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收割机的通道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0993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甘蔗收割机的通道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收割机的通道总成。
【背景技术】
[0002]申请人在先提交了名称为“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专利号201010299011.6)的专利申请,该申请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设置有割台总成、及通道总成,其中割台总成包括刀盘、拨进轮、输送定位轮,可在甘蔗被从根部切割下来后,把交叉无序的甘蔗先根后梢地以相互不重叠交叉而是相互平行的状态排列好并输送至通道总成;而通道总成则包括若干组输送轮和破叶打梢轮,每组破叶打梢轮包括相对于甘蔗的输送平面呈相互对称地上下安装、同速相对转动的两个破叶打梢轮;每组破叶打梢轮的上、下轮的外周分别设有至少一组破叶胶棒,每组胶棒呈上下对扣且交叉设置,轮流将蔗叶从甘蔗上刮擦下来、以及将蔗梢拍打掉。该整杆式收割机虽然能够实现对甘蔗的快速自动收割,但是收割时在通道总成内甘蔗和蔗叶无法有效分离,容易出现堵塞的问题;另外对于倒伏严重的甘蔗也无法进行收割。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甘蔗收割机的通道总成,其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改善蔗叶分离效果,防止堵塞。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进行实施:
[0005]—种甘蔗收割机的通道总成,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输送单元、剥叶单元和后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剥叶单元由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各前剥叶子单元和末端剥叶单元组成,前剥叶子单元由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二剥叶辊组成,第一、二剥叶辊轴线所在平面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一、二剥叶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末端剥叶单元由上、下错开布置的第三、四剥叶辊组成,第三、四剥叶辊轴线所在平面与物料输送方向成夹角布置,第三、四剥叶辊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三剥叶辊距后输送单元的间距小于第四剥叶辊距后输送单元的间距。
[0006]通过对构成末端剥叶单元的第四剥叶辊的安装位置和转动方向进行调整,使得剥离后的蔗叶能够很好的与甘蔗进行分离,防止甘蔗后续输送过程中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甘蔗收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割台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图2中去除扶起机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4为扶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5为通道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0013]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盘40、割台总成10、通道总成20、框架总成30和驾驶室50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割台总成10和通道总成20进行改进,具体的改进方案如下。
[0014]对于割台总成10,其采取的方案如图2、3、4所示:割台总成10包括位于割台总成10底部用于切断甘蔗的刀盘12和位于割台总成10前端顶部用于将甘蔗压倒进行收割的压倒轮11,割台总成10的前端还设置有用于扶起倒伏甘蔗的扶起机构,扶起机构包括两相对布置、转动安装在割台总成10上的第一、二导辊13,第一、二导辊13呈倾斜状布置且第一、二导辊13的高度沿甘蔗收割机的行走方向逐渐减小,第一、二导辊13的轴身上设置螺旋线状的第一、二螺旋筋条14,第一、二导棍13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二螺旋筋条14的旋向相反。驱动第一、二导辊13转动的液压马达也安装在割台总成10上,通过设置扶起机构,第一、二导辊13内向旋转对倒伏的甘蔗进行扶起,使得刀盘12能够对其进行可靠的收割,有效的改变了以前倒伏甘蔗无法收割的问题。
[0015]进一步的方案为:第一、二导辊13之间的间距沿高度的增大而减小,第一、二导辊13的倾斜角度为60?70°,优选65°,提高甘蔗扶起的效果。具体的方案为,扶起机构的高度约1500mm,其中第一、二导辊13高1200mm,第一、二导辊13的直径沿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具体操作时顶部直径可为150?160mm,底部直径可为90?110mm,第一、二螺旋筋条14均匀等距的焊接在第一、二导辊13的表面,第一、二螺旋筋条14的高度40mm,螺距250_,第一、二螺旋筋条14具体可采用弹簧或者钢筋绕制而成。
