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3491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污染少、处理方便、能回收循环利用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由于养殖过程中投放的饲料所含的氮、磷等只有少部分被鱼同化,还有残剩饲料及鱼类排泄物形成的污染物对周围水体及沉积物等造成的污染正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同时,养殖环境内的污染对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作用也在逐渐显现。循环水(海水、淡水)同时还具有养殖周期短、产量及产品价格高等优点,在养殖业的应用被人们寄予厚望。但是水处理仍是制约水产养殖的主要因素,由于传统水处理技术是一个包括多种生物催化反应,水处理工艺流程复杂,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不利于管理,再加上海水盐度效应等制约,脱氮效率低,水处理完成效果差,出水质量不稳定,进而导致水产品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污染少、处理方便、能回收循环利用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
[0004]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集水池、第一加药桶、第一水泵、第二加药桶、微波处理器、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及回用水池,水经栅格除去粗杂质后,经集水池进水口进入集水池,再经集水池出水口从第一加药桶的进水口进入第一加药桶,从第一加药桶的出水口经第一水泵进入第二加药桶,再经第二加药桶的出水口依次进入微波处理器、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经处理后水进入回用水池收集,所述的回用水池上还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
[0005]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循环净化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二水泵、活性炭滤池、精滤器及反渗透池,所述的第二水泵的进水口与回用水池连接,反渗透池的出水口与回用水池连接,将二次净化后的水送回至回用水池。
[0006]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
[0007]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8]I)将混养鱼池废水放出,先经过格栅,除去杂草等物质后,进入集水池收集;
[0009]2)当集水池内的水集至集水池体积一半时,放入第一加药桶中进行第一次净化;
[0010]3)净化后再由第一水泵将水泵入第二加药桶内,进行二次净化,再经过微波处理器处理;
[0011]4)将微波处理器处理后的废水放入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过滤后进入回用水池;
[0012]5)通过第二水泵将回用水池中的水泵入活性炭滤池吸附后,再经精滤器过滤,最后经过反渗透池作用后再回到回用水池,得到净化后的能循环利用的水。
[0013]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第一加药桶培养有藻类和细菌,去废水中的厌氧废液。
[0014]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加药桶内加入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所述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氧化镁6-8份、氧化硅25-45份、氧化铝1-3份、甲基蓝0.5-1份、次氯酸钠2_6份、石灰10-16份。
[0015]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第二加药桶内加入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所述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氧化镁7份、氧化硅30份、氧化铝2份、甲基蓝0.8份、次氯酸钠4份、石灰15份。
[0016]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精滤器内设置至少一层微孔过滤膜,所述的微孔过滤膜的孔径大小为0.2-0.4微米。
[0017]所述的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微波处理器内加有敏化剂,敏化剂选用市售的常规敏化剂即可。
[0018]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I)本实用新型的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先经过第一加药桶里的藻类等使废达到自净,再经第二加药桶里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有效除去水中的氮、磷等杂质,再依次经微波处理器、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处理得到干净的水送至回用水池,回用水池内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经栅格除去粗杂质后,经活性炭滤池内活性炭的吸附、精滤器及反渗透池的处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得到纯净的水,可以回收利用;
