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45004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牲畜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0002]现在的养殖棚一般都是单纯的养殖家禽,因棚榆树封闭式,棚内温度会随着天气的变化从而发生变化,使得棚内温度不温度,极易导致棚内家禽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且家禽所产生的粪便处理困难,尤其夏天,棚内透光通风效果差,温度过高导致棚内气味难闻,也提高了疾病的蔓延,同时,但棚的长度过长时,给家禽喂食、喂水也极大的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使得工作效率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0005]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包括:
[0006]棚体,其由两面相对设置的墙体和棚顶组成,所述棚顶一侧由彩钢搭建而成的钢架,所述棚顶另一侧由棚膜覆盖钢架搭建而成的与钢架相配合的弧形架,所述弧形架在与钢架相连的位置设有自动卷膜装置;
[0007]种植区,其设置在所述弧形架下部;
[0008]养殖区,其设置在所述钢架下部,并与所述种植区通过走道分隔,所述养殖区从墙体侧到走道之间依次设置有休息区、喂料区和围栏,所述喂料区靠近围栏侧设置有一条形的食槽,所述食槽内部充水并在其上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放置多个置食盘,其中所述食槽靠近休息区一侧边缘还设置有多个与食槽底部相连通的水槽,且所述水槽与食槽具有高度差;
[0009]多个温、湿度感应器,其设置在所述两面墙体的中间,其中,所述自动卷膜装置与所述多个温、湿度感应器相连接。
[0010]优选的是,所述墙体上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窗户。
[0011]优选的是,所述多个温、湿度感应器依次交叉安装在两面墙体内侧上,每个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之间的距离是3-5米,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距地面的距离是1.5-2.5 米。
[0012]优选的是,所述水槽的底部低于所述食槽的底部,且所述水槽和所述食槽之间具有一个倾斜面。
[0013]优选的是,所述休息区通过隔墙分割为多个子休息区。
[0014]优选的是,所述传送带距食槽内的高度与所述休息区水平高度一致。
[0015]优选的是,所述传送带距食槽内的高度低于所述休息区水平高度6-8厘米。
[0016]优选的是,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置食盘的卡扣。
[0017]优选的是,所述置食盘为条状结构,所述置食盘的宽度与所述传送带宽度一致。
[0018]优选的是,所述休息区高度低于所述喂料区高度。
[0019]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食槽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放置多个置食盘,当棚长较长时,每天需要工作人员往返多次为牲畜喂食喂水,在食槽上设置传送带,可使工作人员在棚的任何一端就可以完成为牲畜喂食这一工作,在传送带上放置置食盘,可方便工作人员为牲畜盛放食物,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定时可拆卸的对置物盘进行清洗消毒,以降低牲畜的患病率;在食槽靠近休息区一侧边缘还设置有多个与食槽底部相连通的水槽,传送带下部是可以充水的,当水流入食槽后,因水槽低于食槽,食槽中的水将流入水槽中,这样方便牲畜饮用,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操作,效率高,为养殖的禽类提供舒适的环境;在棚内一边做为种植区,不仅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间,并植物可消耗牲畜产出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以供牲畜呼吸,同时牲畜的粪便经发酵后可转移给植物,成为植物生长的养料,减少了粪便的污染,而植物也可作为饲料喂养牲畜,这样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0020]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宄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的养殖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24]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棚体1,其由两面相对设置的墙体11和棚顶组成,所述棚顶一侧由彩钢搭建而成的钢架12,所述棚顶另一侧由棚膜覆盖钢架搭建而成的与钢架相配合的弧形架13,所述弧形架13在与钢架12相连的位置设有自动卷膜装置14 ;种植区2,其设置在所述弧形架13下部;养殖区3,其设置在所述钢架12下部,并与所述种植区2通过走道4分隔,所述养殖区3从墙体11侧到走道4之间依次设置有休息区31、喂料区32和围栏33,所述喂料区32靠近围栏33侧设置有一条形的食槽34,所述食槽34内部充水并在其上方设置有传送带35,所述传送带35上放置多个置食盘36,其中所述食槽34靠近休息区31 —侧边缘还设置有多个与食槽34底部相连通的水槽37,且所述水槽37与食槽34具有高度差;多个温、湿度感应器15,其设置在所述两面墙体11的中间,其中,所述自动卷膜装置14与所述多个温、湿度感应器15相连接;所述墙体11上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窗户16 ;所述休息区31通过隔墙分割为多个子休息区311。
