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滋补牛鞭汤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561475阅读:1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滋补牛鞭汤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滋阴补肾的膳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牛鞭材料的汤饮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东亚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饮食习惯是以主食、副食、汤饮为主要架构的饮食结构,汤是中国人饮食中一道不可或缺的膳食,一般认为,食物中多数维生素、氨基酸、糖类以及其他一些物质均能溶于汤中,这方面也是借鉴了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和做法,实现了由药物调整到饮食滋补的过度。
传统而言,汤的一般做法只是将蔬菜、调料调配而成,以味道鲜美为适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汤的主料种类和制作方法上都有了较大改进和提高,但是同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业余生活单一,运动量减少,亚健康状况已经引起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尤其男性群体吸烟、喝酒过度,从医学上讲,烟和酒对人体的呼吸生殖系统、消化循环系统以及生殖系统都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在理论医学方面,亚健康的病因目前还不够准确查找其病因,所以在用药方面一般采用滋补方法进行对肌体调节,完成自身的调节,但从人的自身而言,潜意识里这是为了医治某种疾病,所服用的任何滋补品都是以药物的状况按时按点服用,从内心里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求一种食补的方法,改善服用药物的抵触心理,完成药物治疗变成食物治疗是目前人们普遍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调节肌体功能的一种膳食汤饮,该汤饮具有促进行血、壮阳功能,对性欲不振、肾亏、阳萎等病症有较好的帮助。
本发明提供汤饮包括主料包括牛骨、牛鞭、牛尾、牛睾丸、巴戟、熟地、沙参;配料包括莲子、杞子、杜仲、玉竹、红枣、党参、北芪、元肉、薏米、百合、茨实、黄精、茯苓、淮山、麦冬、狗脊、五指毛桃;其中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牛骨20-30%;牛鞭3-8%;牛尾6-10%;
牛睾丸 2-3%;巴戟0.15-0.3%;熟地0.1-0.2%;沙参0.12-0.2%;水 45-55%;主要配料为莲子0.06-0.12%;杞子0.08-0.12%;杜仲0.10-0.15%;玉竹0.1-0.15%;红枣0.15-0.3%;党参0.08-0.2%;北芪0.1-0.15%;元肉0.05-0.1%;薏米0.05-0.1%;百合0.02-0.08茨实0.03-0.08%;黄精0.02-0.12%;茯苓0.02-0.15%;淮山0.04-0.2%;麦冬0.01-0.08%;狗脊0.03-0.1%;
五指毛桃0.01-0.1%。
其中该汤饮的优选方案为其中主料的重量百分比为牛骨24-28%;牛鞭4-6%;牛尾6-8%;牛睾丸 2.2-2.6%;巴戟0.2-0.25%;熟地0.14-0.16%;沙参0.14-0.16%;水 48-52%;主要配料为莲子0.08-0.10%;杞子0.1-0.12%;杜仲0.12-0.15%;玉竹0.12-0.15%;红枣0.18-0.23%;党参0.12-0.18%;北芪0.12-0.15%;元肉0.06-0.08%;薏米0.06-0.08%;百合0.05-0.07%;
茨实0.05-0.07%;黄精0.05-0.08%;茯苓0.06-0.09%;淮山0.05-0.12%;麦冬0.03-0.06%;狗脊0.05-0.08%;五指毛桃0.03-0.06%。
该汤饮的制作方法为(1)、将牛骨、牛尾等主料切成适中的块,洗净备用;(2)、沙锅内放入少量油,加热,然后加入牛鞭反复炒制,待牛鞭发出香味,加适量的冷水,然后将备用的牛骨、牛尾放入水中,一起煲制;(3)、升温80-100℃,煲至2-3.5小时;(4)、停火10-20分钟将汤的上层油撇出,去掉;(5)、然后加入其他配料药材,再用文火熬4-5.5小时;(6)、停火,该汤即成。