[0020]2)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结构简单,整体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设计合理,而且使用的基本都是常用的设备,操作简单快捷,处理效果好,可保证水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稳定,最终使水体达到水产养殖要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_格栅,2-集水池,3-第一加药桶,4-第一水泵,5-第二加药桶,6-微波处理器,7-曝气池,8-沉淀池,9-砂滤池,10-回用水池,11-第二水泵,12-活性炭滤池,13-精滤器,14-反渗透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2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1、集水池2、第一加药桶3、第一水泵4、第二加药桶5、微波处理器6、曝气池7、沉淀池8、砂滤池9及回用水池10,格栅I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水经栅格I除去粗杂质后,经集水池2进水口进入集水池2,将水从集水池2出水口从第一加药桶3的进水口进入第一加药桶3,从第一加药桶3的出水口经第一水泵4进入第二加药桶5,再经第二加药桶5的出水口依次进入微波处理器6、曝气池7、沉淀池8、砂滤池9,经处理后水进入回用水池10收集,所述的回用水池10上还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二水泵11、活性炭滤池12、精滤器13及反渗透池14,所述的第二水泵11的进水口与回用水池10连接,反渗透池14的出水口与回用水池10连接,将二次净化后的水送回至回用水池10。
[0025]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养鱼池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如下:
[0026]I)将混养鱼池废水放出,先经过格栅1,除去杂草等物质后,进入集水池2收集;
[0027]2)当集水池2内的水集至集水池2体积一半时,放入第一加药桶I中进行第一次净化,第一加药桶I培养有藻类和细菌,去废水中的厌氧废液,使水达到自净的作用;
[0028]3)净化后再由第一水泵4将水泵入第二加药桶5内,第二加药桶5内加入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所述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氧化镁6-8份、氧化硅25-45份、氧化铝1-3份、甲基蓝0.5-1份、次氯酸钠2_6份、石灰10-16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生物活化水处理剂的组份成重量份数如下:氧化镁7份、氧化硅30份、氧化铝2份、甲基蓝0.8份、次氯酸钠4份、石灰15份,经上述具有增氧活化,消毒灭菌功能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起到养生健体及提高免疫力、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作用,对废水进行消毒灭菌等处理,使废水得到二次净化,再经过微波处理器6处理,微波处理器6内加有敏化剂,微波对菌、藻类有高频穿透作用,杀伤能力极强,在短时间内杀灭微生物,有很强的杀菌灭藻功能,其中蓝藻在微波场中只需非常短的时间即由微细粒汇聚呈大颗粒变黄沉降与水分离生剧烈的催化、物理化学反应,转化成不可溶物质或气体从水中分离,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微波及敏化剂的共同作用下,被分解为小分子;氨氮转化为氨气逸出;水中磷转化为不可溶解磷酸盐沉淀去除;
[0029]4)将微波处理器6处理后的废水放入曝气池7使污水和砂砾旋流运动,从而使砂砾碰撞摩擦去除砂砾表面的有机物,降低沉砂的后续处理难度,再沉淀池8沉淀,液固分另IJ,然后经砂滤池9过滤后进入回用水池10 ;
[0030]5)回用水池10内的水通过第二水泵11将回用水池中的水泵入活性炭滤池12吸附去色后,再经精滤器13过滤,最后经过反渗透池14作用后再回到回用水池10,得到净化后的能循环利用的水,精滤器13内设置至少一层微孔过滤膜,所述的微孔过滤膜的孔径大小为0.2-0.4微米。
[0031]本实用新型的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先经过第一加药桶里的藻类等使废达到自净,再经第二加药桶里的生物活化水处理剂,有效除去水中的氮、磷等杂质,再依次经微波处理器、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处理得到干净的水送至回用水池,回用水池内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经栅格除去粗杂质后,经活性炭滤池内活性炭的吸附、精滤器及反渗透池的处理,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得到纯净的水,可以回收利用;且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结构简单,整体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设计合理,而且使用的基本都是常用的设备,操作简单快捷,处理效果好,可保证水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稳定,最终使水体达到水产养殖要求。
【主权项】
1.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1)、集水池(2)、第一加药桶(3)、第一水泵(4)、第二加药桶(5)、微波处理器(6)、曝气池(7)、沉淀池(8 )、砂滤池(9 )及回用水池(10 ),水经栅格(I)除去粗杂质后,经集水池(2 )进水口进入集水池(2),再经集水池(2)出水口从第一加药桶(3)的进水口进入第一加药桶(3),从第一加药桶(3)的出水口经第一水泵(4)进入第二加药桶(5),再经第二加药桶(5)的出水口依次进入微波处理器(6 )、曝气池(7 )、沉淀池(8 )、砂滤池(9 ),经处理后水进入回用水池(10)收集,所述的回用水池(10)上还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循环净化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第二水泵(11 )、活性炭滤池(12)、精滤器(13)及反渗透池(14),所述的第二水泵(11)的进水口与回用水池(10)连接,反渗透池(14)的出水口与回用水池(10)连接,将二次净化后的水送回至回用水池(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格栅(I)包括粗格栅和细格栅。
【专利摘要】一种混养鱼池废水的处理装置,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格栅、集水池、第一加药桶、第一水泵、第二加药桶、微波处理器、曝气池、沉淀池、砂滤池及回用水池,所述的回用水池上还设置二次循环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结构简单,整体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设计合理,而且使用的基本都是常用的设备,操作简单快捷,处理效果好,可保证水处理效果好,出水质量稳定,最终使水体达到水产养殖要求。
【IPC分类】A01K63-04
【公开号】CN204443713
【申请号】CN201420861254
【发明人】甄阳阳, 张宾, 杨金超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