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5903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鲜叶采摘→自然萎凋→热风萎凋→揉捻→解块筛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热风初烘→微波灭菌→电炒做形→分筛分级→电热整形→热风足烘→风选去杂→红外提香。本发明以二次萎凋、二次发酵以及二次整形为突破口制备出一种高品质螺形(红松萝)、外观亮泽的红茶。而且是一种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严格说起来,红茶不是指茶的品种,而是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中国专利201110404523.9就公开了一种扁形红茶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采摘一芽二叶初展的芽叶;摊放1-2小时,摊放厚度为l-2cm,约隔半小时翻动一次;将鲜叶放入萎凋槽,1.5-2.0公分薄摊,然后以36_40°C热风萎凋4-6小时;将萎凋叶先轻揉2分钟、加压1-2分钟、松揉2分钟;然后进行发酵,温度:春茶40-45°C,夏茶35-40°C,发酵时间4_5小时;再解块后放入槽式电热机理条,理条温度130-150°C,时间10-15分钟;理条后在130_150°C下做压成扁形,时间为10-15分钟;再入扁茶成形烘干机内整形,整形温度110-130°C,时间5-10分钟;整形后烘干温度90-100°C,时间4-5分钟;最后入提香机内提香,提香温度90-110°C,提香时间5_10分钟。解决了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生产红扁形猴魁茶的问题。
[0003]2005年第3期《广西热带农业》40-41页发表了螺形红茶加工技术,其螺形红茶的加工经过茶鲜叶一萎凋一揉捻一解块一发酵一初烘一摊放一炒制造型和定形一足干与提香即得。萎凋的目的,一是散失鲜叶中的水分,二是让茶叶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强,使红茶发酵顺利完成。萎凋中,叶片呈皱褶状,失去原有的光泽,叶色由鲜绿色转为暗绿色,茸毛稍显,呈银白色,萎凋叶的气味由原来的强烈的青草气转变为清香,此时,就可以进入揉捻。原料经揉捻后,叶片中多酚类物质与多酚氧化酶互相接触,发生酶促氧化,形成红茶色素,获得形成红茶的红汤红叶的物质基础。一般发酵时,发酵温度为25?28°C,相对湿度80%,发酵时间约4小时,途中翻叶2?3次。发酵叶一开始有粘手感,当叶色由暗绿一黄绿一黄红色,发酵叶的青臭味慢慢地消失,清香逐渐形成,发酵叶发出甜蜜的浓香时,停止发酵,进行初烘,使多酚氧化酶丧失活性,固定红茶的内质。
[0004]目前红茶制备研究中,主要是围绕茶叶中多酚类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即关于红茶的滋味及香味。而社会对茶叶的认可,是对茶叶外形、滋味和香味的综合评价。而茶叶的外形不单单只关乎做形,一种的新的外形外观的茶叶需要整个制备工艺的调整和改进。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形螺形(红松萝)、外观亮泽的红茶制备方法,而且是一种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制备方法。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工艺流程来实现的:
[0007]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0008]I)鲜叶采摘:春茶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初展鲜茶叶;或夏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茶叶;或秋茶采摘一芽一叶鲜茶叶;[0009]2)自然萎凋:室温摊放萎凋,春茶摊叶厚度4-5公分,时间8-10小时,温度18-250C ;或夏茶摊叶厚度3-4公分,时间7-8小时,温度22_25°C ;或秋茶摊叶厚度3_4公分,时间6-7小时,温度在22-24°C ;
[0010]3)热风萎凋:在萎凋槽内通热风进行萎凋,控制春茶萎凋叶温度36_38°C,时间6-7小时;或控制夏茶萎凋叶温度34-36°C,时间3-4小时;或控制秋茶萎凋叶温在34-35°C之间,时间3-4小时;
[0011]4)揉捻:春茶揉捻时间45-50分钟,加压方式“轻、重、轻”;或夏茶揉捻时间35-45分钟,采取轻压的加压方式;或秋茶揉捻时间的38-40分钟之间,采取轻压的加压方式;
[0012]5)解块筛分:通过机械抖解,让揉捻茶团充分松散,不结块;
