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6931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拾蛋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蛋的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拾蛋器。
【背景技术】
[0002]在现在的农村地区,很多年轻人都出门在外打工去了,留下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儿童,很多老年人一边照顾家里一边还饲养很多的鸡鸭等家禽,产下的蛋既可以食用也可以卖钱贴补家里,一举多得。但是由于农村地广人稀,因此很多鸡鸭等家禽都是散养在外面的,这样即节省了粮食又因为其区别于圈养的家禽,价格比较高。但是这些家禽很多都是将蛋产在地面上,需要弯腰人工一个个的拾取,对于老年人来说十分不便,数量少的时候还没有什么,一旦数量很多的时候,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拾取,劳动量很大,造成拾取者腰酸背痛,头晕目眩,十分吃力,尤其是老年人以及有腰背疾病的人在拾取地面上蛋类时,更加的困难,甚至有人因为长时间的拾蛋而晕倒,同时蛋的破损率很高,如果使用机械拾蛋装置,成本过高,多余小型养殖户来说,经济压力过大,所以就需要一种不需要弯腰也能拾取地面蛋类的简易低成本拾取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拾取地面蛋类需弯腰人工一个个的拾取,花费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拾蛋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拾蛋器,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形成开口的圆筒形本体,本体的封闭端连接有把手,所述本体靠近开口的处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端与本体上部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本体上部内壁靠近挡板的左侧的处安装有阻挡块,本体的上部形成有取蛋口,取蛋口上方安装有盖板,盖板的左端与本体上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盖板的右端与固定于取蛋口右端的本体上部外壁的倒L型卡扣卡合,本体的空腔内设有海绵层。
[0006]所述把手与本体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07]所述把手顶端形成挂环。
[0008]所述开口 5为呈椭圆状的斜口。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可以不弯腰来就能拾取蛋类,而且因为具有可以容纳多个蛋的蛋仓,所以一次可以拾取多枚蛋,节省时间,增加拾取的效率。而且在所述蛋仓内设有海绵层,这样一个是使得蛋不会和蛋仓内部发生碰撞,也就不会在拾蛋过程中将蛋弄破,还有就是可以将拾入的蛋通过海绵层挤住,防止其窜动,影响下一次的拾蛋,具有缓冲、防撞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拾蛋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拾蛋器的剖视图。
[0013]其中:
[0014]I本体2把手
[0015]3加强筋4挂环
[0016]5开口6挡板
[0017]7阻挡块8取蛋口
[0018]9盖板10卡扣
[0019]11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拾蛋器进行详细说明:
[0021]如图1所不,一种拾蛋器,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形成开口 5的圆筒形本体I,本体I的封闭端连接有把手2,所述本体I靠近开口 5的处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上端与本体I上部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本体I上部内壁靠近挡板6的左侧的处安装有阻挡块7,本体I的上部形成有取蛋口 8,取蛋口 8上方安装有盖板9,盖板9的左端与本体I上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盖板9的右端与固定于取蛋口 8右端的本体I上部外壁的倒L型卡扣10卡合,本体I的空腔内设有海绵层11。
[0022]所述把手2与本体I之间设置有加强筋3。
[0023]所述把手2顶端形成挂环4。
[0024]所述开口 5为呈椭圆状的斜口。
[002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0026]捡取鸡蛋时,保持本体I水平,将本体I的开口 5插入鸡蛋的底部,将本体I的开口 5缓缓抬起,鸡蛋通过本体I的开口 5进入本体I内,此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挡板6绕铰链逆时针旋转,鸡蛋由开口 5进入本体I的空腔内。当再次捡取鸡蛋时,将本体I的开口5插入下一个鸡蛋的底部,此时由于本体I保持水平或开口向下倾斜,由于重力的作用,挡板6绕铰链顺时针旋转并被阻挡块7阻挡,从而保持挡板6与本体I的底部垂直,密封住本体I的空腔,可防止本体I空腔内的鸡蛋滑出。重复捡蛋动作,直到本体I的空腔内装满鸡蛋。打开本体I上的卡扣10,开启盖板9,从取蛋口 8取出鸡蛋。由于开口 5为呈椭圆状的斜口,像一把铲,比较容易将鸡蛋铲起。由于本体I为圆筒状结构,鸡蛋在本体I的内部空腔内只做直线运动,减少了沿径向的活动,减少了碰撞;由于本体I内设有海绵层11,可有效减少避免鸡蛋的损坏。把手2与本体I的中轴线之间呈钝角,不用弯腰就可以捡蛋,捡蛋工作比较容易。把手2与本体I还通过起加固作用的加强筋3相连接。这样,把手2、本体1、加强筋3就组成了三角形的结构,使得结构更加稳固。把手2的末端设有挂环4,方便在不捡蛋时将其挂于墙上,便于收纳。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用于捡取鸡蛋,还可用于捡取其它蛋类,并且一次可拾取多枚,省时省力。
【主权项】
1.一种拾蛋器,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形成开口(5)的圆筒形本体(I),本体(I)的封闭端连接有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靠近开口(5)的处设置有挡板(6),挡板(6)的上端与本体(I)上部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本体(I)上部内壁靠近挡板(6)的左侧的处安装有阻挡块(7),本体(I)的上部形成有取蛋口(8),取蛋口(8)上方安装有盖板(9),盖板(9)的左端与本体(I)上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盖板(9 )的右端与固定于取蛋口( 8 )右端的本体(I)上部外壁的倒L型卡扣(10 )卡合,本体(I)的空腔内设有海绵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拾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与本体(I)之间设置有加强筋(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拾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2)顶端形成挂环(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拾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5)为呈椭圆状的斜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拾蛋器,属于蛋的收集装置,包括一端封闭、一端形成开口的圆筒形本体,本体的封闭端连接有把手,所述本体靠近开口的处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上端与本体上部内壁通过铰链连接,本体上部内壁靠近挡板的左侧的处安装有阻挡块,本体的上部形成有取蛋口,取蛋口上方安装有盖板,盖板的左端与本体上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盖板的右端与固定于取蛋口右端的本体上部外壁的倒L型卡扣卡合,本体的空腔内设有海绵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可以不弯腰来就能拾取蛋类,节省时间,增加拾取的效率。
【IPC分类】A01K31-16
【公开号】CN204377677
【申请号】CN201420776120
【发明人】李想
【申请人】李想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