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

文档序号:442103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制作发面类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高温或多油的烤、炸、煎等烹调方式,已证实容易造成食物变质,长期食用这种烹调方式加工的食品,容易导致体重过大产生心血管疾病,也不利于人体新成代谢。因此,上述这些烹调方式已逐渐被蒸、煮等烹调方式取代。尤其是利用蒸气进行熟制的发面类食品,不但容易消化吸收,更具有饱足感,已成为一种主流食品。
发面制作的食品可分为包馅的包子、红豆饼、发面蟹壳黄等,以及不包馅的馒头、花卷、火烧、山东锅饼等。不包馅的发面类食品口味变化较少,包馅的发面类食品,通常是先装盛馅料后再进行熟制,食用者无法自行变换其中的馅料。因此,可方便地变换或调整馅料,不须再进行熟制即可直接食用的发面类制品,例如刈包,便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图1A至图1C是说明一般刈包面皮的制法。如图1A所示,通常,制作刈包面皮时,先形成椭圆形片状面团100,并在表面刷涂一层食用油形成油层区110,如图1B所示。以油层区110朝内的方式对折该椭圆形片状面团100,经熟制后,即形成仅一侧边130相连其余三边均开口150的刈包面皮110’,如图1C所示。
然而,现有刈包面皮仅一侧边相连,容易发生馅料外露、散落的问题,如图2所示,且不易携带。因此,需要一种可方便置入馅料的可食用容装物。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机械设备大量地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
为达成上揭及其它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该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预制一片状面团;(b)在该片状面团表面的中间部分形成油层区,表面的边缘部分形成为水湿润区;(c)以油层区朝内的方式对折该片状面团,再利用机械设备捏合该片状面团形成有水湿润区的边缘部分;以及(d)使用蒸气进行熟制并沿折线进行裁切,形成口袋状容装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预制二片具有相同轮廓外形的片状面团;(b)在该片状面团表面的中间部分及一侧边缘部分形成油层区,其余边缘部分则形成水湿润区;(c)以油层区相对的方式叠合二片片状面团,利用机械设备捏合经叠合的片状面团形成有水湿润区的边缘部分;以及(d)利用蒸气进行熟制,形成口袋状容装物。
本发明的口袋状容装物的制作方法是利用在面团表面的特定位置形成油层区与水湿润区,进而可以利用机械设备取代人工捏合面团成型,实现大量制作口袋状容装物的目的。


图1A至图1C是制作现有刈包面皮步骤的示意图;图2是现有刈包面皮的使用说明附图;图3A至图3D是本发明实施例1步骤的示意图;图4A与图4B是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可食用容装物的示意图;图5A至图5D是本发明实施例2步骤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3A至图3D是说明本发明方法的第一具体实例。首先,混合并搅拌面粉、砂糖、泡打粉、酵母粉、色拉油及水,将其揉成光滑且有筋度的均匀面团,静置松弛约10至20分钟后,分割成多个小面团,并将小面团杆成椭圆形片状面团300,如图3A所示。接着,在该椭圆形片状面团300表面的中间部分刷涂一层食用油,形成油层区310,并在该椭圆形片状面团300表面的边缘部分,利用喷嘴喷洒过滤水,形成对称的水湿润区330,如图3B所示。以油层区向内的方式对折该椭圆形片状面团,形成半圆形的面团叠层300’。如图3C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利用机械设备捏合该面团叠层300’中形成有水湿润区330的边缘部分,该面团叠层300’中形成有油层区的中间部分则不进行压合,即成为发面类容装物半成品。将该发面类容装物半成品置于发酵箱进行发酵,历时20至40分钟,再移入蒸笼以大约90℃的水蒸气进行熟制约15分钟,沿该折线部分350进行裁切,形成开口370,如图3D所示。
由于该片状面团的中间部分形成有油层区,且对折形成面团叠层后,该中间部分并未进行压合。因此,该具有叠层结构的容装物半成品经蒸气熟制后,面团叠层的上层与下层间,形成油层区的中间部分并未粘合成一体,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另一方面,该面团叠层的上层与下层间的边缘位置,是用嘴喷洒过滤水形成对称的水湿润区并经机械捏合,该具有叠层结构的容装物半成品经蒸气熟制后,面团叠层形成有水湿润区的边缘部分,会粘合成一体,形成密封的侧边390,如图4A所示。
