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合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715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合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将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装成一体的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农艺方法是,首先采用单一功能的旋耕机具对前茬作物的根茬土地进行旋耕作业整地后,再用马铃薯播种机具在旋耕作业后的土地上完成马铃薯播种作业。由于作业不连续,分期进行,造成旋耕作业整地后土壤水分的大量蒸发,含水率下降,墒性差,尤其在我国十年九旱的东北地区西北部的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区域上述问题尤为突出,严重影响马铃薯出苗率。为解决上述问题,少耕或免耕农艺技术开始研究,即在前茬作物土地上直接进行马铃薯播种作业,农业上俗称“原垄卡”的卡种技术,以避免和减少因旋耕整地造成的土壤水分损失。但是,截止目前,还没有可以满足和适应少耕或免耕农艺技术的马铃薯播种机具。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农业生产作业的实际需要,设计提供一种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合连接机构,通过该机构将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装成联合复式作业机具,达到减少因旋耕作业产生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实现连续作业、提高出苗率的目的。
[0004]本发明创造的基本设计是: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合连接机构包括马铃薯播种机、旋耕机和牵引架,在旋耕机上方配置龙门式框架,在所述龙门式框架前端左、右侧部上分别固装前连接板,左、右侧的前连接板分别与牵引架铰连接,所述龙门式框架前端左、右侧部与旋耕机的旋耕机机架总成前部铰连接,作业与非作业状态转换控制油缸的前、后部分别与牵引架上部和旋耕机机架总成前侧上部铰连接;在所述的龙门式框架后端左、右侧部上分别铰连安装后连接板,左、右侧的后连接板分别与马铃薯播种机的马铃薯播种机机架总成固接;支撑连接臂的前、后部分别与旋耕机机架总成后侧上部和马铃薯播种机机架总成前侧上部铰连接。
[0005]本发明创造通过组合连接机构将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装成一体,实现了旋耕整地与马铃薯播种的连续性作业,消除了因单一土壤旋耕整地后,再完成马铃薯播种作业所产生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问题,且可以方便的实现旋耕深度的调节和作业与非作业状态转换控制,具有结构合理、调控方便、作业质量好、减少土壤水分散失、保证出苗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合连接机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的俯向视图。
[0008]图中件号说明:
[0009]1、支撑连接臂、2、旋耕深度调节油缸、3、龙门式框架、4、作业与非作业状态转换控制油缸、5、牵引架、6、前连接板、7、旋耕机机架总成、8、旋耕机、9、后连接板、10、马铃薯播种机机架总成、11、马铃薯播种机、12、地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合连接机构包括马铃薯播种机11、旋耕机8和牵引架5,在旋耕机8上方配置龙门式框架3,在所述龙门式框架3前端左、右侧部上分别固装前连接板6,左、右侧的前连接板6分别与牵引架5铰连接,所述龙门式框架3前端左、右侧部与旋耕机8的旋耕机机架总成7前部铰连接,作业与非作业状态转换控制油缸4的前、后部分别与牵引架5上部和旋耕机机架总成7前侧上部铰连接;在所述的龙门式框架3后端左、右侧部上分别铰连安装后连接板9,左、右侧的后连接板9分别与马铃薯播种机11的马铃薯播种机机架总成10固接;支撑连接臂I的前、后部分别与旋耕机机架总成7后侧上部和马铃薯播种机机架总成10前侧上部铰连接。在所述支撑连接臂I上铰连安装旋耕深度调节油缸2,所述旋耕深度调节油缸2的下部与旋耕机机架总成7后侧下部铰连接。
[0011]作业时,通过牵引架5与拖拉机动力连接,形成牵引点与马铃薯播种机11上的地轮12的支撑结构;前行中,先由旋耕机8进行土壤旋耕作业,继尔由马铃薯播种机11完成播种作业,形成连续复式作业方式。通过旋耕深度调节油缸2的伸缩实现旋耕机8旋耕深度的调节。通过作业与非作业状态转换控制油缸4的伸缩完成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的作业(播种)状态与非作业(运输)状态的转换。
【主权项】
1.一种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合连接机构,包括马铃薯播种机(11)、旋耕机(8)和牵引架(5),其特征在于:在旋耕机(8)上方配置龙门式框架(3),在所述龙门式框架(3)前端左、右侧部上分别固装前连接板¢),左、右侧的前连接板(6)分别与牵引架(5)铰连接,所述龙门式框架(3)前端左、右侧部与旋耕机(8)的旋耕机机架总成(7)前部铰连接,作业与非作业状态转换控制油缸(4)的前、后部分别与牵引架(5)上部和旋耕机机架总成(7)前侧上部铰连接;在所述的龙门式框架(3)后端左、右侧部上分别铰连安装后连接板(9),左、右侧的后连接板(9)分别与马铃薯播种机(11)的马铃薯播种机机架总成(10)固接;支撑连接臂(I)的前、后部分别与旋耕机机架总成(7)后侧上部和马铃薯播种机机架总成(10)前侧上部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合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连接臂(I)上铰连安装旋耕深度调节油缸(2),所述旋耕深度调节油缸(2)的下部与旋耕机机架总成(7)后侧下部铰连接。
【专利摘要】旋耕机与马铃薯播种机组合连接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在龙门式框架前端左、右侧部上分别固装前连接板,左、右侧的前连接板分别与牵引架铰连接,龙门式框架前端左、右侧部与旋耕机的旋耕机机架总成前部铰连接,作业与非作业状态转换控制油缸的前、后部分别与牵引架上部和旋耕机机架总成前侧上部铰连接,在龙门式框架后端左、右侧部上分别铰连安装后连接板,左、右侧的后连接板分别与马铃薯播种机机架总成固接,支撑连接臂的前、后部分别与旋耕机机架总成和马铃薯播种机机架总成铰连接;本机构结构合理,调控方便,作业质量好,减少土壤水分散失,保证出苗率。
【IPC分类】A01B33/00, A01C9/00, A01B49/06
【公开号】CN204796087
【申请号】CN201520450305
【发明人】陈长海, 毕春辉, 杨国威, 刘恩宏, 高明宇, 王明军, 赵大勇, 李明金, 吴家安, 耿涛, 张莹莹, 李向军, 金钟玉, 张成亮, 崔波, 张宁, 张宝库
【申请人】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