[0013]6) 一次发酵:春茶发酵室温度32_36°C,时间3_5小时,相对湿度80_85% ;或夏茶和秋茶发酵室温度30-32°C,时间3-4小时,相对湿度85-90% ;
[0014]7)二次发酵:利用加湿器,控制相对湿度≤85%,在春茶加入37_40°C温水,发酵温度36-42°C,时间2-3小时;或在夏茶加入20-22°C的冷水,发酵温度34-36°C,时间1_2小时;或在秋茶加入20-22°C的冷水,发酵温度32-34°C,时间1-1.5小时;
[0015]8)热风初烘:春茶初烘温度100-110°C,烘至含水率45-47%;或夏茶初烘温度90-100°C,烘叶含水量50%左右;或秋茶初烘温度90-95°C,烘叶至含水量45-50% ;
[0016]9)微波灭菌:春茶的初烘叶以温度90_105°C处理7_8分钟;或夏茶和秋茶的初烘叶以90-95°C处理6-7分钟,及时烘干水分和灭菌;
[0017]10)电炒做形:春茶控制温度85-95°C,或夏茶控制温度80-90°C,或秋茶控制温度80-85°C,当芽叶炒胚具螺形时,出锅停止做形;
[0018]11)分筛分级:将茶叶用分选机进行分筛分级;
[0019]12)电热整形:用炒干机进行整形,春茶锅温控制在68_70°C,时间控制在35-40分钟;或夏茶和秋茶锅温控制在55-65°C,时间30-35分钟;
[0020]13)热风足烘:春茶热风温度90-95°C,或夏茶热风温度85-90°C,或秋茶烘干温度80-85°C,当烘叶含水率达到8-9%,停止足烘;
[0021]14)风选去杂:放入竹垫上摊凉,再用风选机进行风选去杂,将茶末、茶灰、茶片、茶卜等杂物去掉即得;或夏茶和秋茶风选时降低吹风量。
[0022]15)红外提香:用提香机进行提香,春茶提香温度75~80°C,或夏茶和秋茶提香温度65-70°C,当茶叶含水率达到≤6%时,即停止。
[0023]16)产品形成:春茶提香后常温贮放即得,或夏茶和秋茶放入冷藏库内冷藏10天左右,让“火香味”通过冷藏作用消除后即得。
[0024]优选的,步骤11)分筛分级中,所述的茶叶用分选机选用8目筛进行分筛分级。
[0025]本发明所用设备均是已知的,可通过商够获得。
[0026]所述的步骤4)揉捻,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R-55茶叶揉捻机;所述5)解块筛分,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JS-60解块筛分机;所述步骤8)热风初烘及步骤13)热风足烘,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HB-20茶叶烘干机;所述步骤9)微波灭菌,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SW-60微波机;所述步骤10)电炒做形,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Q-50双锅炒胚机;所述步骤12)电热整形,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GQ-50双锅电热炒干机;所述步骤14)风选去杂,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FX-500茶叶风选机;所述步骤15)红外提香,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TH-6远红外提香机。
[0027]发明人围绕红茶的外形螺形(红松萝)、外观亮泽的目的。进行工艺探索,经过3年时间的实验及生产实践。探索出以二次萎凋即步骤2)自然萎凋和步骤3)热风萎凋、二次发酵即所述步骤6) —次发酵和步骤7) 二次发酵和二次整形即步骤10)电炒做形和步骤12)电热整形为突破口找到中可以实现发明目的的红茶制备方法。
[0028]本发明中在自然萎凋之后采用热风萎凋。自然萎凋有三个作用:第一让芽叶中“青草气”充分散发,便于发酵中红茶香气形成;第二,使芽叶中“内含水”外溢,加速芽叶中多酚氧酶活性;第三,加快芽叶中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反应。热风萎凋主要作用是加快芽叶水分散失以及茶多酚、叶绿素等化合物氧化,使叶色由绿转红。
[0029]揉捻时间较长,目的是为了促使茶叶中果胶素充分外溢,但时间不可过长,过长导致茶叶太烂不易做形。揉捻作用:一是促使芽叶成条;二是揉破细胞壁,使茶汁外溢,便于发酵;三是应用不锈钢揉捻机,可以减少重金属含量。
[0030]一次发酵的作用是有利于茶多酚氧化,叶色红变加快。二次发酵有利于发酵茶叶中内含物充分氧化分解。特别是二次发酵温度升高4-6°C,最高达到45°C进行高温发酵,时间2-3小时,秋茶1-2小时;以使多酚氧化酶氧化活性达到最高峰,使多酚类化合物彻底转化,促进各类芳香物质形成,使之独特的“玫瑰花香”呈现。
[0031]在电炒做形具有螺形之后,再次整形使得外溢的果胶质充分均匀的负载在螺形红茶外部,使得红茶外观亮泽。果胶素对制茶品质影响很大:1.可增加茶汤的甜味和香气;