沿该对折侧边进行裁切后,可形成仅一侧边具有开口370、其余侧边均密封且具有中空结构的口袋状容装物,用于装盛馅料,如图4B所示。该口袋状容装物是作为刈包的面皮部分,刈包馅料如肉片、酸菜、花生粉等,可由开口370置入该口袋状容装物内。与以往仅一侧边相连其余三边均开口的刈包面皮相比,使用本发明方法制作的具有中空结构的口袋状容装物,其内部馅料不易散落,更便于携带。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方法是在面团表面的特定位置形成油层区与水湿润区,克服了以往只能利用手工捏合,无法大量生产的缺点。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利用机械设备取代人工捏合面团成型,实现了可机械化大量制作可食用口袋状容装物。
实施例2图5A至图5D是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2。首先,先混合并搅拌面粉、砂糖、泡打粉、酵母粉、色拉油及水,将其揉成光滑且有筋度的均匀面团,静置松弛约10至20分钟后,分割成多个小面团,并将小面团杆成半圆形片状面团400,如图5A所示。接着,使用二片具有相同半圆形轮廓的片状面团400,在该半圆形片状面团400表面的中间部分以及非弧形侧的边缘部分450刷涂食用油,形成油层区410,并在该半圆形片状面团400表面的弧形边缘部分,利用喷嘴喷洒过滤水形成水湿润区430,如图5B所示。以油层区410相对的方式叠合二片半圆形片状面团400,形成半圆形的面团叠层400’。如图5C中箭头A所示的方向,利用机械设备捏合该面团叠层400’中形成有水湿润区430的边缘部分,该面团叠层400’中间形成有油层区的部分则不进行压合,即成为发面类容装物半成品。将该容装物半成品置于发酵箱进行发酵,历时20至40分钟,再移入蒸笼以大约90℃的水蒸气进行熟制约15分钟。
该面团叠层的内部中间部分以及非弧形侧边的边缘部分形成有油层区,弧形边缘部分则形成有水湿润区,且该面团叠层形成有油层区的中间部分并未进行压合。因此,该具有叠层结构的可食用容装物半成品经蒸气熟制后,面团叠层的上层与下层间,形成油层区的中间部分与非弧形侧边的边缘部分并未粘合成一体,它们之间形成有空隙。另一方面,该面团叠层的上层与下层间形成有水湿润区的弧形边缘区域,经机械捏合后会粘合成一体,形成密封侧边490,如图5D所示。该半圆形面团叠层的上层与下层间,仅弧形侧边的边缘部分经喷水形成水湿润区,除中间部分刷涂食用油形成油层区外,该半圆形面团叠层的非弧形侧边的边缘部分也形成有油层区。因此,该半圆形面团叠层经机械捏合、发酵、熟制后,不须再进行裁切,即可直接形成仅一侧边具有开口470、其余侧边均密封且具有中空结构的半圆形口袋状容装物。
除半圆形口袋状容装物外,借由制备不同外形轮廓的片状面团,本发明的方法也可制作其它各种形状的口袋状容装物,例如对折矩形片状面团或叠合方形片状面团则形成可食用的方形口袋状容装物,对折菱形片状面团或叠合三角形片状面团则形成可食用的三角形口袋状容装物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预制一片状面团;(b)在该片状面团表面的中间部分形成油层区,表面的边缘部分形成为水湿润区;(c)以油层区朝内的方式对折该片状面团,再利用机械设备捏合该片状面团形成有水湿润区的边缘部分;以及(d)使用蒸气进行熟制并沿折线进行裁切,形成口袋状容装物。
2.一种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预制二片具有相同轮廓外形的片状面团;(b)在该片状面团表面的中间部分及一侧边缘部分形成油层区,其余边缘部分则形成水湿润区;(c)以油层区相对的方式叠合二片片状面团,利用机械设备捏合经叠合的片状面团形成有水湿润区的边缘部分;以及(d)利用蒸气进行熟制,形成口袋状容装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片状面团具有半圆形的轮廓外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圆形片状面团表面的圆弧侧边边缘形成有水湿润区。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半圆形片状面团表面的中间部分及非圆弧侧边边缘形成有油层区。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油层区是利用刷涂食用油的方式形成的。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水湿润区是利用喷洒过滤水形成的。
8.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制成具有口袋状的可食用容装物,其特征在于,该容装物是用于制作刈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作可食用容装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预制一片状面团;(b)在该片状面团表面的中间部分形成油层区,表面的边缘部分形成为水湿润区;(c)以油层区朝内的方式对折该片状面团,再利用机械设备捏合该片状面团形成有水湿润区的边缘部分;以及(d)使用蒸气进行熟制并沿折线进行裁切,形成口袋状容装物。本发明的口袋状容装物的制作方法利用在面团表面的特定位置形成油层区与水湿润区,进而可以利用机械设备取代人工捏合面团成型,可实现大量制作口袋状容装物的目的。
文档编号A23L1/10GK101069520SQ20061007749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8日
发明者高志明 申请人:义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