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捕捉动物、特别是鼠科的诱捕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71825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用于捕捉动物、特别是鼠科的诱捕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捕捉动物、特别是诸如小鼠和大鼠之类的鼠科的诱捕器。
【背景技术】
[0002]从意大利实用新型T02011U000044已知一种设置有容置液体的储箱、诱饵和水平平台的诱捕器,该水平平台设置在储箱上方并且由两个活板门形成。所述活板门可以在小鼠搜寻诱饵的同时爬到平台上时由于小鼠的重量而绕相应的水平轴线倾斜。以这种方式,小鼠在倾斜的活板门上滑动并且掉落到下面的储箱中,从而小鼠淹溺于储箱中。
[0003]在捕捉到小鼠之后,活板门由于平衡重物和弹簧分别返回至活板门的初始水平位置。以这种方式,在不得不再次腾空并重新填满储箱之前相对较大数目的小鼠可以被捕捉。
[0004]在大鼠的情况下,上述种类的诱捕器并非总是能够捕捉动物,原因在于动物有时在第一活板门开始倾斜时可能觉察并且随后认识到危险。因此,大鼠返回至诱捕器入口而未掉落到下面的储箱中,并且大鼠可以释放指示所述危险的信息素,使得连累到了另一可能的捕捉。
[0005]此外,考虑到正常尺寸的动物能够使活板门失衡,在具有大尺寸的动物的情况下,适当的是制造相对较长的活板门,但以这种方式,诱捕器变得非常笨重。
[0006]另一方面,在小尺寸的小鼠的情况下,其重量有时例如由于可能积聚在活板门与诱捕器的固定结构之间的水分、锈和灰尘所产生的摩擦力而不足以使活板门倾斜。在这些情况下,小鼠可以吃到诱饵而不会被捕捉,使得诱捕器应该定期地检查以确认诱饵是否必须重新结合到诱捕器内,并且因此造成不必要的花费和维护时间。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捕捉动物、特别是鼠科的诱捕器,该诱捕器允许以简单且经济的方式解决以上问题,并且特别地,允许在不需要对诱捕器本身进行维护的情况下获得高的捕捉可能性。
[0008]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如通过权利要求1限定的用于捕捉动物、特别是鼠科的诱捕器。
【附图说明】
[0009]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附图示出了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
[0010]-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捕捉动物、特别是鼠科的诱捕器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为了清楚的目的,移除了一些部件;以及
[0011]-图2和图3分别根据从仰视和侧视的立体视图以放大比例示出了图1的两个细节;以及
[0012]-图4和图5是示出了图1的诱捕器的变型的不同的立体图,其中,为了清楚的目的,移除了一些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图1中,利用1示出了用于捕捉动物、特别是用于捕捉小鼠或大鼠的诱捕器。
[0014]诱捕器1包括设置在壳体4 (部分地示出)中的下储箱2和上跳板或平台3。储箱2足够大以容置可以一个接一个地被捕捉的一组鼠科。
[0015]优选地,储箱2容置具有防腐剂的液体(未示出),其中,该液体使所捕捉的鼠科淹溺,该防腐剂用以避免该鼠科腐烂。有利地,储箱2可以以未示出的方式从壳体4移除,以更换流体并移除通过淹溺而被杀死的鼠科。替代性地,诱捕器1具有“一次性”类型。
[0016]跳板3限定了通道8的地板,该通道8沿着纵向方向9延伸并且是相对较窄的,从而一旦位于通道8中,就使每次单个鼠科动物沿着方向9通过并且防止该鼠科动物转身返回。
[0017]通道8由自入口 10起始并终止于端部区域12中的盲巷限定,在端部区域12中设置有下面更加详细描述的用于诱饵的容器13。
[0018]跳板3由于鼠科动物的重量而能够从关闭构型移动至打开构型(未示出),以允许鼠科动物通过重力掉落到储箱2中。跳板3由两个活板门14、15构成,所述两个活板门14,15由设置在沿方向9大致对准的位置中的相应的板或壁限定。
[0019]活板门14在自入口 10起始时是第一活板门,活板门14能够在其通过铰链联接至壳体4时绕垂直于方向9的固定水平轴线16旋转。
[0020]优选地,活板门14由包括两个部分18、19的摇杆限定,其中,所述两个部分18、19关于轴线16在直径上对置。部分18朝向入口 10并且例如由于部分18包括平衡重物(在图4和图5的变型中可见)而是相对较重的,因此活板门14的重心相对于轴线16朝向入口10移动。由于部分18的自身重量,在静止条件下(S卩,在跳板3上不存在鼠科的情况下),部分18自动地趋于将跳板3带入关闭构型中并将跳板3保持在关闭构型中。在对应于所述关闭位置的大致水平位置中,行程肩状部(未示出)的端部设置成阻止部分18的向下旋转。