由于该汤中的主料和配料在《本草纲目》(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书号ISBN7-5624-1128-X/R·75)中记载的药理作用为1、牛尾、牛骨
主治安中益气、养脾胃,补虚壮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补中、添骨髓。久服增年,安五脏,平三焦,续绝伤,益气力、平胃气,通十二经络。
2、牛鞭、牛睾丸主治伤中,脉绝,阴不起,强志益气,长肌肉肥健,生子,益丈夫阴气。
3、巴戟主治大风邪气,阴痿不起,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疗头面游风,小腹及阴中相引痛,补五劳,益精,利男子。治男子夜梦鬼交精泄,强阴下气,治风癞,治一切风,疗水肿。治脚气,去风疾,补血海。
4、熟地性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添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补气血,滋肾水,益真阴,去脐腹急痛,病后胫股酸痛,坐而欲起,目无所见。
5、沙参
性苦、微寒、无毒。
主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疗胃脾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久服利人,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主要配料的药理及作用为6、莲子释名莲实、藕实、石莲子、水芝、泽芝。
性荷叶苦、平、无毒。
主治小便频数、白浊溃精、久痢禁口、脾泄肠滑、干呕不止、反胃吐食。
7、杞子释名枸枸棘、苦杞、甜菜、天精、地骨、地节、地仙、却老、羊乳、仙人杖、西王母杖。
性苦、寒、无毒。
主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壮筋骨,补精髓;骨蒸烦熟(包括一切虚劳烦热及大病后烦热);肾虚腰痛;赤眼肿痛;小便出血;风虫牙痛;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男子下疳;妇女阴肿或生疮;痈疽恶疮,脓血不止;足趾鸡眼,作痛作疮。目涩有翳;五劳七伤,房事衰弱。
8、杜仲释名思仲、思仙、木棉。
性辛、平、无毒。
主治肾虚腰痛;风冷伤肾,腰背虚痛;病后虚汗及日中流汗;产后诸疾及胎体不安。
9、红枣性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反胃吐食;伤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妇女脏燥(悲伤欲器,精神不正常);大便燥塞;烦闷不眠;上气咳嗽;肺疽吐血;耳聋鼻塞;诸疮久溃;心气痛。
10、薏米释名解蠡、芑实、莘米、回回米、薏珠子。
性甘、微寒、无毒。
主治风湿身疼,日暮加剧,水肿喘急,沙石热淋,消渴,肺痿咳嗽,有脓血,痈疽不溃,虫牙痛,疝疾,黄疸,用薏苡根煎汤频服。杀蛔虫,月经不通。
11、百合性甘、平、无毒。
主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弊,止涕泪。百邪鬼魅,涕泪不止,除心下急满痛,治疗脚气热咳。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狂叫惊悸,产后血狂运,杀蛊毒气,肋痈乳痛发背诸疮肿。治百合病,温肺止嗽。
12、茨实释名鸡头、雁喙、雁头、鸿头、鸡雍、卯、子、水流黄。
性甘、平、涩、无毒。
主治小便频数及遗精;白浊。
13、黄精释名亦名黄芝、戊已芝、菟竹、鹿竹、仙人余粮、救穷草、米铺、野生姜、重楼、鸡格、龙御、垂珠。
性(根)甘、平、无毒。
主治补肝明目;大风癞疮(风邪入血,日久成癞,鼻坏色败);脾胃虚弱,体倦乏力。
14、茯苓性甘、平、淡、无毒。
主治食之当谷不饥,调中止泄,健行不睡,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泻泄,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贡粉、银朱毒。
15、麦冬麦冬又名麦门冬,释名秦名羊。
性甘、平、无毒。
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赢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目甘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笑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去心热,寒热体劳,下痰饮,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止嗽,治肺中伏火,补心气不足。久服轻身明目。
