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包括控制箱(10)及催青室(20),控制箱(10)上设有四个温度控制器(101),催青室(20)内部利用隔温板(205)分隔成四个独立小间(206),每一间内部底部设有一个加热器(201),中部设有一个养蚕架(202),墙壁上挂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03),温度传感器(203)与温度控制器(101)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节约电能,用于不同批次的蚕种催青和保护。
【专利说明】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催青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背景技术】:
[0002]养蚕催青方法:领回蚕种后,将蚕种保护在适宜的环境中,使胚子正常发育,具体做法是:在消毒好的蚕室内,将蚕种平铺于蚕匾中,卵面向上,第I一4天要求室温24°C,干湿差2 — 2.5°C,第5—10天要求室温27°C,干湿差1.5 — 2°C。当胚子发育到后期,发现有少量蚕卵呈青色小点时,立即把蚕种用黑布遮暗,约经过40小时即第三天黎明前4一5时,除去遮暗黑布,把蚕种用白纸包好,卵面向上,开灯感光,让蚁蚕咬破卵壳孵化出来。由于第I一4天所要求的温度与第5 —10天的温度不同,需要人工进行温度的调整,人工调整比较难操作,把握不好精确的温度,如果能有一种自动控制的温度的装置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设计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是十分有益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方便不同批次蚕种催青和保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节约电能,用于不同批次的蚕种催青和保护的优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0005]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包括控制箱及蚕室,所述控制箱上设有温度控制器,催青室内部利用隔温板分隔成独立小间,每一间内部底部设有一个加热器,中部设有一个养蚕架,墙壁上挂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控制器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催青室的每一间设有一个可观察门,可观察门利用合页与蚕室的每一间外侧相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节约电能,用于不同批次的蚕种催青和保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控制箱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催青室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催青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0、控制箱;101、温度控制器;20、催青室;201、加热器;202、养蚕架;203、温度传感器;204、可观察门;2041、合页;205、隔温板;206、独立小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0014]实施例:见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包括控制箱10及催青室20,所述控制箱10上设有温度控制器101,催青室20内部利用隔温板205分隔成独立小间206,每一间内部底部设有一个加热器201,中部设有一个养蚕架202,墙壁上挂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03,温度传感器203与温度控制器101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
[0015]所述催青室20的每一间设有一个可观察门204,可观察门204利用合页2041与催青室20的每一间外侧相连接。
[0016]工作原理:
[0017]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控制箱10上设有温度控制器101,催青室20内部利用隔温板205分隔成独立小间206,每一间内部底部设有一个加热器201,中部设有一个养蚕架202,墙壁上挂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03,温度传感器203与温度控制器101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催青室20的每一间设有一个可观察门204,可观察门204利用合页2041与催青室20的每一间外侧相连接,通过温度控制器101设定独立小间206需要达到的温度,然后将蚕种放入到独立小间206内的养蚕架202上,温度传感器203感知独立小间206内的温度,当独立小间206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加热器201通电开始工作,为独立小间206提供热量,提升室温;当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后,加热器201停止工作。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包括控制箱(10)及催青室(2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10)上设有温度控制器(101),催青室(20)内部利用隔温板(205)分隔成独立小间(206),每一间内部底部设有一个加热器(201),中部设有一个养蚕架(202),墙壁上挂有一个温度传感器(203),温度传感器(203)与温度控制器(101)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分隔式养蚕催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青室(20)的每一间设有一个可观察门(204),可观察门(204)利用合页(2041)与催青室(20)的每一间外侧相连接。
【文档编号】A01K67/04GK203388116SQ201320466075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李玉峰, 汤建国, 冯建琴, 丁农, 占鹏飞 申请人: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