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诱捕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915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蚁诱捕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白蚁诱捕容器。
【背景技术】
[0002]白蚁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白蚁损害各类房屋建筑、农林设施、仓储物资、水利设施、电力设施,对国民经济多个部门、领域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重大经济损失。因为白蚁危害广泛且严重,所以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各种安全有效的杀灭白蚁的药物和方法。
[0003]目前,在园林领域中,捕杀白蚁采用的方法通常是多个地方投放灭白蚁药物,时效短,并容易淋雨,失效,并且不能实现集中捕杀白蚁,不能从根本上灭杀白蚁。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蚁诱捕容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捕杀白蚁的方法时效短,效果不明显,不能集中捕杀白蚁等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6]—种白蚁诱捕容器,包括有一管体以及两封头,该管体具有一用于安放腐烂杉木的容置空间,管体的周侧面上设置有供白蚁进入的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连通容置空间,该两封头设置于管体的两端并封盖住容置空间的两端开口。
[0007]优选的,所述管体为PVC管。
[0008]优选的,所述管体的直径为110mm,管体的长度为550_650mm。
[0009]优选的,所述多个通孔呈不规则排布在管体的周侧面上。
[0010]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20-25个,通孔为圆孔,其直径为10mm。
[0011]优选的,所述封头为PVC材质,封头呈帽状结构。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3]通过在管体的容置空间内放置腐烂杉木,在管体上开设供白蚁进入的多个通孔,并配合两封头设置于管体的两端而封盖住容置空间的两端开口,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埋入白蚁危害树木周围土壤中,可以防止雨淋失效,可以诱捕白蚁,经过20-30天过程,监测白蚁数量,再进行投白蚁药杀灭处理,从而实现了集中灭杀白蚁,可从根本上灭杀白蚁,而且时效长。
[00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识说明:
[0017]10、管体11、容置空间
[0018]12、通孔20、封头
[0019]30、腐烂杉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一管体10以及两封头20。
[0021]该管体10具有一用于安放腐烂杉木30的容置空间11,管体10的周侧面上设置有供白蚁进入的多个通孔12,多个通孔12均连通容置空间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10为PVC管,所述管体10的直径为110mm,管体10的长度为550_650mm,所述多个通孔12呈不规则排布在管体10的周侧面上,并且,所述通孔12的数量为20-25个,通孔12为圆孔,其直径为1mm0
[0022]该两封头20设置于管体10的两端并封盖住容置空间11的两端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头20为PVC材质,封头20呈帽状结构。并且,所述封头20可以与管体10可拆卸地螺合连接,以便循环多次利用。
[0023]使用时,将腐烂杉木30放置于容置空间11内,然后,将两封头20分别与管体10的两端固定连接而封盖住容置空间11的两端开口,接着,将本实用新型埋入白蚁危害树木周围土壤中,可以诱捕白蚁,经过20-30天过程,监测白蚁数量,再进行投白蚁药杀灭处理。
[002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在管体的容置空间内放置腐烂杉木,在管体上开设供白蚁进入的多个通孔,并配合两封头设置于管体的两端而封盖住容置空间的两端开口,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埋入白蚁危害树木周围土壤中,可以诱捕白蚁,经过20-30天过程,监测白蚁数量,再进行投白蚁药杀灭处理,从而实现了集中灭杀白蚁,可从根本上灭杀白蚁,而且时效长。
[0025]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白蚁诱捕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管体以及两封头,该管体具有一用于安放腐烂杉木的容置空间,管体的周侧面上设置有供白蚁进入的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连通容置空间,该两封头设置于管体的两端并封盖住容置空间的两端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捕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PVC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捕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直径为110mm,管体的长度为550_6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捕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通孔呈不规则排布在管体的周侧面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捕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20-25个,通孔为圆孔,其直径为10m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蚁诱捕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为PVC材质,封头呈帽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白蚁诱捕容器,包括有一管体以及两封头,该管体具有一用于安放腐烂杉木的容置空间,管体的周侧面上设置有供白蚁进入的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均连通容置空间,该两封头设置于管体的两端并封盖住容置空间的两端开口。通过在管体的容置空间内放置腐烂杉木,在管体上开设供白蚁进入的多个通孔,并配合两封头设置于管体的两端而封盖住容置空间的两端开口,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诱捕器埋入白蚁危害树木周围土壤中,可以诱捕白蚁,经过20-30天过程,监测白蚁数量,再进行投白蚁药杀灭处理,从而实现了集中灭杀白蚁,可从根本上灭杀白蚁。
【IPC分类】A01M1/20, A01M1/02
【公开号】CN204888434
【申请号】CN201520560266
【发明人】吕浩荣, 陆恒, 鄢海印
【申请人】佛山市新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