16、狗脊释名亦名强、扶筋、百枝、狗青。
性苦、平、无毒(或说微温)。
主治男子各种风疾;妇女白带;固精强骨;病后脚肿。
该配方通过药性的君、臣相辅,相互调剂,温性补给,主要以食性为主,滋补为辅。这样其自身的特性和功能无论对于老年、中年还是少年均适宜。但尤其对中老年人这样的群体适宜。主要是调节自身的免疫力和活力,完成药物的效用以食物替代的革命性变革。
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
1(1)、将牛骨2500克、牛尾500克等主料切成适中的块,洗净备用;(2)、将沙锅内放入少量油,加热,然后加入牛鞭750克炒制,待牛鞭发出香味,适量的冷水,然后将备用的牛骨、牛尾放入水中;将沙锅内放入水5000克,冷水时将(1)步准备好的牛骨、牛尾放入水中;(3)、常压下将沙锅升温至沸腾,然后维持温度在50-100℃,煲至3小时;(4)、停火20分钟将汤的上层油撇出,去掉;(5)、然后加入其他主料和配料药材,具体为牛睾丸250克、巴戟20克、熟地15克、沙参15克、莲子6克、杞子10克、杜仲12克、玉竹10克、红枣9克、党参10克、北芪12克、元肉8克、薏米8克、百合6克、茨实6克、黄精10克、茯苓6克、淮山10克、麦冬5克、狗脊6克、五指毛桃5克,再用文火熬4.5小时;(6)、停火,该汤即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2(1)、将牛骨2100克、牛尾450克等主料切成适中的块,洗净备用;(2)、沙锅内放入少量油,加热,然后加入牛鞭700克炒制,将沙锅内放入水5300克,冷水时将(1)步准备好的牛骨、牛尾放入水中;(3)、常压下将沙锅升温至沸腾,然后维持温度在50-100℃,煲3小时;(4)、停火10分钟将汤的上层油撇出,去掉;(5)、然后加入其他主料和配料药材,具体为牛睾丸200克、巴戟18克、熟地16克、沙参14克、莲子6克、杞子12克、杜仲10克、玉竹11克、红枣18克、党参9克、北芪12克、元肉6克、薏米8克、百合4克、茨实8克、黄精8克、茯苓3克、淮山5克、麦冬3克、狗脊10克、五指毛桃1克,再用文火熬5.5小时;(6)、停火,该汤即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3(1)、将牛骨3000克、牛尾300克等主料切成适中的块,洗净备用;(2)、沙锅内放入少量油,加热,然后加入牛鞭500克炒制,将沙锅内放入水5500克,冷水时将(1)步准备好的牛骨、牛尾放入水中;(3)、常压下将沙锅升温至沸腾,然后维持温度在50-100℃,煲至2小时;(4)、停火10分钟将汤的上层油撇出,去掉;(5)、然后加入其他主料和配料药材,具体为牛睾丸200克、巴戟150克、熟地12克、沙参14克、莲子8克、杞子11克、杜仲13克、玉竹15克、红枣15克、党参18克、北芪15克、元肉10克、薏米5克、百合2克、茨实3克、黄精11克、茯苓2克、淮山6克、麦冬8克、狗脊10克、五指毛桃1克,再用文火熬4小时;(6)、停火,该汤即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4(1)、将牛骨2000克、牛尾700克等主料切成适中的块,洗净备用;(2)、沙锅内放入少量油,加热,然后加入牛鞭1000克炒制,将沙锅内放入水4500克,冷水时将(1)步准备好的牛骨、牛尾放入水中;(3)、常压下将沙锅升温至沸腾,然后维持温度在90-100℃,煲至2.5小时;(4)、停火15分钟将汤的上层油撇出,去掉;
(5)、然后加入其他主料和配料药材,具体为牛睾丸300克、巴戟20克、熟地20克、沙参15克、莲子12克、杞子8克、杜仲13克、玉竹10克、红枣30克、党参8克、北芪12克、元肉5克、薏米10克、百合8克、茨实5克、黄精12克、茯苓15克、淮山20克、麦冬1克、狗脊3克、五指毛桃8克,再用文火熬4小时;(6)、停火,该汤即成。
具体实施例方式
5(1)、将牛骨2700克、牛尾300克等主料切成适中的块,洗净备用;(2)、沙锅内放入少量油,加热到八成热,然后加入牛鞭800克炒制,将沙锅内放入水5200克,冷水时将(1)步准备好的牛骨、牛尾放入水中;(3)、常压下将沙锅升温至沸腾,然后维持温度在90-100℃,煲至3.5小时;(4)、停火15分钟将汤的上层油撇出,去掉;(5)、然后加入其他主料和配料药材,具体为牛睾丸260克、巴戟25克、熟地18克、沙参18克、莲子10克、杞子9克、杜仲10克、玉竹15克、红枣16克、党参16克、北芪11克、元肉7克、薏米7克、百合4克、茨实7克、黄精6克、茯苓7克、淮山9克、麦冬6克、狗脊7克、五指毛桃6克,再用文火熬5小时;(6)、停火,该汤即成。
