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09471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涉及蝇类培养和分离器。
【背景技术】
[0002]果园中葡萄等水果上果蝇的监测以及口岸检疫中对进境截获的水果进行蝇类等害虫的培养实验。当水果中培养出蝇类后,再对其进行统计和种类鉴定。但经过多天的培养,水果一般都已腐烂变质,培养缸底部有大量腐败汁液。传统的乙醚麻醉法分离蝇类的过程中,蝇类被麻醉后会跌落至缸底,浸泡在腐败的汁液中,虫体因此而受到损害,对后期的分离鉴定工作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蝇类害虫监测和口岸检疫工作提供方便,本实用新型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培养并分离蝇类的装置,在不使用乙醚的情况下安全有效的从水果培养缸中分离出蝇类,确保蝇类样本的完整性。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包括培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缸靠近底部设置隔离网,培养缸缸底设置排水孔;培养缸顶部设有开口并与收集装置连接;收集装置包括两个口对口活动连接的收集瓶,其中第一收集瓶的瓶侧与培养缸开口连接,第二收集瓶与第一收集瓶连接。
[0005]上述培养缸内沿内壁设置第一隔离网;第二收集瓶内沿内壁设置第二隔离网。
[0006]上述第一隔离网设置在培养缸距离底部1/3处;所述第二隔离网设置在第二收集瓶距离底部1/3处。
[0007]培养缸顶部开口是由大逐渐减小的漏斗式结构,位于培养缸内的一端口大,伸入收集瓶内的一端口小。
[0008]上述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接口处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是塑料瓶。
[0009]上述培养缸和第二收集瓶靠近底部设置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处通过胶塞封闭。
[0010]上述培养缸的顶部是斜面。
[0011]上述第二收集瓶内盛放糖醋液,糖醋液的液面在第二隔离网以下。
[0012]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的网眼直径小于2mm。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14]本装置以培养缸为主体,培养缸底部加隔离网,水果置于隔离网上,培养过程中,腐败的汁液可透过隔离网漏到缸底,防止烂果浸没于汁液中影响蝇类成虫的收集;缸底设有排水孔,可将底部的汁液排出;利用昆虫喜向上爬行的习性,在培养缸顶部开一小口与收集瓶连接,培养缸和收集瓶接口处,培养缸一端口大,收集瓶一端口小,蝇类成虫羽化后爬入收集瓶后不能再重新爬回培养缸内。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收集到活体蝇类成虫,不需要通过乙醚麻醉,即使使用乙醚麻醉,也避免了蝇类跌入腐败的汁液中难以分离的情况发生。本装置适用于果蝇等水果类害虫的培养和分离。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1-培养缸、2-第一隔离网、3-排水孔、4-培养缸顶部、5-开口、6_第一收集瓶、7-螺旋接口、8_第二收集瓶、9-第二隔离网、11-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以培养缸I为主体,培养缸I底部加第一隔离网2,水果置于第一隔离网2上,培养过程中,腐败的汁液可透过第一隔离网2漏到缸底,缸底设有排水孔3,可将底部的汁液排出。利用昆虫喜向上爬行的习性,在培养缸顶部4通过开口 5与第一收集瓶6连接。瓶侧通过开口 5和培养缸I相通,第一收集瓶6底部朝上,朝下的瓶口为螺旋口,与第二收集瓶8相连,培养出的蝇类成虫从培养缸进入此收集瓶。第二收集瓶8可通过螺旋接口 7拆卸下来,便于蝇类标本的收集。第二收集瓶8内设置第二隔离网9。隔离网网眼直径至少要比果蝇成虫虫体小,直径大约2_以内,防止蝇类成虫透过网眼掉入缸底。排水孔3用胶塞塞紧,用于排出缸底或瓶底的液体。
[0018]因为果蝇有向上爬行的习性,因此培养缸顶部设计成斜面,开口 5是由大逐渐减小的漏斗式结构,位于培养缸内的一端口大,伸入收集瓶内的一端口小,目的是为了使蝇类成虫从培养缸爬入收集瓶后不能重新返回培养缸。
[0019]第二收集瓶8中距离底部1/3处可加第二隔离网9,靠近底部开一排水孔,瓶内放糖醋液,高度在隔离网以下,可以加强收集瓶对蝇类成虫的诱集效果。培养缸上设置通气孔,直径大小为Imm左右,主要作用是透入空气。
【主权项】
1.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包括培养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缸靠近底部设置隔离网,培养缸缸底设置排水孔;培养缸顶部设有开口并与收集装置连接;收集装置包括两个口对口活动连接的收集瓶,其中第一收集瓶的瓶侧与培养缸开口连接,第二收集瓶与第一收集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缸内沿内壁设置第一隔离网;第二收集瓶内沿内壁设置第二隔离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网设置在培养缸距离底部1/3处;所述第二隔离网设置在第二收集瓶距离底部1/3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培养缸顶部开口是由大逐渐减小的漏斗式结构,位于培养缸内的一端口大,伸入收集瓶内的一端口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接口处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收集瓶与第二收集瓶是塑料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缸和第二收集瓶靠近底部设置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处通过胶塞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缸的顶部是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集瓶内盛放糖醋液,糖醋液的液面在第二隔离网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的网眼直径小于2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浆果类水果中蝇类的培养及分离装置,包括培养缸,培养缸靠近底部设置隔离网,培养缸缸底设置排水孔;培养缸顶部设有开口并与收集装置连接;收集装置包括两个口对口活动连接的收集瓶,其中第一收集瓶的瓶侧与培养缸开口连接,第二收集瓶与第一收集瓶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培养并分离蝇类的装置,在不使用乙醚的情况下安全有效的从水果培养缸中分离出蝇类,确保蝇类样本的完整性。
【IPC分类】A01K67-033
【公开号】CN204518914
【申请号】CN201520138963
【发明人】梁靓, 付骋宇, 刘振伟
【申请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