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秋延后辣椒的种植方法_3

文档序号:9621605阅读:来源:国知局
用土壤调理剂、土壤杀虫剂对农田进行处理,每667m2栽培田施用土壤调理剂100-120kg、土壤杀虫剂3kg,农业企业、农业合作化组织还应及时完成和完善全程无公害生产记录及统计备案工作,并及时录入质量追溯系统。
[0046]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秋延后辣椒的种植方法,解决辣椒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辣椒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主权项】
1.一种秋延后辣椒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备土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小麦秸杆35-45、稻草25-36、棉籽饼8_12、菇渣6_8、风化煤10_12、苦参碱0.5-0.8、白花除虫菊11-12、硫酸锌0.2-0.3、蛇床子素1-2、硫酸锰0.02-0.03、硫酸亚铁1-1.5、钼酸铵0.2-0.3、苦参碱0.2-0.6、薄荷油2-3、尿素5-7、羧甲基纤维素钠2_3、水100 ; 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专用杀虫剂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原料制备而得:洋金花2、草乌头3、龙胆草3、黄连1、紫苏1、雷公藤3、白花除虫菊5、水16,其制备步骤为:1、将上述原料煮沸,并维持煮沸时间3-6h直至重量百分比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水为2:3:3:1:1:3:5: 8,此时滤出溶液得第一杀虫剂;2、将上一步制得的洋金花、草乌头、龙胆草、黄连、紫苏、雷公藤、白花除虫菊通过离心粉碎机粉碎,再往该粉碎物中注入含2%抑太保乳油的水溶液,粉碎物与水溶液的重量比为2:7,存放48小时后,滤出溶液得第二杀虫剂;3、收集第二步产生的废渣作土壤杀虫剂; 三、设施条件:以跨度4.5m、长50m?80m、顶高1.9m的双畦或跨度6.3m、长50m?60m、顶高2.6m的三畦南北向拱形钢管塑料大棚为宜,畦面行间铺设两条微(滴)灌软管后覆盖地膜,冬前在棚两侧设立高60 cm?80 cm的围裙膜,棚内畦上按间距60 cm插拱杆建小拱棚,覆盖小拱棚膜,寒冷时再在小拱棚膜上加盖草帘或无纺布,地膜选用黑色抑草地膜,棚膜为白色长效高透光高保温流滴消雾多功能膜; 四、选种及种子处理:选择抗病、抗逆性好的品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l_2h,然后将种子至于第一杀虫剂中浸种0.5-1 h,再用约55°C的热水烫种并不停地搅拌15min,再用清水浸种I?3h,捞出以干毛巾揉干种子表面的水份; 五、培育壮苗: 1、选建苗棚 按大田用苗(含备用苗数)与苗床面积10: I的比例参数设定苗棚大小,选择无重茬、地势高燥、排灌便利,一个月前实施过高温煮田和闷棚处理的田块,于播前5天?7天搭建育苗大棚,并随即在覆膜后加盖65%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遮荫,大棚两侧敞开; 2、作床注水 用98%磷酸二氢钾,按每万钵一千克的量均匀撒入苗棚畦面后实施旋耕,随后作畦宽1.4m,理沟围边筑槽,使畦面形成约6cm深的平底浅槽,制钵前半天向槽内注水平畦,过干的畦在吃净水后再灌一次,可用50%土壤杀虫剂200ml/万钵的药量随水灌入畦中以防除地下害虫; 3、灌鉢 灌水半日后,于畦面撒一层草木灰(防土沾钵),以直径6cm、高8cm的制钵器在畦面逐次取泥制钵(泥猴),并依次将土钵往后排好挤紧,一排约20钵?22钵,再向钵面喷水,以去除钵顶草木灰; 4、播种 亩用种60g?80g,7月中下旬播种; 播前于畦面担上硬木板,人立其上逐次将种子播入钵穴中央,每钵播一粒,可选两条边行每钵播两粒,以备日后补苗用,随后用事先备好的细土盖穴,使土钵顶呈小尖堆状,播后于床面盖上地膜,再于地膜上加盖草帘并用水打透,盖严大棚上的遮阳网,若此前未作防地下害虫处理的,此时用35g土壤调理剂和3g土壤杀虫剂拌入热炒过的菜籽饼撒于苗床边以预防地下害虫,最后用网具将苗棚四周围起,以防狗防鸡防兔; 7、苗期管理 一般5天左右有50%出苗时,选傍晚揭去床面覆盖物; 到子叶平展时,用竹签挖取备苗对空钵实施补苗,并于两天后定苗,定苗后可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15%苗菌敌1000倍液喷于床面实施防病一次,苗期一般不再补水,特别干时可见干见湿喷小水,苗期应密切注意突发暴雨暴风的危害,在无风夜间应将大棚膜及遮阳网推至棚顶,敞开大棚让秧苗尽多感受夜凉,阴雨天也应将遮阳网推至棚顶; 定植前5天开始逐渐增大揭棚揭网时间以逐步适应棚外强光,达到逐步炼苗的目的; 苗龄25天?28天,苗量达6片?8片真叶时,即可择天定植; 六、定植 1、定植准备 栽培田应尽早腾茬,清洁田园再晒5天?7天后即可深耕,随后注水1cm深,利用夏季高温强光实施7天?10天的高温煮田处理; 