文中所提材料在熬汤时全部加入,其中主要原材料为牛骨、牛鞭、牛尾、牛睾丸、巴戟、熟地、沙参。其他的药材为配料,可以删减分量或不加。以上实施方式中为了在做汤过程中方便,一般用目测方法,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主料和辅料在10克以下的可以在此基数上,上下变动变动1-2克,一般10克以上的药材可以在此基数上变动20%的量,但巴戟、沙参、麦冬、五指毛桃、莲子、元肉、杞子的量因为其药性明显,多服不宜,少服无用。经过申请人多年从医和营养方面的研究,上述药物的用量必须调以适当,比例失衡会产生相应的副作用,而且加多了水药效不明显。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中药材料的滋补牛鞭汤,包括主料和配料,其特征在于主料包括牛骨、牛鞭、牛尾、牛睾丸、巴戟、熟地、沙参;配料包括莲子、杞子、杜仲、玉竹、红枣、党参、北芪、元肉、薏米、百合、茨实、黄精、茯苓、淮山、麦冬、狗脊、五指毛桃;其中主料各组分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牛骨 20-30%;牛鞭 6-10%;牛尾 3-8%;牛睾丸 2-3%;巴戟 0.15-0.3%;熟地 0.1-0.2%;沙参 0.12-0.2%;水 45-55%;主要配料各组分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莲子 0.06-0.12%;杞子 0.08-0.12%;杜仲 0.10-0.15%;玉竹 0.1-0.15%;红枣 0.15-0.3%;党参 0.08-0.2%;北芪 0.1-0.15%;元肉 0.05-0.1%;薏米 0.05-0.1%;百合 0.02-0.08茨实 0.03-0.08%;黄精 0.02-0.12%;茯苓 0.02-0.15%;淮山 0.04-0.2%;麦冬 0.01-0.08%;狗脊 0.03-0.1%;五指毛桃 0.01-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中药材料的滋补牛鞭汤,其特征在于该汤饮的优选方案为其中主料各组分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牛骨 24-28%;牛鞭 6-8%;牛尾 4-6%;牛睾丸 2.2-2.6%;巴戟 0.2-0.25%;熟地 0.14-0.16%;沙参 0.14-0.16%;水 48-52%;主要配料各组分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莲子 0.08-0.10%;杞子 0.1-0.12%;杜仲 0.12-0.15%;玉竹 0.12-0.15%;红枣 0.18-0.23%;党参 0.12-0.18%;北芪 0.12-0.15%;元肉 0.06-0.08%;薏米 0.06-0.08%;百合 0.05-0.07%;茨实 0.05-0.07%;黄精 0.05-0.08%;茯苓 0.06-0.09%;淮山 0.05-0.12%;麦冬 0.03-0.06%;狗脊 0.05-0.08%;五指毛桃 0.03-0.0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有中药材料的滋补牛鞭汤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牛骨、牛鞭、牛尾等主料切成适中的块,洗净备用;(2)、沙锅内放入少量油,加热,然后加入牛鞭反复炒制,待牛鞭发出香味,加入适量的冷水,然后将备用的牛骨、牛尾放入水中一起煲制;(3)、升温80-100℃,煲至2-3.5小时;(4)、停火10-20分钟将汤的上层油撇出,去掉;(5)、然后加入其他配料药材,再用文火熬4-5.5小时;(6)、停火,该汤即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中药材料的滋补牛鞭汤,包括主料和配料,其中主料包括牛骨、牛鞭、牛尾、牛睾丸、巴戟、熟地、沙参;配料包括莲子、杞子、杜仲、玉竹、红枣、党参、北芪、元肉、薏米、百合、茨实、黄精、茯苓、淮山、麦冬、狗脊、五指毛桃;制作方法将牛骨、牛鞭、牛尾等主料切成适中的块,放入沙锅内一起煲制,煲至2-3.5小时后加入其他配料药材,再用文火熬4-5.5小时该汤即成。
文档编号A23L1/39GK1561846SQ20041000622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7日
发明者张子明 申请人:张子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