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贮藏红薯的侧边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9524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贮藏红薯的侧边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属农产品贮藏设施建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贮藏红薯的侧边窖。
【背景技术】
:
[0002]红薯在秋季后期收获,贮藏面临严寒的冬季。红薯贮藏,它对温湿度和环境条件都有较高要求,若贮藏不当,腐烂率很高。红薯贮藏的适宜温度为12-13?、适宜湿度为80% -90%,贮藏环境的二氧化碳含量宜控制在I %左右。因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宜采用地窖贮藏,利用地热来满足温度的要求。然而,全地下地窖的挖建难度较大,尤其在土质比较松软的地区,建窖十分困难,在农村常会出现挖地窖坍塌的事故。如果采用侧边窖,一是挖掘比较容易,二是可较好避免坍塌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供一种贮藏红薯的侧边窖。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贮藏红薯的侧边窖,它包括窖体、开启门、排气管、隔离垫、温度计、湿度计,窖体为上部呈弧凸面状、中下部呈圆筒状的圆形窖结构,开启门由长方形门框架和门面所构成,门面为正面左边上下居中位置设有条片状拉手的长方形板面,排气管为顶部设有帽盖罩的圆形管道,隔离垫为圆形稻草垫子面,开启门设置于窖体外侧面下部位置,排气管以贯串土层形式设置于窖体顶部中央位置且上端伸出土层一部分,隔离垫水平设置于窖体内侧底面位置,温度计设置于窖体内壁中部靠下位置,湿度计设置于窖体内壁中部、温度计上边位置。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窖体,采用上部呈弧凸面状、中下部呈圆筒状的圆形窖结构设计,其目的在于上部受力均匀,避免坍塌。所述的开启门,其作用是方便红薯进出和协助窖体自然通风。所述的排气管,其作用是排出窖体内二氧化碳及其它废气,以确保空气流通。所述的隔离垫,其作用,一是起到保温,二是隔离红薯与窖体底面(土质面)的接触,以防渗湿霉烂。所述的温度计、湿度计,以随时显示窖体内的温湿度。
[0007]本实用新型,设置于屋前屋后的斜坡上,挖掘正面为窖体外侧面。
[000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前,应喷洒福尔马林消毒。红薯入窖前,须将其晾干表面水分。红薯入窖初期,打开开启门,让红薯通风散湿。当窖内温度降至15°C以下时,封闭开启门,让窖内温度稳定在12_13°C,之后每隔3天,开门一次,每次时间30分钟。如窖内湿度较高,适当增加开门次数,将窖内湿度稳定在80% -90%左右。在室外温度降至0°C以下时,外侧面采用草帘面覆盖,以提高窖内温度。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窖体挖建省力且牢固性好,窖内温湿度较易控制,红薯腐烂率低。
【附图说明】
:
[0010]图1为侧边窖剖面结构示意图,其标记说明:窖体1,开启门2,排气管3,隔离垫4,温度计5,湿度计6。
[0011]图2为侧边窖外侧面示意图,其标记说明:开启门2,外侧面7。
【具体实施方式】
: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一种贮藏红薯的侧边窖,它包括窖体1、开启门2、排气管3、隔离垫4、温度计5、湿度计6,窖体I为上部呈弧凸面状、中下部呈圆筒状的圆形窖结构,开启门2由长方形门框架和门面所构成,门面为正面左边上下居中位置设有条片状拉手的长方形板面,排气管3为顶部设有帽盖罩的圆形管道,隔离垫4为圆形稻草垫子面,开启门2设置于窖体I外侧面7下部位置,排气管3以贯串土层形式设置于窖体I顶部中央位置且上端伸出土层一部分,隔离垫4水平设置于窖体I内侧底面位置,温度计5设置于窖体I内壁中部靠下位置,湿度计6设置于窖体I内壁中部、温度计5上边位置。
【主权项】
1.一种贮藏红薯的侧边窖,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窖体、开启门、排气管、隔离垫、温度计、湿度计,窖体为上部呈弧凸面状、中下部呈圆筒状的圆形窖结构,开启门由长方形门框架和门面所构成,门面为正面左边上下居中位置设有条片状拉手的长方形板面,排气管为顶部设有帽盖罩的圆形管道,隔离垫为圆形稻草垫子面,开启门设置于窖体外侧面下部位置,排气管以贯串土层形式设置于窖体顶部中央位置且上端伸出土层一部分,隔离垫水平设置于窖体内侧底面位置,温度计设置于窖体内壁中部靠下位置,湿度计设置于窖体内壁中部、温度计上边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农产品贮藏设施建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贮藏红薯的侧边窖。它包括窖体、开启门、排气管、隔离垫、温度计、湿度计,窖体为上部呈弧凸面状、中下部呈圆筒状的圆形窖结构,开启门由长方形门框架和门面所构成,门面为正面左边上下居中位置设有条片状拉手的长方形板面,排气管为顶部设有帽盖罩的圆形管道,隔离垫为圆形稻草垫子面,开启门设置于窖体外侧面下部位置,排气管以贯串土层形式设置于窖体顶部中央位置且上端伸出土层一部分,隔离垫水平设置于窖体内侧底面位置,温度计设置于窖体内壁中部靠下位置,湿度计设置于窖体内壁中部、温度计上边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建池比较容易,操作较为方便,梨子的腐烂率在5%以下。
【IPC分类】A01F25-02
【公开号】CN204498820
【申请号】CN201520106684
【发明人】陆利群, 陆宏成
【申请人】富阳宏成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