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大棚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8962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大棚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大棚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大棚是农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大棚栽培农产品可以促进其早熟和丰富其产量,延长农产品的供应期,是扩大农作物生产、实现周年供应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发展"三高"农业、振兴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标志之一。
[0003]塑料大棚一直处于风吹、日晒、雨淋、尘土的自然环境中,薄膜往往会被灰尘污染与破损,日积月累后会有微生物繁殖形成苔藓等附着在塑料大棚棚顶表面,如果长期不清理和维护,不仅影响光的入射,而且影响气温和地温的上升,从而使作物的生长受较大影响。目前国内外对塑料大棚的清理与维护还处于人工操作阶段,并且费力又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薄膜又薄,如果使用的工具不当,很容易增加大棚的损坏,给公司与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损失。
[0004]基于塑料大棚的不耐压和容易被损坏的特点,市场上对于塑料大棚棚顶的清理与维护的设备较少,已有的设备中工作效率与自动化程度低,很难适应塑料大棚棚顶弧形钢架构之间距离变化性和相对高度不确定性,并且不能在塑料大棚棚顶自由行走,因此,急需一种重量轻、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的装置,在塑料大棚棚顶稳定可靠地行走,在行走装置上安装相应的设备,对塑料大棚的棚顶进行相应的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大棚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大棚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行走机构和调节机构。行走机构主要有机架和磁力轮式驱动轮,驱动轮驱动整个装置前进,机架主要固定与支撑整个调节机构,机架支座内壁与调节机构外侧都是圆形,他们之间构成了有微小间隙的转动副,形成点接触,减小了机架与调节机构的摩擦。调节机构由碳管和活动套筒组成,活动套筒套在碳管上,碳管的两端固定在机架的支座上,活动套筒可以在碳管上自由转动,活动套筒的两端分别有限位套,以限制活动套筒的轴向移动,活动套筒的内壁有沉头孔,螺栓通过活动套筒的沉头孔把杯式轴承固定在螺栓上,杯式轴承与活动套筒之间靠限位套限制杯式轴承的轴向滑动,杯式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安装有磁力轮的碳板上,杯式轴承内圈的下端有垫圈,防止与垫圈下面的垫片产生干涉,螺栓的下端靠锁紧螺母锁紧。
[0007]所述支撑座与调节机构的接触方式,减少了他们之间的摩擦,以利于调节机构的自由转动。
[0008]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整个行走装置的磁力轮之间的相对高度与位置,以适应整个行走装置的磁力轮总是与大棚的弧形轨道接触。
[0009]本实用新型采用可自由转动的调节机构,使整个行走装置与大棚弧形轨道完美贴合,保证了整个行走装置在大棚棚顶顺利前进,从而保证了机器在大棚棚顶的一切作业,有效地解决了装置在大棚棚顶行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的局部视图及调节机构
[0012]图中:1为磁力轮式驱动轮,2为机架,3为支座,4为调节机构,5为活动套筒,6为限位套,7碳管,8为限位套,9为杯式轴承,10为碳板,11为垫片,12为垫圈,13为螺栓,14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做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塑料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行走机构和调节机构。行走机构主要有机架2和磁力轮式驱动轮I,驱动轮驱动整个装置前进,机架2主要固定与支撑整个调节机构4。
[0015]调节机构4由碳管7和活动套筒5等组成,活动套筒5套在碳管7上,碳管7的两端固定在机架的支座3上,活动套筒5可以在碳管7上自由转动,活动套筒5的两端分别有6限位套,以限制活动套筒的轴向移动,活动套筒5的内壁有沉头孔,螺栓13通过活动套筒5的沉头孔把杯式轴承9固定在螺栓13上,杯式轴承9与活动套筒5之间靠限位套8限制杯式轴承9的轴向滑动,杯式轴承9的外圈固定在安装有磁力轮的碳板10上。杯式轴承9内圈的下端有垫圈12,防止与垫圈12下面的垫片11产生干涉,螺栓的下端靠锁紧螺母14锁紧,碳管7与活动套筒5的转动可以使两磁力轮分别上下自由活动,杯式轴承9的转动使两磁力轮分别左右自由活动,以适应整个行走装置的磁力轮总是与大棚的弧形轨道接触。从而达到自适应两弧形轨道之间的距离与相对高度不确定变化。
[0016]整个自适应调节机构的碳管7的表面与活动套筒5的内壁需采用摩擦因素较小的材料,减小碳管7与活动套筒5之间的相对摩擦,必要时可加注润滑脂。整个调节机构4的相对高度可通过更换螺栓13与限位套8来改变。
[001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部分实施方式,只要使用了以上所述结构,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磁力轮式塑料大棚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行走机构和调节机构;行走机构主要有机架和磁力轮式驱动轮,驱动轮驱动整个装置前进,机架主要固定与支撑整个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由碳管和活动套筒组成,活动套筒套在碳管上,碳管的两端固定在机架的支座上,活动套筒的两端分别有限位套,以限制活动套筒的轴向移动,活动套筒的内壁有沉头孔,螺栓通过活动套筒的沉头孔把杯式轴承固定在螺栓上,杯式轴承与活动套筒之间靠限位套限制杯式轴承的轴向滑动,杯式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安装有磁力轮的碳板上,杯式轴承内圈的下端有垫圈,防止与垫圈下面的垫片产生干涉,螺栓的下端靠锁紧螺母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轮式塑料大棚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机架支座内壁与调节机构外侧都是圆形,他们之间构成了有微小间隙的转动副,形成点接触,减少了他们之间的摩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轮式塑料大棚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碳管与活动套筒的转动可以使两磁力轮分别上下自由活动,杯式轴承的转动使两磁力轮分别左右自由活动,以适应整个行走装置的磁力轮总是与大棚的弧形轨道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大棚棚顶行走装置自适应调节机构,包括行走机构和调节机构。行走机构主要有机架和磁力轮式驱动轮,驱动轮驱动整个装置前进,机架主要固定与支撑整个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由碳管和活动套筒组成,活动套筒套在碳管上,碳管的两端固定在机架的支座上,活动套筒可以在碳管上自由转动,活动套筒的两端分别有限位套,以限制活动套筒的轴向移动,活动套筒的内壁有沉头孔,螺栓通过活动套筒的沉头孔把杯式轴承固定在螺栓上,杯式轴承与活动套筒之间靠限位套限制杯式轴承的轴向滑动,杯式轴承的外圈固定在安装有磁力轮的碳板上,杯式轴承内圈的下端有垫圈,防止与垫圈下面的垫片产生干涉,螺栓的下端靠锁紧螺母锁紧。碳管与活动套筒的转动可以使两磁力轮分别上下自由活动,杯式轴承的转动使两磁力轮分别左右自由活动,以适应整个行走装置的磁力轮总是与大棚的弧形轨道接触。
【IPC分类】A01G9-14
【公开号】CN204498928
【申请号】CN201520010512
【发明人】赵进, 梁永江, 霍沁建, 蒋卫, 何培祥, 李庆东, 刘宏博, 朱康熹, 何家成, 汪洋, 蒋猛, 陈思欣
【申请人】西南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