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1051866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养殖塘要求;S2:灌水、调水质;S3:鱼种选择;S4:鱼体消毒;S5:合理放养;S6:饲养;S7:水质控制;S8:每次加水后,向养殖塘内加入一定量水产养殖专用肥和酵母菌和S9:适度捕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鱼塘和鱼体的消毒及科学饲喂,有效降低了药物、人工饲料的用量,所养殖的淡水鱼质量安全性高、无污染;通过生活在不同水域深度的鱼种混养,品种多样,有效利用了鱼塘内不同水域深度的空间,通过有序分批次捕捞,不仅提高了养殖数量而且增大了渔民的收入。
【专利说明】
一种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淡水鱼是指居住于淡水的鱼类,种类繁多,占总鱼类的40%左右。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淡水鱼养殖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类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这促使水产养殖呈现了集约式发展趋势,尤其是淡水鱼养殖。但由于渔民一方面只重视数量而忽视鱼的质量,另一方面缺乏科学、专业的养殖技术,使得淡水鱼的质量低,食用安全性下降。

【发明内容】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用于解决集约式养殖的淡水鱼乱用、滥用药物,鱼的质量低,食用不安全等问题,并有效提高鱼的产量。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养殖塘要求:远离污染、排灌方便、塘底平坦、清塘消毒和保持18cm的淤泥;
[0006]S2:灌水、调水质:向养殖塘中灌入深度为1.5?1.7m的清水,并施放适宜数量的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或生物肥料制剂,调整水质为油绿色或茶褐色;
[0007]S3:鱼种选择:选择活泼健壮、抗病性强的鱼种,包括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
[0008]S4:鱼体消毒:将步骤S3中选择的鱼种置于4.5%质量浓度的食用盐水中消毒8 ?12min ;
[0009]S5:合理放养:将步骤S4中经消毒的鱼种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1:4:3: 2的比例放养在步骤S2中调整好水质的养殖塘中,放养密度为1500?1700
尾/亩;
[0010]S6:饲养:投放后20天内,每天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待鱼体长至250?300g/尾时,增施农家肥;施肥12?15天后,每2?3天施一次人工饲料;
[0011]S7:水质控制:鱼种放养后,每4?18天加一次水,换水量为35?55cm ;
[0012]S8:每次加水后,向养殖塘内加入一定量水产养殖专用肥和酵母菌;
[0013]S9:适度捕捞:当鱼体长至1400?2100g/尾时,每周捕捞一次放养密度大的鱼种,保证养殖塘内有足够的鱼类活动空间。
[0014]可选的,所述步骤SI中的污染指“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及受污染的活水。
[0015]可选的,所述步骤S6中,所述人工饲料的投放量为2500mg/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三次投喂量为2: 3:1。
[0016]可选的,所述步骤S9中,所述每周捕捞的鱼量为100?300尾/亩。
[0017]可选的,所述捕鱼量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1:4:3:2的数量进行捕捞。
[001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鱼塘和鱼体的消毒及科学饲喂,有效降低了药物、人工饲料的用量,所养殖的淡水鱼质量安全性高、无污染;本发明通过生活在不同水域深度的鱼种混养,品种多样,有效利用了鱼塘内不同水域深度的空间,通过有序分批次捕捞,不仅提高了养殖数量而且增大了渔民的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养殖塘要求:远离“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及受污活水等的污染,排灌方便,塘底平坦,用生石灰和麦麸等清塘消毒,最后在塘底放入18cm的淤泥,以作为藻类生长的土壤;
[0022]S2:灌水、调水质:向养殖塘中灌入深度为1.5?1.7m的清水,并施放适宜数量的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或生物肥料制剂,促进鱼塘内浮游植物和藻类的生长,调整水质为油绿色或茶褐色;
[0023]S3:鱼种选择:选择活泼健壮、抗病性强的鱼种,包括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
[0024]S4:鱼体消毒:将步骤S3中选择的鱼种置于4.5%质量浓度的食用盐水中消毒8 ?12min ;
[0025]S5:合理放养:将步骤S4中经消毒的鱼种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1:4:3: 2的比例放养在步骤S2中调整好水质的养殖塘中,放养密度为1500?1700
尾/亩;
[0026]S6:饲养:投放后20天内,每天按照3000mg/亩的数量投喂人工饲料,分早、中、晚三次投喂,三次投喂量为2: 3: I,待鱼体长至250?300g/尾时,增施农家肥,以促进天然鱼饵的生长,如蚯蚓、青虫、蚌螺、水草等;施肥30天后,此时鱼塘内含有一定量的天然鱼饵,可减少人工饲料的投放量,改为每2天施一次人工饲料;
[0027]S7:水质控制:鱼种放养后,根据季节和鱼塘的情况,每4?18天加一次水,换水量为35?55cm ;
[0028]S8:每次加水后,向养殖塘内加入一定量水产养殖专用肥和酵母菌;
[0029]S9:适度捕捞:当鱼体长至1000?2000g/尾时,每周捕捞一次放养密度大的鱼种,一方面保证养殖塘内有足够的鱼类活动空间,捕捞量为100?300尾/亩,捕鱼量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1:4:3:2的数量进行捕捞。
[0030]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I中的污染指“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及受污染的活水。
[0031]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6中,所述人工饲料的投放量为2500mg/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三次投喂量为2: 3:1。
[003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9中,所述每周捕捞的鱼量为100?350尾/亩。
[0033]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捕鱼量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1:4:3:2的数量进行捕捞。
[0034]按上述方法养殖的淡水鱼,鱼的品种多样,有效利用了鱼塘内不同水域深度的空间;通过鱼塘和鱼体的消毒及科学饲喂,有效降低了药物、人工饲料的用量,所养殖的淡水鱼质量安全性高、无污染,且数量多,且可有序分批次捕捞,提高了鱼塘的有效利用率、增大了渔民的收入。
[00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养殖塘要求:远离污染、排灌方便、塘底平坦、清塘消毒和保持18cm的淤泥; 52:灌水、调水质:向养殖塘中灌入深度为1.5?1.7m的清水,并施放适宜数量的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或生物肥料制剂,调整水质为油绿色或茶褐色; 53:鱼种选择:选择活泼健壮、抗病性强的鱼种,包括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 54:鱼体消毒:将步骤S3中选择的鱼种置于4.5%质量浓度的食用盐水中消毒8?12min ; 55:合理放养:将步骤S4中经消毒的鱼种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1:4:3:2的比例放养在步骤S2中调整好水质的养殖塘中,放养密度为1500?1700尾/亩; 56:饲养:投放后20天内,每天投喂一定量的人工饲料,待鱼体长至250?300g/尾时,增施农家肥;施肥12?15天后,每2?3天施一次人工饲料; 57:水质控制:鱼种放养后,每4?18天加一次水,换水量为35?55cm ; 58:每次加水后,向养殖塘内加入一定量水产养殖专用肥和酵母菌; 59:适度捕捞:当鱼体长至1400?2100g/尾时,每周捕捞一次放养密度大的鱼种,保证养殖塘内有足够的鱼类活动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I中的污染指“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医疗污水及受污染的活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所述人工饲料的投放量为2500mg/亩,分早、中、晚三次投喂,三次投喂量为2: 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中,所述每周捕捞的鱼量为100?350尾/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鱼无公害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鱼量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1:4:3:2的数量进行捕捞。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5875438SQ201410438172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人】令狐克焱
【申请人】重庆市龙狐淡水鱼养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