2.有防止类黄酮化合物被重金属沉淀,使它与咖啡碱结合成盐类;3.对蛋白酶起保护作用;4.有粘稠性,可以帮助卷紧做形。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
[0032]微波灭菌的主要作用为:第一,通过微波作用,使茶叶中内含水分重新均匀分布,并促进其内含物质再分解转化。第二,通过微波进行灭菌,提高茶叶品质。
[0033]上述的二次萎凋、二次发酵以及二次整形都是本发明实现螺形(红松萝)红茶外形螺形(红松萝)、外观亮泽的必要条件。
[0034]在此基础上,配合所述机械设备,更进一步的探索出可以用春夏秋三季茶叶制作高品质的螺形(红松萝)红茶。是一种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制备方法。改变了传统红茶的外形与内质制作工艺,创新一种螺形状的红茶的制作方法,提高其经济与社会效益。本发明产品的生产地是在我国著名绿茶产区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该地被称为中国绿茶金三角、绿茶始祖“松萝茶”的发源地。在近几年国内外市场红茶畅销的机遇下,本发明利用休宁丰富的茶叶资源生产红茶,推动绿茶产区茶类结构调整和红茶产业全面高速发展,达到促进企业增效、茶农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003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备出一种高品质螺形(红松萝)、外观亮泽的红茶。而且发明是一种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的制备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36]实施例1: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作(春茶)
[0037]1、鲜叶采摘:采摘标准,特一级标准,一芽一叶初展;特二级,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一级,一芽二、三叶初展。[0038]2、自然萎凋:在自然萎凋槽中,室温,以竹垫摊放萎凋,自然萎凋摊叶厚度4-5公分,时间8-10小时,温度18-250C o
[0039]3、热风萎凋:在热风萎凋槽中,在萎凋槽内以热风进萎凋,萎凋槽进风口温度40-450C,槽体温度38-40°C,萎凋叶温度36-38°C,时间6-7小时。
[0040]4、揉捻: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R-55茶叶揉捻机进行揉捻,揉速30_35转/分钟,时间45-50分钟。加压方式:轻揉10分钟,加压10-15分钟,再加压15-20分钟,松压10-15分钟。
[0041]5、解块筛分: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JS-60解块筛分机进行。机械解块的作用是:通过机械抖解,让揉捻茶团充分松散,不结块,便于发酵,解块时间5-6分钟,抖散即可。
[0042]6、一次发酵:在程控加温加湿发酵室内进行,用竹篓发酵。春季发酵温度掌控在32-36°C之间,时间3-5小时,湿度80-85%,这样有利于茶多酚氧化,叶色红变加快。
[0043]7、二次发酵:当进行第一次发酵后,由于氧化作用,以致发酵叶变干枯,这时必须利用加湿器加入1%的37-40°C温水,进行湿化10-15分钟,湿度> 85%,有利于发酵茶叶中内含物充分氧化分解。二次发酵温度再次升高4-6°C,达到36-42°C进行高温发酵,时间2_3小时,以使多酚氧化酶氧化活性达到最高峰,使多酚类化合物彻底转化,促进各类芳香物质形成,使之独特的“玫瑰花香”呈现。
[0044]8、热风初烘: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HB-20茶叶烘干机进行,初烘温度100-110°C,时间8-10分钟,当烘叶含水率烘至45-47%时,停止初烘。
[0045]9、微波灭菌:将初烘叶输入米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SW-60微波机内,以90_105°C温度进行品质提升,灭菌时间7-8分钟。
[0046]10、电炒做形:使用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Q-50双锅炒胚机做形,温度85-950C,时间55-60分钟。当芽叶炒胚初具螺形状时,出锅停止做形。
[0047]11、分筛分级:所述的茶叶用分选机选用8目筛进行分筛分级。分筛分级工序有二大作用。其一、操作简便、自动分级;其二、不易损坏螺形与芽毫,有利于品质形成。分级后的芽叶分开电热整形。12、电热整形:由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GQ-50双锅电热炒干机进行整形,一方面继续烘干水分,另一方面使螺形更紧结。由于是春季,锅温略提到68-70°C,时间控制在35-40分钟。