[0016]另外,传统压倒轮11压倒甘蔗倾斜的角度过大,刀盘12切割时甘蔗底部容易发生崩裂,使得收割后的甘蔗根无法正常出苗,收割损伤大。因此本实用新型还对压倒轮11的安装位置作出如下改进,公垂线X与刀盘12所处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公垂线X为与压倒轮11的轴线和刀盘12的第一切线均垂直的直线,第一切线为与压倒轮11的轴线相平行的刀盘12刃口的切线,刀盘为圆盘形刀。这样压倒后的甘蔗在切割时不会发生崩裂的现象,降低对甘蔗根的损伤,保证甘蔗根下一次的正常出芽。
[0017]对于通道总成20其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通道总成20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输送单元21、剥叶单元22和后输送单元23,剥叶单元22由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各前剥叶子单元和末端剥叶单元22组成,前剥叶子单元由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二剥叶辊221、222组成,第一、二剥叶辊221、222轴线所在平面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一、二剥叶辊221、222的转动方向相反;末端剥叶单元22由上、下错开布置的第三、四剥叶辊223、224组成,第三、四剥叶辊223、224轴线所在平面与物料输送方向成夹角布置,第三、四剥叶辊223、224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三剥叶辊223距后输送单元23的间距小于第四剥叶辊224距后输送单元23的间距。进一步的方案为:前输送单元21由各前输送子单元组成,前输送子单元由上、下对应布置的第一、二前输送辊211、212构成,后输送单元23由各后输送子单元构成,各后输送子单元由上、下对应布置的第一、二后输送棍231、232构成,第一、二前输送辊211、212的转速均为a且转动方向相反,第一、二、三、四剥叶辊的转速均为b,第一、二后输送辊231、232的转速均为c且转动方向相反,其中a:b = 2:5,b:c = 2:1。通过对构成末端剥叶单元22的第四剥叶辊224的安装位置和转动方向进行调整,使得剥离后的蔗叶能够很好的与甘蔗进行分离,防止甘蔗后续输送过程中发生堵塞。另外通过对构成前输送单元21、剥叶单元22和后输送单元23的各导棍的转速比例进行调节,改善甘鹿叶剥离效果和甘蔗输送的效果,从而起到防堵的效果,保证甘蔗收割机的正常运行。甘蔗收割机中未提及进行改进的机构部分具体可参照现有甘蔗收割机的操作方式进行实施。
[0018]总之,本实用新型可有避免甘蔗收割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堵塞,同时提高剥叶效果,同时可对倒伏的甘蔗进行收割。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获知本实用新型中记载内容后,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其作出若干同等变换和替代,这些同等变换和替代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甘蔗收割机的通道总成,包括沿物料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输送单元、剥叶单元和后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剥叶单元由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各前剥叶子单元和末端剥叶单元组成,前剥叶子单元由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二剥叶辊组成,第一、二剥叶辊轴线所在平面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一、二剥叶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末端剥叶单元由上、下错开布置的第三、四剥叶辊组成,第三、四剥叶辊轴线所在平面与物料输送方向成夹角布置,第三、四剥叶辊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三剥叶辊距后输送单元的间距小于第四剥叶辊距后输送单元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机的通道总成,其特征在于:前输送单元由各前输送子单元组成,前输送子单元由上、下对应布置的第一、二前输送辊构成,后输送单元由各后输送子单元构成,各后输送子单元由上、下对应布置的第一、二后输送棍构成,第一、二前输送棍的转速均为a且转动方向相反,第一、二、三、四剥叶棍的转速均为b,第一、二后输送棍的转速均为c且转动方向相反,其中a:b = 2:5,b:c = 2:l。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蔗收割机的通道总成,剥叶单元由沿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各前剥叶子单元和末端剥叶单元组成,前剥叶子单元由上、下相对布置的第一、二剥叶辊组成,第一、二剥叶辊轴线所在平面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第一、二剥叶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末端剥叶单元由上、下错开布置的第三、四剥叶辊组成,第三、四剥叶辊轴线所在平面与物料输送方向成夹角布置,第三、四剥叶辊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三剥叶辊距后输送单元的间距小于第四剥叶辊距后输送单元的间距。通过对构成末端剥叶单元的第四剥叶辊的安装位置和转动方向进行调整,使得剥离后的蔗叶能够很好的与甘蔗进行分离,防止甘蔗后续输送过程中发生堵塞。
【IPC分类】A01D45/10
【公开号】CN204733602
【申请号】CN201520415580
【发明人】王刚, 胡东, 宁金科
【申请人】安徽泰德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