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0960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甜叶菊的机械化播种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甜叶菊又名甜菊、甜草、甜茶,为菊科甜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洲巴拉圭和巴西交界的阿曼拜山脉。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我国种植,目前全国栽培总面积达100万亩以上,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安徽、福建、甘肃等地,已成为世界上种植甜叶菊面积最多的国家之一。甜叶菊主要用于生产甜叶菊糖,甜叶菊糖是继蔗糖、甜菜糖之后的“第三糖源”,其叶中含有的甜菊糖甙甜度为蔗糖的200?400倍,是目前已知最甜的天然绿色健康甜味剂,具有甜度高、热值低、营养全、功效多、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七个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饮品及药品等工业领域。经大量药物实验证明,甜菊糖无毒副作用,无致癌物,食用安全,经常食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龋齿等病症,是一种可替代蔗糖的非常理想的甜味剂。
[0003]目前生产中多采用种子育苗然后移栽到大田,我国南方各省用平畦播种育苗,而北方则用温室和拱棚育苗。甜叶菊属于喜温喜湿作物。整个生育期间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在北方地区栽培,只能通过设施育苗的途径来满足种子发芽即幼苗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进而实现高产高效的生产目标。同时移栽时幼苗大小,对移栽后的成活率和缓苗期的长短关系密切,如苗龄过大,起苗时易伤根系,不利于返青,且费工费时,苗龄过小,根系小,发育不良,抗旱能力差,移栽后的成活率低,亩保苗株数不够,难以实现高产,而且亩用苗量大,一般亩栽苗11000-12000株,耗费大量人工育苗栽培,育苗移栽方式是制约甜叶菊大面积种植的主要问题。而且甜菊种子种子细小(千粒重仅有0.25-0.4克),播种方式和田间温湿度直接影响其发芽率和出苗率。人工育苗栽培耗时费力,而且成苗率不高。甜叶菊原料生产与市场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大面积种植成为甜叶菊种植的世界性种植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开沟、整平、压槽整形、铺管、播种、铺膜、覆土于一体的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
[0005]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包括机架,机架由悬挂和起升装置与拖拉机连接,机架前端安装有开沟犁,开沟犁后方为整平辊,整平辊两端设有地齿,整平辊后方为压槽轮,压槽轮连接在机架的横梁上,压槽轮后方为点种轮,点种轮连接在机架的另一个横梁上,点种轮对接下种管,下种管上部连接种箱,种箱设在机架上,种箱设有排种齿轮轴,链条连接整平辊端头的链轮和种箱的排种齿轮轴端头的链轮,种箱前的机架上固定有滴灌带放置架,种箱后的机架上设有铺膜装置。
[0006]种箱内设有种子搅拌器,排种齿轮轴上设小齿轮,小齿轮与种子搅拌器轴上的齿轮啮合。种箱的排种形式为螺旋叶片排种。
[0007]铺膜机构包括开沟圆片、地膜张紧轮、展膜轮、覆土圆片、镇压轮、覆土片、地膜支架,开沟圆片位于机架下部、点种轮外侧,地膜支架的挂膜杆在机架上部,地膜张紧轮在机架下部并与地膜支架对应,地膜张紧轮后为展膜轮,展膜轮后为覆土圆片,覆土圆片后为镇压轮,镇压轮外侧为覆土片。
[0008]开沟犁、压槽轮、点种轮有四组,每组有配套的下种、铺滴灌带、铺膜、压膜装置,工作幅宽为1400 mm。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机具填补了国内甜叶菊的播种机械空白。一次可完成完成了一个开沟、整平、压槽整形、铺管、播种、铺膜、覆土多项作业,机具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率低,作业性能稳定,满足了甜叶菊农艺要求;
[0010](2)该机具实现了与拖拉机的挂接配套,动力广泛,机具能适合不同土壤条件下的铺膜、铺管、播种作业;
[0011](3)该机具铺膜速度对铺膜、铺管的质量影响较小,作业效率高,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槽轮的径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所示,一种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包括机架2,机架2由悬挂和起升装置与拖拉机连接,机架2前端安装有开沟犁1,开沟犁I后方为整平辊3,整平辊3两端设有地齿21,整平辊3后方为压槽轮5,压槽轮5连接在机架2的横梁上,压槽轮5后方为点种轮7,点种轮7连接在机架2的另一个横梁上,点种轮7对接下种管8,下种管8上部连接种箱17,种箱17设在机架2上,种箱17设有排种齿轮轴,链条连接整平辊3端头的链轮和种箱17的排种齿轮轴端头的链轮,种箱17前的机架2上固定有滴灌带放置架19,种箱17后的机架2上设有铺膜装置。种箱17内设有种子搅拌器,排种齿轮轴上设小齿轮,小齿轮与种子搅拌器轴上的齿轮啮合。种箱17的排种形式为螺旋叶片排种。铺膜机构包括开沟圆片9、地膜张紧轮10、展膜轮11、覆土圆片12、镇压轮13、覆土片14、地膜支架15,开沟圆片9位于机架2下部、点种轮7外侧,地膜支架15的挂膜杆在机架2上部,地膜张紧轮10在机架2下部并与地膜支架15对应,地膜张紧轮10后为展膜轮11,展膜轮11后为覆土圆片12,覆土圆片12后为镇压轮13,镇压轮13外侧为覆土片14。开沟犁1、压槽轮5、点种轮7有四组,每组有配套的下种、铺滴灌带、铺膜、压膜装置,工作幅宽为1400 _。
