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种催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8172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桑蚕种催青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桑蚕种催青架,包括催青装置和支架,催青装置为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中间设有分隔条,方形框架结构的各边内侧及分隔条两侧均设有凹槽,凹槽内有凸起,蚕种盒置于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蚕种盒装入催青装置的凹槽内,凹槽内有凸起,使得催青装置内可以装两层蚕种盒,节约大量的空间;摇种时直接晃动催青装置即可,改变对单个蚕种盒进行摇种费事费力的现状。
【专利说明】
桑香种催青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桑养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桑蚕种催青架。
【背景技术】
[0002]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世界市场九成生丝靠中国供给,但几十年来国内蚕桑业机械化的发展不快,国内专家学者对蚕桑业机械化的研究,多集中在蚕室电气化保温、通风换气、消毒及饲育设备等,而对蚕种制造的机械化研究较少。蚕种催青是养蚕过程的起点,是确保蚕业丰产丰收的重要基础,如果蚕种催青做得不好,将会导致幼蚕孵化不齐、降低孵化率或导致幼蚕体弱、多病,影响产茧量。而催青过程中影响蚕卵胚胎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光照时间等,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温湿度;蚕种在催青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催青标准要求进行,以提供最佳的人工气候条件。
[0003]催青的过程中,需人工频繁地调整蚕种盒,以使蚕种的温湿度和感光均匀,确保孵化质量。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立体养蚕工具多以竹编簸箕为蚕匾,以用竹或木搭建的格屉式框架作蚕架,或者以木箱作层叠式蚕匾,蚕种盒单层摆放在蚕匾中,这样占用较大的空间,基建投资巨大,且每次只能对一两张蚕种盒进行摇种,耗时长,工作量大,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桑蚕种催青架,可以保护蚕种不受挤压损害,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占地空间,且摇种方便,省时省力。
[000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桑蚕种催青架,包括催青装置和支架,催青装置为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中间设有分隔条,方形框架结构的各边内侧及分隔条两侧均设有凹槽,凹槽内有凸起,蚕种盒置于凹槽内。
[0007]所述催青装置摆放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立柱,相邻立柱通过横杆连接,横杆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
[0008]支架还包括行走轮。
[0009]所述蚕种盒由长方形框架和纱布组成,在长方形框架上下表面分别粘上纱布形成小蚕种盒,两个大小相同的小蚕种盒通过两根背脚粘合成整体。
[0010]两个小蚕种盒四周贴有装饰花边。
[0011]所述催青装置和支架材质为铝合金或钢。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蚕种盒装入催青装置的凹槽内,凹槽内有凸起,使得催青装置内可以装两层蚕种盒,节约大量的空间;摇种时直接晃动催青装置即可,改变对单个蚕种盒进行摇种费事费力的现状。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催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蚕种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桑蚕种催青架,包括催青装置I和支架2,如图1所示,催青装置I为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中间设有分隔条3,方形框架结构与分隔条平行的两边内侧及分隔条3两侧均设有凹槽4,凹槽4内有凸起5,蚕种盒6置于凹槽4内。
[0017]所述催青装置摆放在支架上,如图2所示,所述支架包括立柱9,相邻立柱9通过横杆10连接,横杆10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11,支架还包括行走轮,可以将支架整体移动。所述催青装置和支架材质为铝合金或钢,其他轻质材料能实现支架功能也可以。
[0018]如图3所示,所述蚕种盒6由长方形框架和纱布组成,在长方形框架上下表面分别粘上纱布形成小蚕种盒,两个大小相同的小蚕种盒通过两根背脚7粘合成整体,两个小蚕种盒四周贴有装饰花边8,使得蚕种盒更美观。
[0019]未设置背脚的蚕种盒两端放入催青装置的凹槽内,催青装置侧边的凹槽内的凸起一端设有开口,蚕种盒自开口处装入催青装置内,先装下面一层,下面一层放满后接着放上面一层,放满为止,将装好的催青装置置于支架的支撑杆上,节约空间,减少基建费用;从支架上取下催青装置进行摇种,相对于单个蚕种盒进行摇种省时省力。
【主权项】
1.桑蚕种催青架,包括催青装置和支架,其特征在于:催青装置为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结构中间设有分隔条,方形框架结构的各边内侧及分隔条两侧均设有凹槽,凹槽内有凸起,蚕种盒置于凹槽内,所述支架包括立柱,相邻立柱通过横杆连接,横杆之间设有若干支撑杆,催青装置摆放在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桑蚕种催青架,其特征在于:支架还包括行走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桑蚕种催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蚕种盒由长方形框架和纱布组成,在长方形框架上下表面分别粘上纱布形成小蚕种盒,两个大小相同的小蚕种盒通过两根背脚粘合成整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桑蚕种催青架,其特征在于:两个小蚕种盒四周贴有装饰花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桑蚕种催青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催青装置和支架材质为铝合金或钢。
【文档编号】A01K67/04GK205567532SQ201620319847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8日
【发明人】李元洪, 潘茂华, 周其明, 包方, 杨新峰, 汤存丽, 马静, 王丽丽
【申请人】河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