[0021]反而,当跳板3打开时,活板门14随面向下的部分19倾斜,以使鼠科动物掉落到储箱2中。可能地,部分19也可以设置有例如借助于磁体附接至下部面的额外的重物,以根据待捕捉动物的重量或尺寸更好地校正跳板3的开口。
[0022]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面,入口 10由直接穿过部分18制成的开口限定,以在等长度的跳板3下减小壳体4的纵向尺寸。
[0023]关于活板门15,活板门15以例如通过铰链23联接至部分19的部分20结束,以相对于活板门14绕平行于轴线16的轴线22旋转。
[0024]如图2中所示,在关于轴线16且与部分20相反的端部处,活板门15包括支承附接装置24的部分21,该附接装置24构造成在跳板3设置在关闭构型中时联接或接合保持装置25、相对于壳体4和/或相对于容器13固定。具体地,附接装置24由两个齿或钩状部26限定,所述两个齿或钩状部26从部分21沿平行于轴线22的相反方向突出。同时,保持装置25由两个舌状部27限定,固定所述两个舌状部27、两个舌状部27向下突出、沿平行于轴线16和22的方向彼此间隔开以留出用以在跳板3设置在关闭构型中时在具有空隙的情况下容置部分21的间隙、并且与壳体4的后竖向壁28纵向地间隔开以留出用于在跳板3关闭时插入齿26的间隙。事实上,在关闭构型中,齿26搁置到舌状部27的面向壁28的后表面上。
[0025]齿26与舌状部27的后表面之间的联接部限定了钩挂部,该钩挂部构造成在鼠科动物到达部分19上时将跳板3保持到关闭构型中。实际上,由于由铰链23限定的限制部,当鼠科动物设置在部分19上时,该鼠科动物的重量的一部分转移至活板门15,该活板门15将来自部分19的直接驱动施加至舌状部27。这种牵引力对应于齿26抵靠舌状部27的后表面的大致纵向压迫力,并且这种压迫力导致了竖向方向上的卡紧,这防止了齿26下降。
[0026]如图1中所示,在关闭构型中,活板门15例如相对于水平方向以约10°至15°的角度和/或相对于活板门14的平面以约160°至170°的角度向上略微地倾斜(从部分20行进至部分21),以更好地将活板门14本身支承在活板门14的大致水平位置中。
[0027]跳板3直到鼠科动物将其自身的重量直接搁置在活板门15上才打开。事实上,在这种条件下,减小了由活板门15施加的牵引力,并且因此,减小了齿26抵靠舌状部27的压迫力。同时,活板门15上的压力趋于使活板门15相对于部分19向下旋转。响应于作用在活板门15上的力的这种变化,齿26与舌状部17自动地断开接合。
[0028]在齿26释放之后,在鼠科动物重量下,活板门14和15绕轴线16朝向打开构型一起旋转,以在部分21与壁28之间形成使鼠科动物掉落在储箱2中的空的空间。
[0029]在掉落之后,部分18的重量足够使整个跳板3自动地返回到关闭构型中。活板门
14、15的长度和角度在本项目中进行了陈述,以使齿26在跳板3上升结束时在舌状部27的后面自动重新接合。
[0030]如图3中所示,优选地,跳板3包括弹性返回元件29,该弹性返回元件29具有一位置和预负载,以在重量不再作用在活板门15上时使关于活板门14、15之间的轴线22的预设角度恢复,从而特别地有助于重新接合。例如,弹性返回元件29由设置在铰链23处的金属螺旋弹簧限定。活板门14、15之间的在静止条件下的预设角度由部分20的边缘搁置在部分19的上部面上而限定。
[0031]根据替代性的形式(未示出),弹性返回元件29由位于活板门15的臂部中的平衡重返回元件替代,该平衡重返回元件在这种情况下制成为铰接在轴线22处的摇杆。
[0032]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变型中,诱捕器1与图1的解决方案的区别在于:附接装置24由开口 31的边缘限定,该开口 31制成为位于部分21中的通孔。同时,保持装置25由固定销33限定,该固定销33是大致竖向的并且在与壁28纵向间隔开的位置中以悬臂的方式例如从容器13向下延伸,以留出用于在跳板3上升期间插入部分21的端部边缘的间隙。
[0033]如以上提到的并且如附图中所示,容器13设置在壁28的前部中的固定位置中,并且容器13具有在使用中容置诱饵的壳体41。根据本发明的优选方面,容器13包括挡板43,该挡板43将壳体41与通道8的端部12分开,并且该挡板43在鼠科的重量不足以打开跳板3和/或存在跳板3的运动方面的过度摩擦的情况下防止鼠科在平台3保持在其关闭构型中时接近诱饵。
[0034]挡板43由设置有孔44的壁限定,然而,孔44允许鼠科在进入通道8时觉察到诱饵的存在。
[003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如图1中看到的,端部区域12通过孔44以及通过一个或更多个开口 46与外部连通,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开口 46形成在壁28中以及容器13的后壁中。
[0036]开口 46与孔44对准以及与平行于方向9的通道8对准,以形成鼠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