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欧杂种榛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794713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欧杂种榛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欧杂种榛的栽培方法,属于林业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世界的榛子栽培面积达62万hm2,榛坚果年总产量为97.8万t(2008年),不同年份其产量有所差异。其中,土耳其的面积和产量占第一位,其栽培面积40.5万hm2,坚果产量为47?78万t,分别占世界榛子总面积的65.3%、总产量的70?74%。意大利占第二位,栽培面积为7.14万hm2,产量为8?12万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1.5%和12?14%;占世界第三位的是美国,栽培面积为1.1Bhm2,产量为3.99万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8%和4.2%。
[0003]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贸易之一,每年出口榛子坚果总量约达40万t(按带壳计算),主要出口国为土耳其、意大利、美国、阿塞拜疆、伊朗、西班牙、俄罗斯等。进口榛子的主要国家有德国、加拿大、英国、中国、芬兰、中国香港、波兰、巴西、丹麦、挪威、罗马尼亚、瑞典、阿根廷等64个国家。
[0004]平欧杂种榛,为我国平榛与欧洲榛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种,在定植后第2年即可结果,具有果大、风味佳、耐旱、适生范围广等特点,作为国内榛树的主要栽培种,在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规模种植。
[0005]现有的平欧杂种榛的栽培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1)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钙、铁含量分别为52mg/g、每10g果仁中含钙达316mg,含铁达8.6mg,营养成分有待进一步提高;
(2)种植周期较长;
(3)产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培育的榛子果实,平均单果重约2.3-2.5g,果壳厚度1.2mm,出仁率40%,6?7年生树平均单株产量1.5kg ;
(4)现有平欧杂种榛,一般可耐-30°C的低温,且I年生枝条有不同程度冻害发生,越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尚,以提尚其种植的适应范围;
(5)现有的平欧杂种榛的栽培,对种植区土壤无明显改良作用。

【发明内容】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欧杂种榛的栽培方法,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本发明培育的平欧杂种榛,果实营养价值高,果实中水分含量7.5%、淀粉含量1.0%、总糖含量12.23%、可溶性蛋白含量达55.29mg/g、脂肪含量达59.14%;钙和铁含量高,每10g果仁中含钙达32611^,含铁达9.011^;
(2)本发明培育出的平欧杂种榛,每年花期提前达5天,每年早结果达10天;
(3)本发明培育出的平欧杂种榛,座果率高,果实产量大;
(4)本发明培育的平欧杂种榛,耐寒能力强:休眠期可耐零下37°C的低温,I年生枝条没有冻害现象发生; (5)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对种植区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欧杂种榛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选地、品种选择、品种配比、施肥。
[0008]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选地,土壤pH为5.5,0-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0_20cm土层,氮含量为60mg/kg,磷含量为32mg/kg,钾含量为0.0162%,土壤容重为1.4g/cm3,土壤孔隙度为41%,土壤中微生物含量为150 X 105个/8。
[0009]所述品种选择,主栽品种为辽榛I号,为一级苗,苗高85cm,地径0.85cm,木质化侧根10条,且长度为25cm,无病虫害。
[0010]所述品种配比,主栽品种株数占85%,授粉品种占15%;授粉品种为:85-119。
[0011]所述施肥,包括施叶面肥,所述叶面肥,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氮溶液360-380份、磷酸二氢铵155-165份、水溶性聚磷酸钾190-210份、氯化钾60-70份、螯合态复合微量元素30-35份、厨余垃圾酶解液95-110份、中药渣提取液18-22份、β-葡萄糖苷3-6份、多肽12-15份、氨基酸盐3-6份、芸苔素内酯1-3份、蔗糖10-12份、多胺6-8份、精氨酸6-8份、煤炭腐殖酸3-5份、肌醇5-7份、表面活性剂22-25份、水500-580份、无水乙醇11-15份。