[0048]13、热风足烘:运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HB-20茶叶烘干机进行足烘,其温度控制在90-95°C,时间5-6分钟,当烘叶含水率达到8-9%,停止足烘。
[0049]14、风选去杂:将出锅足烘茶,放入竹垫上摊凉1小时左右,让热气大量散发,再运用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 公司6CFX-500茶叶风选机进行风选去杂,将茶末、茶灰、茶片、茶
卜等杂物去掉,确保螺形红茶匀整干净。
[0050]15、红外提香:运用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TH-6远红外提香机进行提香,温度75-80°C,时间50-60分钟,当茶叶含水率≤6%时,茶香四溢时,即停止提香。
[0051]16、产品形成:按照上述制作工艺加工成的红茶(红松萝),其外形为螺形颗粒状显耸毫,色泽乌润。红松萝在常温下贮藏保质期为1-2年。一般情况下在常温贮藏I年后,还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回甜味”,其冲泡后滋味回甘酵厚风味独特。
[0052]实施例2:—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作(夏茶)[0053]1、鲜叶采摘:夏季的茶树芽叶容易老化,故采摘芽叶越嫩越好,其采摘标准控制在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好。太老的芽叶因纤维素含量高,不易成形,滋味也不鲜爽。
[0054]2、自然萎凋:在自然萎凋槽中,因夏季气温高,室内温度22_25°C,摊叶厚度略薄为3-4公分。萎凋时间缩短至7-8小时,时间若长易导致芽叶干枯现象,影响做形。
[0055]3、热风萎凋:在热风萎凋槽中,槽体温度降至36_38°C以内,叶温34_36°C左右,时间3-4小时。这种萎凋状态有利于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和叶色红变。
[0056]4、揉捻: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R-55茶叶揉捻机;揉捻机转速要加快到28-30转/分钟,时间35-45分钟。压力比春茶制作揉捻压力减低10%,这样不但揉捻叶易成条,而且断碎率也低。
[0057]5、解块筛分: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JS-60解块筛分机;快速解块,时间要短至3分钟。
[0058]6、一次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30_32°C,供氧供湿力度加大,相对湿度为85_90%,时间3-4小时。由于夏季高温作用,一定要轻发酵,一旦氧化发酵过头,叶色会发暗、发黑,导致茶汤变酸馊味。
[0059]7、二次发酵:第二次发酵开始时应进行20_22°C冷水加湿,湿度> 85%,这样有二大好处:第一,适当降温作用,有利于二次发酵缓慢进行;第二,经过冷化作用促使叶质软化,便于做形、整形工序进行。夏茶期间由于高温多酚氧化酶活性加强,发酵作用加快,所以二次发酵温度提高到34-36°C,时间1-2小时,时间过长会影响红茶品质形成。
[0060]8、热风初烘: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HB-20茶叶烘干机;热风初烘温度90-100°C,时间7-8分钟,烘叶含水量47-52%,不能烘的太干,否则不易做形、整形。
[0061]9、微波灭菌:米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SW-60微波机;微波时间6_7分钟,让内含水慢慢外溢,温度90-95 °C。
[0062]10、电炒做形: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Q-50双锅炒胚机;温度80_90°C,时间45-50分钟,温度过高、时间偏长不容易成螺状形。当芽叶炒胚初具螺形状时,出锅停止做形。
[0063]11、机械分选:所述的茶叶用分选机选用8目筛进行分筛分级。快速分筛、及时薄摊。
[0064]12、电热整形: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GQ-50双锅电热炒干机;电热整形温度为55-65°C,时间缩短为30-35分钟。
[0065]13、热风足烘: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HB-20茶叶烘干机;烘干温度降至85-90 0C,时间5-6分钟,烘叶含水率控制在8-9%,不能太干。
