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潮汕风味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790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潮汕风味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粽子的生产加工エ艺,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粽子制作方法不少,但大多数人评价潮汕风味的粽子最为好吃,主要原因是制作方法的差异。一般的做法做出的是粽子比较油腻,饭料太软,配料原味流失。潮汕风味粽子软硬适中,调料味不流失、油而不腻、用料考究,ロ感独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潮汕风味粽子的制作方法。 选料主要为优质糯米,调料花生碎末、葱油、白糖、八角粉、五香粉,味精、精盐。配料为栗子、香菇、莲子等配料。选取优质糯米经洗净、浸泡、滤干,经生炒,加调料配料再混炒熟,成型包裹加入熟菜料煮I小吋。具体制作步骤如下I、选材选取优质糯米、奸米、香燕、莲蓉、粟子、南乳肉、蛋黄。2、浸泡糯米浸泡12小时,洗净,滤干。3、生炒将滤干的糯米放入大鼎中慢火中炒,控制火候炒至六成熟。4、加调料在糯米中依次加入花生碎末、葱油、白糖、八角粉、五香粉、味精、精盐。5、加配料在炒熟的主料中加入蒸熟的栗子、香菇、莲子等配料。6、混炒继续慢火炒糯米和调料、配料至八成熟。7、成型将竹叶折成漏斗装炒熟的糯米饭,一片五花肉、一个鸭蛋黄、几颗糕烧白果、适量莲蓉沙(或乌豆沙),折成三角型椎体,制成粽子。再用ー根咸草绑紧三角型椎体的腰部,放入锅中将粽子煮熟煮透,煮约I小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ー步说明(以制作IOkg潮汕风味粽子为例)I、选材选取优质糯米10kg。适量的奸米、香燕、莲蓉、粟子、南乳肉、蛋黄。2、浸泡糯米浸泡12小时,洗净,滤干。3、生炒将滤干的糯米放入大鼎中慢火中炒,控制火候炒至六成熟。4、加调料依次加入花生碎末、葱油、白糖、八角粉、五香粉、味精、精盐。直至炒熟。5、加配料在炒熟的主料中加入蒸熟的栗子、香菇、莲子等配料。6、混炒继续慢火混炒20分钟,至八成熟。7、成型将竹叶折成漏斗装炒熟的糯米饭,一片五花肉、一个鸭蛋黄、几颗糕烧白果、适量莲蓉沙(或乌豆沙),折成三角型椎体,制成糯米粽子。再用ー根咸草绑紧三角型椎体的腰部,放入锅中将糯米饭煮ー小时,至煮熟煮透。
权利要求
1.一种潮汕风味粽子的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主料选用优质糯米,糯米浸泡12小时,再洗浄,滤干。
2.一种潮汕风味粽子的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糯米放入大鼎中慢火中炒,控制火候炒至六成熟。
3.一种潮汕风味粽子的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加入配料和调料后大鼎中慢火中混炒至八成熟。
4.一种潮汕风味粽子的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成型后需放水中慢火煮熟煮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粽子的制作方法。市面上常见的粽子的绝大部分比较油腻,饭料太软,配料原味流失严重,油而腻。而用本发明方法制作出来的粽子解决了上述问题,深受顾客好评。这些口感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制作粽子的方法不同。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粽子制作方法是以优质糯米为主料,花生碎末、葱油、白糖、八角粉、五香粉,味精、精盐为辅料,栗子、香菇、莲子为配料。经过选材、浸泡、生炒、加调料、加配料、混炒、成型七个步骤,注重火候和时间控制,独特制作而成。
文档编号A23L1/164GK102715410SQ20101052567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
发明者彭素萍 申请人:彭素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