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挂钓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7838阅读:19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挂钓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钓坠,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挂钓坠。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人们在钓鱼时所采用的钓坠均为单一结构椭圆体或其他形状的铅块,这种铅块在钓鱼时很容易卡在缝隙中,尤其在海上钓鱼时经常会发在铅坠卡于岩石缝隙中或卡于海底杂物当中,造成铅坠倒挂现象。因而急需设计一种结构紧凑,既可以使铅坠竖立于缝隙中又能实现防挂功能的钓鱼铅坠是本实用新型构思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构思巧妙、环保无毒、既可防止鱼钩挂在缝隙中又适用各种海域实现多种钓鱼乐趣的新型防挂钓坠。
[0004]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防挂钓坠,含有钓坠主体、调重螺母、螺纹支撑杆、连接部件、中间轴承转环和分钩器;
[0006]其中,所述钓坠主体为设有螺纹的圆柱,其上端具有十字切口,深度为15?30mm,宽度为1.5?3mm,宽度与分钩器外径适配;十字切口的中央和吊坠主体下端均设有螺纹孔,孔深10?35mm ;
[0007]所述调重螺母分为I个上螺母、O?5个中间螺母以及O?I个下螺母,每个螺母重量相等,重量为0.1?0.3kg,上螺母、中间螺母、下螺母从上到下依次螺旋在钓坠主体上;
[0008]所述螺纹支撑杆分为上螺纹支撑杆和下螺纹支撑杆,上螺纹支撑杆通过螺纹孔螺旋在钓坠主体上端,下螺纹支撑杆通过螺纹孔螺旋在钓坠主体下端,上、下螺纹支撑杆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用于通过螺纹支撑杆将螺钓坠主体上的调重螺母锁紧;
[0009]所述连接部件为依次连接的上轴承转环、弹簧、金属链和下轴承转环,其中上轴承转环外端连接上螺纹支撑杆,下轴承转环外端连接下螺纹支撑杆,弹簧拉力3?5kg,金属链的长度比弹簧、螺纹支撑杆及钓坠主体的长度之和长2?5cm ;
[0010]所述中间轴承转换连接在弹簧与金属链连接处;
[0011]所述分钩器为I?3个,为单头分钩器或者双头分钩器,其中单头分钩器一端设有弯曲部、另一端设有鱼钩连接处;双头分钩器两端设有鱼钩连接处,中间设有弯曲部。
[0012]其中,所述锁紧螺母优选为羊角锁紧螺母或者蝶形锁紧螺母;
[0013]所述十字切口深度优选为26mm,宽度优选为2.5mm ;
[0014]所述螺纹孔深度优选为30mm ;
[0015]所述中间螺母优选为O?3个;
[0016]所述螺母重量优选为0.1kg ;
[0017]所述弹簧拉力优选为3.5kg ;
[0018]所述金属链的长度比弹簧、螺纹支撑杆及钓坠主体三者的长度之和长2cm。
[001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一个或者多个分钩器放入吊钩主体的十字切口,使其弯曲部位于十字切口中央;再将调重螺母中的上螺母拧在钓坠主体上端,使分钩器固定于十字切口内;然后将中间螺母和下螺母从钓坠主体的下端先后拧在钓坠主体上;再将带有锁紧螺母的上、下螺纹支撑杆分别拧入钓坠主体的上、下端,并将锁紧螺母拧紧;最后将鱼线接在中间轴承转环上,将鱼钩接在分钩器端部。
[0020]本实用新型防挂原理:当钓坠静止下落时,由于分钩器呈交叉状固定于钓坠主体上,可以避免钓坠落于较小的礁石缝隙中;当钓坠处于运动状态时,一旦被礁石缝隙挂住,此时用力往上拉动钓坠,受力主体为钓坠主体上端的弹簧,当弹簧被拉长到弹簧、螺纹支撑杆及钓坠主体三者的长度之和大于金属链的长度时,受力主体变为钓坠主体下端的金属链,从而使钓坠从后端被拉起并脱离礁石缝隙。
[002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不含铅,对环境友好;调重螺母的使用使一套钓坠就可以满足深浅各种海域的对钓坠重量的要求,可大大减轻钓鱼装备的重量;钓坠整体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海底礁石挂住等。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双头分钩器示意图。
[0024]其中,1:鱼线;2:弹簧;3:金属链;4:上螺纹支撑杆;5:锁紧螺母;6:上螺母;7:中间螺母;8:钓坠主体;9:下螺母;10:上轴承转环;11:下螺纹支撑杆;12:下轴承转环;13:弯曲部;14:鱼钩连接处;15:中间轴承转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防挂钓坠,含有钓坠主体8、调重螺母、螺纹支撑杆、连接部件、中间轴承轴环15和分钩器;
[0028]其中,所述钓坠主体8为设有螺纹的圆柱,其上端具有十字切口,深度为15mm,宽度为1.5mm,宽度与分钩器外径适配;十字切口的中央和吊坠主体下端均设有螺纹孔,孔深1mm ;
[0029]所述调重螺母分为I个上螺母6、I个下螺母9,两个螺母重量相等,重量为0.1kg,上螺母6、下螺母9依次螺旋在钓坠主体上;
[0030]所述螺纹支撑杆分为上螺纹支撑杆4和下螺纹支撑杆11,上螺纹支撑杆4通过螺纹孔螺旋在钓坠主体8上端,下螺纹支撑杆11通过螺纹孔螺旋在钓坠主体8下端,上、下螺纹支撑杆上分别设有锁紧螺母5,用于通过螺纹支撑杆将螺钓坠主体8上的调重螺母锁紧,所述锁紧螺母5为2个羊角锁紧螺母;
[0031]所述连接部件为依次连接的上轴承转环10、弹簧2、金属链3和下轴承转环12,其中上轴承转环10外端连接上螺纹支撑杆4,下轴承转环12外端连接下螺纹支撑杆11 ;所述弹簧2拉力4.5kg,金属链的长度比弹簧、螺纹支撑杆及钓坠主体三者的长度之和长4cm ;
[0032]所述中间轴承转换连接在弹簧2与金属链3连接处;所述分钩器为单头分钩器。
[0033]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单头分钩器放入吊钩主体8的十字切口,使其弯曲部13位于十字切口中央;再将调重螺母中的上螺母6抒在钓坠主体8上端,使分钩器固定于十字切口内;然后将下螺母9从钓坠主体8的下端拧在钓坠主体8上;再将带有锁紧螺母5的上、下螺纹支撑杆分别拧入钓坠主体8的上、下端,并将锁紧螺母5拧紧;最后将鱼线I接在中间轴承转环15上,将鱼钩接在分钩器的鱼钩连接处14。
[0034]实施例2
[0035]一种防挂钓坠,含有钓坠主体、调重螺母、螺纹支撑杆、连接部件、中间轴承转环和分钩器;
[0036]其中,所述钓坠主体8为设有螺纹的圆柱,其上端具有十字切口,切口深度为30mm,切口宽度为3mm,与分钩器外径适配;钓坠主体上端切口的中央和吊坠主体下端均设有螺纹孔,孔深35mm ;
[0037]所述调重螺母为I个上螺母,螺母重量为0.3kg ;
[0038]所述螺纹支撑杆分为上螺纹支撑杆和下螺纹支撑杆,上螺纹支撑杆通过螺纹孔螺旋在钓坠主体上端,下螺纹支撑杆通过螺纹孔螺旋在钓坠主体下端;
[0039]所述锁紧螺母为2个蝶形锁紧螺母,分别螺旋在两个螺纹支撑杆上;
[004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