[0066]14、风选去杂: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FX-500茶叶风选机;夏天因天气干燥,风选时应降低吹风量,如果风量过大,易导致断碎现象。
[0067]15、红外提香: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TH-6远红外提香机;温度降到65-70°C,时间40-50分钟,如果温度太高,会出现“高火味”,影响红茶特有香气形成。当茶叶含水率< 6%时,茶香四溢时,即停止提香。
[0068]16、产品形成:完成提香工序后,一定延长装箱时间,放入冷藏库内冷藏10天左右,让“火香味”通过冷藏作用消除后再包装常温贮藏。
[0069]实施例3:—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作(秋茶)[0070]1、鲜叶采摘:秋季的芽叶生长期比较长,也容易木质化,为此采摘标准基本掌握在一芽一叶为宜,这样标准制成的红松萝比夏茶生产红松萝品质还要优良。
[0071]2、自然萎凋:在自然萎凋槽中,温度控制在22_24°C之间,萎凋时间6-7小时,薄摊3-4公分。
[0072]3、热风萎凋:在热风萎凋槽中,萎凋叶温在34_35°C之间,时间3_4小时。
[0073]4、揉捻: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R-55茶叶揉捻机;揉捻时间的38_40分钟之间,压力保持夏茶一致,也应采取低压揉捻。
[0074]5、解块筛分: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JS-60解块筛分机;快速解块,时间在(3分钟。
[0075]6、一次发酵:发酵室温度控制30_32°C,供氧供湿力度加大,相对湿度为85_90%,时间3-4小时。由于夏季高温作用,一定要轻发酵,一旦氧化发酵过头,叶色会发暗、发黑,导致茶汤变酸馊味。
[0076]7、二次发酵:第二次发酵开始时应进行20_22°C冷水加湿,湿度> 85%,这样有二大好处:第一,适当降温作用,有利于二次发酵缓慢进行;第二,经过冷化作用促使叶质软化,便于做形、整形工序进行。夏茶期间由于高温多酚氧化酶活性加强,发酵作用加快,所以二次发酵温度提高到34-36°C,时间1-2小时,时间过长会影响红茶品质形成。
[0077]8、热风初烘: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HB-20茶叶烘干机;热风初烘温度90-95 0C,时间6-7分钟,烘叶含水量45-50%左右。
[0078]9、微波灭菌:米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SW-60微波机;微波时间6_7分钟,让内含水慢慢外溢,温度90_95°C。
[0079]10、电炒做形: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Q-50双锅炒胚机;温度80_85度,时间< 45分钟。当芽叶炒胚初具螺形状时,出锅停止做形。
[0080]11、机械分选:快速分筛、及时薄摊。
[0081]12、电热整形: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GQ-50双锅电热炒干机;电热温度掌控在55-65°C,时间缩短到30-35分钟。
[0082]13、热风足烘: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HB-20茶叶烘干机;烘干温度80-850C,时间< 5分钟。烘叶含水率控制在8-9%,不能太干。
[0083]14、风选去杂: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FX-500茶叶风选机;风选时应降低吹风量,如果风量过大,易导致断碎现象。
[0084]15、红外提香: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TH-6远红外提香机;温度65_70°C,时间45-50分钟。如果温度太高,会出现“高火味”,影响红茶特有香气形成。当茶叶含水率(6%时,茶香四溢时,即停止提香。
[0085]16、产品形成:秋茶制成的红松萝放入冷藏库内冷藏10天左右,让“火香味”通过冷藏作用消除后再包装常温贮藏。总体品质特点还优于夏茶红松萝,尤其是滋味鲜醇,秋茶制作红松萝为茶农致富增收提供一条新途径。
[0086]实施例4:运用该工艺生产的螺形红茶(红松萝)品质特点
[0087]外形、内质品质特点:运用此项工艺制作的红松萝茶分为特一、特二、一级三个等级。总体品质特点:外形色泽乌润油亮,螺形紧结,耸毫显露。内质的香气浓烈持久、悠长,含有独特的“玫瑰花香”和“甜香”。汤色红鲜或红艳,茶汤清亮,上层有一层“金圈”,滋味浓醇鲜爽,回味甘甜。叶底完整红亮、柔软、无“暗青条”。内质总体品质风味,与印度阿萨姆红茶和祁门红茶相近,滋味浓、强,鲜度低于阿萨姆红茶,但相近于祁门红茶。见下表。
[0088]表1:螺形红茶(红松萝)外形,内质品质特点
[0089]
