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加海水中铁元素的埋绳式增殖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325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可增加海水中铁元素的埋绳式增殖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殖礁,特别是一种可增加海水中铁元素的埋绳式增殖礁。
【背景技术】
[0002]增殖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海产品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传统的增殖礁大多为不规则的石块,增殖效果十分有限,并且其功能相对单一,已经无法适应现在近海增养殖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增加其附近水体中铁元素含量,并有利于藻类附着的增殖礁。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增加海水中铁元素的埋绳式增殖礁,包括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I为空心的正方体形,并且在礁体I的每个面上都开设有正方形的通孔2,在礁体I的每个顶点内均埋设有铁球3,每个铁球3上均开设有三个孔,每个孔中固定设置有三根苗绳4,这三根苗绳4分别与自身所在面上的另外三个顶点上伸出的苗绳4编结为一体,并且在苗绳4内还穿插有铁丝。
[0005]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06]本种结构形式的增殖礁,针对传统结构的增殖礁所存在的功能相对单一,增殖效果有限的缺陷,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礁体结构。它采用独特的空心正方体的结构,且在每个面上都开设有通孔,这样能够减少海流对礁体本身的冲击力,增强礁体对海底底质所形成的涡旋作用,提高流动海水的营养盐含量;并且它的外表面设置有多根相互连接、交叉的苗绳,这些苗绳能够便于藻类在其上附着;并且夹杂在苗绳中的铁丝加上位于顶点处的铁球,均能够在海水的腐蚀作用下向周围水体中释放铁元素,有利于藻类的繁殖。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可增加海水中铁元素的埋绳式增殖礁,包括作为基础的礁体1,这个礁体I为空心的正方体形,具有六个正方形的面和八个顶点,在礁体I的每个面上都开设有正方形的通孔2,在礁体I的每个顶点内均埋设有一个铁球3,在每个铁球3上都开设有三个孔,这三个孔分别对应该铁球3所在的三个面,在每个孔中都固定设置有三根苗绳4,并且在苗绳4中还夹杂有铁丝;这三根苗绳4分别与自身所在的面上的另三个顶点上伸出的苗绳4编结为一体,如图1所示:与
A、B、C三个面其相交于顶点a,顶点a上设置的铁球3上开设有三个孔,这三个孔分别与A、
B、C三个面相对应,从与A面相对应的孔中伸出三根苗绳4,分别向A面上除了顶点a之外的另外三个顶点b、c、d延伸,同时从顶点b、c、d上也会延伸出苗绳4,共线的两段苗绳4分别相互编结,形成一体结构。
[0009]由于本种增殖礁的表面设置有多根苗绳,并且这些苗绳相互连接、交叉,形成近似于网状结构的状态,因此能够方便藻类在苗绳上进行附着,为增殖礁附近水域生存的海产品提供饵料;同时在礁体I的所有顶点上均设置有铁球3,同时苗绳中也夹杂有铁丝,铁球与铁丝能够在海水的腐蚀作用下向附近水域的海水中释放铁元素,由于铁元素是藻类生长和繁殖的限制因子,因此有利于藻类的生长。
【主权项】
1.一种可增加海水中铁元素的埋绳式增殖礁,包括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I)为空心的正方体形,并且在礁体(I)的每个面上都开设有正方形的通孔(2),在礁体(I)的每个顶点内均埋设有铁球(3),每个铁球(3)上均开设有三个孔,每个孔中固定设置有三根苗绳(4),这三根苗绳(4)分别与自身所在面上的另外三个顶点上伸出的苗绳(4)编结为一体,并且在苗绳(4)内还穿插有铁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增加海水中铁元素的埋绳式增殖礁,包括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礁体(1)为空心的正方体形,并且在礁体(1)的每个面上都开设有正方形的通孔(2),在礁体(1)的每个顶点内均埋设有铁球(3),每个铁球(3)上均开设有三个孔,每个孔中固定设置有三根苗绳(4),这三根苗绳(4)分别与自身所在面上的另外三个顶点上伸出的苗绳(4)打结后连接为一体,并且在苗绳(4)内还穿插有铁丝。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204634725
【申请号】CN201520258174
【发明人】杨军, 张国胜, 陈勇, 田涛, 刘永虎, 王刚
【申请人】大连海洋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