[0026]如上所述,在墙体上预设距离设置多个窗户,在夏天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单纯依靠棚顶的自动卷膜装置进行通风,可能导致通风不够,使得棚内温度和湿度较高,不利于牲畜的养殖和植物的种植。
[0027]在食槽内部充水并在其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放置多个置食盘,当棚长较长时,每天需要工作人员往返多次为牲畜喂食喂水,在食槽上设置传送带,可使工作人员在棚的任何一端就可以完成为牲畜喂食这一工作,在传送带上放置置食盘,可方便工作人员为牲畜盛放食物,同时也方便工作人员定时可拆卸的对置物盘进行清洗消毒,以降低牲畜的患病率;在食槽靠近休息区一侧边缘还设置有多个与食槽底部相连通的水槽,传送带下部是可以充水的,当水流入食槽后,因水槽低于食槽,食槽中的水将流入水槽中,这样方便牲畜饮用。
[0028]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置食盘的卡扣,因牲畜在食用饲料时动作过大会导致置物盘翻倒,为避免这一问题,在传送带两侧设置卡扣,置食盘放到传送带上后食用卡扣将其固定,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0029]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棚体,其由两面相对设置的墙体和棚顶组成,所述棚顶一侧由彩钢搭建而成的钢架,所述棚顶另一侧由棚膜覆盖钢架搭建而成的与钢架相配合的弧形架,所述弧形架在与钢架相连的位置设有自动卷膜装置; 种植区,其设置在所述弧形架下部; 养殖区,其设置在所述钢架下部,并与所述种植区通过走道分隔,所述养殖区从墙体侧到走道之间依次设置有休息区、喂料区和围栏,所述喂料区靠近围栏侧设置有一条形的食槽,所述食槽内部充水并在其上方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放置多个置食盘,其中所述食槽靠近休息区一侧边缘还设置有多个与食槽底部相连通的水槽,且所述水槽与食槽具有高度差; 多个温、湿度感应器,其设置在所述两面墙体的中间,其中,所述自动卷膜装置与所述多个温、湿度感应器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上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窗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温、湿度感应器依次交叉安装在两面墙体内侧上,每个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之间的距离是3-5米,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距地面的距离是1.5-2.5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的底部低于所述食槽的底部,且所述水槽和所述食槽之间具有一个倾斜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区通过隔墙分割为多个子休息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距食槽内的高度与所述休息区水平高度一致。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距食槽内的高度低于所述休息区水平高度6-8厘米。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两侧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置食盘的卡扣。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置食盘为条状结构,所述置食盘的宽度与所述传送带宽度一致。10.如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休息区高度低于所述喂料区高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牲畜养殖的温室大棚,包括棚体由两面墙体和棚顶组成,棚顶一侧由彩钢搭建而成的钢架,棚顶另一侧由棚膜覆盖钢架搭建而成的与钢架相配合的弧形架,弧形架在与钢架相连的位置设有自动卷膜装置;种植区设置在弧形架下部;养殖区设置在钢架下部,与种植区通过走道分隔,养殖区依次设置有休息区、喂料区和围栏,喂料区靠近围栏侧设置有一条形的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放置多个置食盘,食槽靠近休息区一侧边缘还设置有多个与食槽底部相连通的水槽;多个温、湿度感应器,其设置在两面墙体的中间,并与自动卷膜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自动化操作,效率高,循环利用资源。
【IPC分类】A01K1/035, A01K1/02, A01G9/14
【公开号】CN204697684
【申请号】CN201520230587
【发明人】王涛, 谢文伟, 李建华
【申请人】绵阳瑞丰中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