【权利要求】
1.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1)鲜叶采摘:春茶采摘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或一芽三叶初展鲜叶;或夏茶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茶叶;或秋茶采摘一芽一叶鲜叶; 2)自然萎凋:室温摊放萎凋,春茶摊叶厚度4-5公分,时间8-10小时,温度18-25°C;或夏茶摊叶厚度3-4公分,时间7-8小时,温度22-25°C ;或秋茶摊叶厚度3_4公分,时间6_7小时,温度在22-24°C ; 3)热风萎凋:在萎凋槽内通热风进行萎凋,控制春茶萎凋叶温度36-38°C,时间6-7小时;或控制夏茶萎凋叶温度34-36°C,时间3-4小时;或控制秋茶萎凋叶温在34-35°C之间,时间3-4小时; 4)揉捻:春茶揉捻时间45-50分钟,加压方式“轻、重、轻”;或夏茶揉捻时间35-45分钟,采取轻压的加压方式;或秋茶揉捻时间的38-40分钟之间,采取轻压的加压方式; 5)解块筛分:通过机械抖解,让揉捻茶团充分松散,不结块; 6)一次发酵:春茶发酵室温度32-36°C,时间3-5小时,相对湿度80-85% ;或夏茶和秋茶发酵室温度30-32°C,时间3-4小时,相对湿度85-90% ; 7)二次发酵:利用加湿器,控制相对湿度> 85%,在春茶加入37-40°C温水,发酵温度36-42°C,时间2-3小时;或在夏茶加入20-22°C的冷水,发酵温度34_36°C,时间1_2小时;或在秋茶加入20-22°C的冷水,发酵温度32-34°C,时间1-1.5小时; 8)热风初烘:春茶初烘温度100-110°C,烘至含水率45-47%;或夏茶初烘温度90-100°C,烘叶含水量47-52% ;秋茶初烘温度90_95°C,烘叶至含水量45-50% ; 9)微波灭菌:春茶的初烘叶以温度90-105°C处理7-8分钟;或夏茶和秋茶的初烘叶以90-95°C处理6-7分钟,及时烘干水分及灭菌; 10)电炒做形:春茶控制温度85-95°C,或夏茶控制温度80-90°C,或秋茶控制温度80-85°C,当芽叶炒胚具螺形时,出锅停止做形; 11)分筛分级:将茶叶用分选机进行分筛分级; 12)电热整形:用炒干机进行整形,春茶锅温控制在68-70°C,时间控制在35-40分钟;或夏茶和秋茶锅温控制在55-65°C,时间30-35分钟; 13)热风足烘:春茶热风温度90-95°C,或夏茶热风温度85-90°C,或秋茶烘干温度80-85°C,当烘叶含水率达到8-9%,停止足烘; 14)风选去杂:放入竹垫上摊凉,再用风选机进行风选去杂,将茶末、茶灰、茶片、茶卜等杂物去掉即得;或夏茶和秋茶风选时降低吹风量; 15)红外提香:用提香机进行提香,春茶提香温度75~80°C,或夏茶和秋茶提香温度65-70°C,当茶叶含水率达到≤6%时,即停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16)产品形成:春茶提香后常温贮放即得,夏茶和秋茶放入冷藏库内冷藏8-10天,让“火香味”通过冷藏作用消除后即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分筛分级:所述的茶叶用分选机选用8目筛进行分筛分级。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揉捻,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R-55茶叶揉捻机;5)解块筛分,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JS-60解块筛分机;步骤8)热风初烘及步骤13)热风足烘,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HB-20茶叶烘干机;步骤9)微波灭菌,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SW-60微波机;步骤10)电炒做形,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Q-50双锅炒胚机;步骤12)电热整形,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CGQ-50双锅电热炒干机;步骤14)风选去杂,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FX-500茶叶风选机;步骤15)红外提香,采用浙江上洋机械有限公司6CTH-6远红外提香机 。
【文档编号】A23F3/08GK103621699SQ201310633430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30日
【发明者】王光熙 申请人: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