[001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拖拉机牵引播种机前进时,开沟犁I开出4条沟槽,经整平辊3整平后留有4条浅槽,再经压槽轮5碾压形成横截面为下口宽6 cm、上口 8 cm、深7cm的梯形槽。压槽轮5单个重量在25kg左右,径向截面看厚度由中间向边沿逐渐变薄,与所压梯形槽的形状是对应的。在整平辊3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通过驱动链条18带动种箱上的排种齿轮轴上的齿轮16使排种齿轮转动排种,可通过调节排种齿轮调节排种量;同时排种齿轮轴上的小齿轮通过齿轮带动种子搅拌器轴上的齿轮转动,使种子搅拌器转动,实现同步搅拌种子,避免在种箱17内形成中空,造成下种不均。种子通过排齿轮种后经过下种管掉入点种轮,点种轮7转动,当点种轮7转动到沟底部时将种子排到梯形沟槽底;滴灌带通过滴灌带铺设装置置于两个U型沟槽内;开沟圆片9开出铺膜沟,展膜轮11将膜展开,并铺在压好沟槽、下好种、铺好滴灌带的膜床上,展膜轮11将膜边压人开出的膜沟内,使地膜紧贴膜床,覆土圆片12将土压覆在膜边上,经镇压轮13镇压,完成了一个开沟、整平、压槽整形、铺管、播种、铺膜、覆土、镇压作业循环。
[0016]田间试验
[0017]试验牵引动力为四轮式拖拉机。2013年4月15?20日在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啤酒大麦原种场三队进行播种作业试验,作业面积20km2,平均日工效2 km2,作业速度为3?5 km/ho通过实验,该机完成了一个开沟、整平、压槽整形、铺管、播种、铺膜、覆土作业循环。作业性能稳定,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了甜叶菊农艺要求。收获后每亩平均甜叶菊干叶350公斤,亩收益2000元,最高平均亩产520公斤,亩收益3700元,达到或超过了先育苗再移栽的亩产量。。
【主权项】
1.一种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包括机架(2),机架(2)由悬挂和起升装置与拖拉机连接,其特征是:机架(2 )前端安装有开沟犁(I),开沟犁(I)后方为整平辊(3 ),整平辊(3 )两端设有地齿(21),整平辊(3 )后方为压槽轮(5 ),压槽轮(5 )连接在机架(2 )的横梁上,压槽轮(5 )后方为点种轮(7 ),点种轮(7 )连接在机架(2 )的另一个横梁上,点种轮(7 )对接下种管(8),下种管(8)上部连接种箱(17),种箱(17)设在机架(2)上,种箱(17)设有排种齿轮轴,链条连接整平辊(3)端头的链轮和种箱(17)的排种齿轮轴端头的链轮,种箱(17)前的机架(2)上固定有滴灌带放置架,种箱(17)后的机架(2)上设有铺膜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其特征是:种箱(17)内设有种子搅拌器,排种齿轮轴上设小齿轮,小齿轮与种子搅拌器轴上的齿轮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其特征是:种箱(17)的排种形式为螺旋叶片排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其特征是:铺膜机构包括开沟圆片(9)、地膜张紧轮(10)、展膜轮(11)、覆土圆片(12)、镇压轮(13)、覆土片(14)、地膜支架(15),开沟圆片(9)位于机架(2)下部、点种轮(7)外侧,地膜支架(15)的挂膜杆在机架(2)上部,地膜张紧轮(10)在机架(2)下部并与地膜支架(15)对应,地膜张紧轮(10)后为展膜轮(11),展膜轮(11)后为覆土圆片(12),覆土圆片(12)后为镇压轮(13),镇压轮(13)外侧为覆土片(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其特征是:开沟犁(I)、压槽轮(5)、点种轮(7)有四组,每组有配套的下种、铺滴灌带、铺膜、压膜装置,工作幅宽为1400 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甜叶菊大田点播覆膜机,包括机架,机架由悬挂和起升装置与拖拉机连接,机架前端安装有开沟犁,开沟犁后方为整平辊,整平辊两端设有地齿,整平辊后方为压槽轮,压槽轮连接在机架的横梁上,压槽轮后方为点种轮,点种轮连接在机架的另一个横梁上,点种轮对接下种管,下种管上部连接种箱,种箱设在机架上,种箱设有排种齿轮轴,链条连接整平辊端头的链轮和种箱的排种齿轮轴端头的链轮,种箱前的机架上固定有滴灌带放置架,种箱后的机架上设有铺膜装置。优点:一次可完成一个开沟、整平、压槽整形、铺管、播种、铺膜、覆土多项作业,机具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率低,作业性能稳定,满足了甜叶菊农艺要求。
【IPC分类】A01C7/18, A01G13/02, A01C7/20, A01C5/06
【公开号】CN204733569
【申请号】CN201520478703
【发明人】谢忠清, 王军强, 魏玉杰, 邱晓庆, 常瑛, 李彦荣, 王致和, 何友萍, 张想平, 韩钟英, 刘强, 韩三会
【申请人】甘肃省农垦农业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