20cm厚的沙子;
(7)—次驯化环沟挖取:在苗木种植35天后,沿种植穴外围挖出一道宽度至少25cm的一次驯化环沟,一次驯化环沟的深度至底层土工布所在的位置即可;
(8)一次驯化土壤配置:挖出的砂保留50%并加入5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一次驯化土壤,然后回填入一次驯化环沟内;
(9)二次驯化环沟挖取:在苗木种植55天后,沿一次驯化环沟外围挖出一道宽度至少25cm的二次驯化环沟,二次驯化环沟的深度与一次驯化环沟的高度一致;
(10)二次驯化土壤配置:挖出的砂保留70%并加入3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二次驯化土壤,然后回填入二次驯化环沟内。
[0013]按上述移植方法进行种植的32棵香樟均没有出现树干脱皮的问题;28棵苗木在种植35天后陆续发现新根新叶,至种植55天后,确定干枯死亡4棵,苗木种植在经过两个生长季后,未再次出现棵苗木死亡,28棵苗木基本适应沙地适应在滨海沙地上生存。
[001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滨海沙地乔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1)挖种植穴:种植穴直径至少为苗木胸径的8倍以上,种植穴深度与其宽度一致; (2)底部土工布铺设:在种植底部铺上一层300g/m2的底层土工布,底层土工布铺满种植穴底,并铺设至种植穴底部往上至少30cm处; (3)垫土上苗:往底层土工布上加入20-25cm黄土垫底,垫土厚度不超过土工布铺设的高度,然后将苗木吊入种植穴中,苗木土球最高部分超过地面至少20cm ; (4)填土:在苗木土球周围加入黄土,填到土球表面高度; (5)浇定根水:浇灌定根水,回填黄土,再浇灌,直到土球表面平; (6)顶部土工布覆盖:在土球表面盖上一层300g/m2的顶层土工布,顶层层土工布的周围超过种植穴穴口,并在顶部土工布上盖上至少20cm厚的沙子; (7)—次驯化环沟挖取:在苗木种植30-40天后,沿种植穴外围挖出一道宽度至少20cm的一次驯化环沟,一次驯化环沟的深度至底层土工布所在的位置即可; (8)一次驯化土壤配置:挖出的砂保留50%并加入5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一次驯化土壤,然后回填入一次驯化环沟内; (9)二次驯化环沟挖取:在苗木种植50-60天后,沿一次驯化环沟外围挖出一道宽度至少20cm的二次驯化环沟,二次驯化环沟的深度与一次驯化环沟的高度一致; (10)二次驯化土壤配置:挖出的砂保留70%并加入30%黄土进行均匀混合形成二次驯化土壤,然后回填入二次驯化环沟内。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滨海沙地乔木种植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挖种植穴、底部土工布铺设、垫土上苗、填土、浇定根水、顶部土工布覆盖、一次驯化环沟挖取、一次驯化土壤配置、二次驯化环沟挖取、二次驯化土壤配置。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乔木在滨海沙地种植中的存活率,且能够确保乔木在存活后能够逐步适应在滨海沙地上生存。根据滨海沙地沙土壤保水率极低、导致沙地中的溶液盐碱度过高的特点,通过降低种植穴内的黄土的水份流失量和水份的蒸发量,使苗木种植穴内的种植土(黄土),始终能够保持所需水份,有效解决由于溶液盐碱度过高,而导致出现苗木死亡的想象;并通过驯化使苗木最终能适应在滨海沙地上生存。
【IPC分类】A01G17/00
【公开号】CN105230416
【申请号】CN201510550466
【发明人】陈秀兰, 黄燕秋, 赖建平, 苏丽娟, 林万欣, 范志阳, 陈清德, 汪家秀, 游艳姗, 黄杰生, 陈湉静, 蔡洪坚, 李奕河, 黄杰, 谢玉霜
【申请人】福建省春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