定植前十天左右即扣棚盖网,每亩施用经无害化处理过的有机肥2000-3000kg、三元复合肥50kg、土壤调理剂35 kg,撒匀后实施旋耕,再耙碎整平,开沟作畦,做成宽1.8m,高15cm?20cm的栽培畦,并留出宽30cm?50cm的畦间操作沟和大棚边空; 2、定植操作 8月中下旬,选择具品种特征,有6片?8片真叶,叶色浓绿,茎杆粗壮,节间较短的无病虫壮苗,选阴天或在晴天午后近晚时分,按33cmX 45cm株行距开穴定植,并及时浇足定根水,3天?5天活棵后,再培土壅根平穴,于畦面行间铺设微(滴)灌软管,覆地膜并及时放苗; 七、栽培管理: 1、光照调节 定植初期应盖网遮荫,但阴雨天应推网至棚顶,定植10天?15天后逐步撤除,9月中下旬的盛花期应尽量在无风天和阴天推膜至棚顶,以尽量感光,防徒长、促座果,越冬保鲜管理期,特别是连阴雨天,应通过草帘或无纺布揭盖时间的把握,在植株对低温可忍耐的范围内,尽量增加光照,开春回暖后则基本保持外网内帘覆盖,以保持棚内相对均衡的冷凉低湿的保鲜环境; 2、肥水运筹 根据天气状况及植株长势长相,把握植株的定植活棵、初果期、膨果中期等关键点,结合微(滴)灌实施追肥,一般定植活棵后每666.7m2用5kg?6kg的氨基酸活性液肥追一次发棵肥,初果期和膨果中期每666.7m2分别用10 kg?15kg优质水溶性复合肥实施重点追月巴,结合病虫害的防治,于花期至盛果期,叶面喷施0.2%的硼肥和0.2%的磷酸二氢钾各1-2次,灌水以透而不渍为宜,并在灌水后及时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湿度; 3、植株调整 于植株初果后,结合疏枝打杈,在每株杈间插一根40cm高小竹杆,以防倒伏,在加设小拱棚时,拔除插竿,并及时疏叶打顶、露果见光,尽早摘除门果和低位果; 4、病虫防治 采用银膜驱避,防虫网阻隔,色板诱杀,灯光诱杀等常规手段进行杀虫防病; 八、米收 于12月下旬至翌年4月间下旬,根据市场需求及运输路途远近,在果实成熟不同阶段选择适宜采收期,采收及转运过程中应避免二次污染; 采收完毕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地膜,并使用土壤调理剂、土壤杀虫剂对农田进行处理,每667m2栽培田施用土壤调理剂100-120kg、土壤杀虫剂3kg,农业企业、农业合作化组织还应及时完成和完善全程无公害生产记录及统计备案工作,并及时录入质量追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秋延后辣椒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管理还包括温湿调节,定植初期实施敞棚管理,并盖网降温,无风雨的夜间还应推膜网至棚顶,让植株尽量多地感受夜凉,将白天温度尽量调节在30°C以下,夜晚温度尽量调节在20°C以下,9月下旬后逐步闭棚,进入适温管理,并适时通风降湿,10月中下旬后,当夜温低于13°C时,于大棚两侧加设围裙,11月中旬后,当夜温低于8°C时,于大棚内加设小拱棚,进入12月后,随气温下降,逐步在小拱棚膜上加盖草帘或无纺布等保温材料并昼揭夜盖,12月下旬后进入在田保鲜管理,草帘适当加密,寒流期间要盖严盖实,并尽量在白天多见光,密切注意防冻,开春后随着温度逐步回升,适当通风,保持5°C?13°C偏低温度的保鲜管理,2月下旬、3月上旬后应在大棚外加盖遮阳网,阻隔强光,以保持棚内相对均衡的冷凉的保鲜环境,此期间如遇连阴雨,可于在夜晚在大棚内对小拱棚的内侧实施小量通风,以防病害流行、烂果增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秋延后辣椒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病虫防治还包括第二杀虫剂的科学化使用,定植后至第一穗花含苞期间,使用15-25%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主干进行喷洒,每7-12天喷洒一次;第一穗花开放至结果期间,使用22-35%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叶片及花瓣进行喷洒,每2-3天喷洒一次;结果至采收期间,使用12-18%的第二杀虫剂对植株主干及花果进行喷洒,每2天喷洒一次。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秋延后辣椒的种植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制备土壤调理剂;二、制备专用杀虫剂;三、设施条件;四、选种及种子处理;五、培育壮苗;六、定植;七、栽培管理;八、采收。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秋延后辣椒的种植方法,解决辣椒种植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土壤和病虫防治的问题,提高辣椒产出的质量和产量,适宜规模化蔬菜种植园进行推广应用。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5379524
【申请号】CN201510699542
【发明人】张玉柱, 颜云
【申请人】和县德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