[0012]所述叶面肥,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氮溶液370份、磷酸二氢铵160份、水溶性聚磷酸钾200份、氯化钾65份、螯合态复合微量元素33份、厨余垃圾酶解液100份、中药渣提取液20份、β-葡萄糖苷5份、多肽14份、氨基酸盐5份、芸苔素内酯2份、蔗糖11份、多胺7份、精氨酸7份、煤炭腐殖酸4份、肌醇6份、表面活性剂24份、水550份、无水乙醇12份。
[0013]所述氮溶液,氮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所述聚磷酸钾,聚合度为3。
[0014]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有机硅,型号为L-55。
[0015]所述氨基酸盐,包括谷氨酸盐、精氨酸盐、天门冬氨酸盐,质量比例为3:3:1。
[0016]所述的多肽,包括丝蛋白肽、海葵多肽,质量比例为3:1;所述中药渣提取液,有机质含量为12wt%,全氮含量为1.3wt%,全磷含量为0.588wt%,全钾含量为1.512wt%,镁含量为0.095wt%,锌含量为 1I.3 lmg/kg。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培育的平欧杂种榛,果实营养价值高,果实中水分含量7.5%、淀粉含量1.0%、总糖含量12.23%、可溶性蛋白含量55.29mg/g、脂肪含量59.14%;妈和铁含量高,每10g果仁中含钙32611^,含铁9.011^;
(2)本发明培育出的平欧杂种榛,每年花期提前5天,每年早结果10天;
(3)本发明培育出的平欧杂种榛,座果率高,果实产量大,平均单果重2.7g,果壳厚度1臟,出仁率47%,5-6年生树平均单株产量2.71^;
(4)本发明培育的平欧杂种榛,耐寒能力强:休眠期可耐零下37°C的低温,在休眠期,对2年生树木进行-26 °C处理3天,-30 °C处理5天;-37 °C处理7天,随机采取粗度较为一致、无伤害的I年生枝检测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同时检测低温处理前的I年生枝条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作为对照;结果为:低温处理前,I年生枝条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98mg/g,可溶性糖含量为0.60mg/g,低温处理后,I年生枝条中,抗寒性物质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为12.45 11^/^,可溶性糖含量为2.9 mg/g;低温处理后慢慢升温,I年生枝条没有冻害现象发生; (5)本发明所述栽培方法,对种植区土壤有改良作用,榛子种植2年后,土壤pH为6.5,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6%,0-20cm土层,氮含量为90mg/kg,磷含量为52mg/kg,钾含量为
0.0282%,土壤容重为1.0g/cm3,土壤孔隙度为57%,土壤中微生物含量为580 X 15个/g。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9]实施例1一种平欧杂种榛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选地、施基肥
土壤pH为5.5,0_20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0%,0_20cm土层,氮含量为60mg/kg,磷含量为32mg/kg,钾含量为0.0162%,土壤容重为1.48/0113,土壤孔隙度为41%,土壤中微生物含量为150 X 15个/g。
[0020](2)品种选择
主栽品种为辽榛I号,为一级苗,苗高85cm,地径0.85cm,木质化侧根10条,且长度为25cm,无病虫害。
[0021](3)品种配比
主栽品种株数占85%,授粉品种占15%;授粉品种为:85_119。
[0022](4)栽植
4月初种植,栽植密度株行距为2.0mX2.5m,根颈在地面以下12cm,培土,浇水,水渗下后用土封树盘并盖地膜,定植当年6月中旬,撤掉地膜,浇水I次。
[0023](5)定干
栽后即可定干,定干高度为55 cm,剪口下游6个饱满芽,定干后套袋保湿、防虫,5月中旬左右可撒袋,撒袋前I周需剪开袋顶端放风,撒袋后,需浇水一次。
[0024](6)整形、修剪、除根蘖
整形在春季萌芽前进行,种植后第二年在主干上选留4个分布在不同方向的主枝,每个主枝枝头轻短截,剪口下第一芽留外芽;第三年在每个主枝上留4个侧芽,主、侧枝头轻短截,第四年在每个侧枝上留2个副侧枝,所有枝头均轻短截。
[0025]当根蘖达15cm以上时及时剪除。
[0026](7)施肥
从2年生开始施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施肥时间为每年的秋季果实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每株施肥25kg/年,5-7年生每株施肥30kg/年,8年生以上每株施45kg/年。
[0027]生长季节喷施叶面肥,3次,间隔期15d,每次用量7L/亩。
[0028]所述叶面肥,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
氮溶液370份、磷酸二氢铵160份、水溶性聚磷酸钾200份、氯化钾65份、螯合态复合微量元素33份、厨余垃圾酶解液100份、中药渣提取液20份、β-葡萄糖苷5份、多肽14份、氨基酸盐5份、芸苔素内酯2份、鹿糖11份、多胺7份、精氨酸7份、煤炭腐殖酸4份、肌醇6份、表面活性剂24份、水550份、无水乙醇12份。
[0029]所述氮溶液,氮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2%; 所述聚磷酸钾,聚合度为3;
所述螯合态复合微量元素,按EDTA螯合铜25g、EDTA螯合锌345g、EDTA螯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