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7263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摘金萱鲜叶→萎凋→做青→发酵→揉捻→干燥→成品;所述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5℃,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0-7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50-80r/min,摇动的时间为60-200min;所述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15-25℃,环境相对湿度60-70%,摊放的厚度为2-5cm,时间为12-24h。本方法以金萱鲜叶为原料,综合了乌龙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所制得的茶叶既具有乌龙茶的韵味,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口感清爽醇厚,甘甜幽香。
【专利说明】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茶叶分类主要有红、绿、黄、黑、青、白等六类,不同的茶类其加工方法有所不同,除凉青、干燥各茶类都需要外,其它工序各有不同。红茶是全发酵的茶类,它的制作工序为鲜叶经萎凋一揉捻一发酵一干燥等工序,用制出的茶叶泡茶,水色和叶底均为红色;绿茶是不发酵的茶类,需要经过鲜叶——摊凉一一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用制出的茶叶泡茶,水色和叶底均为绿色;黄茶属轻发酵的茶类,经过鲜叶——杀青——揉捻——怄堆——干燥五道工序制出的茶叶,用制出的茶叶泡茶,水色和叶底均为黄色;青茶以乌龙茶为代表,青茶需要经过晒青、做青、杀青等工序制作而成,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黑茶属全发酵茶,需要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工序加工而成;白茶属轻微发酵茶,需要经过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在六大茶类中,红茶具有红汤红叶、香气甜醇等品质特点;乌龙茶具有香气馥郁、带有各种花果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强等品质特点。
[0003]侗茶为 申请人:产品的一种类别,主要是以金萱茶鲜叶为原料进行加工制作的,金萱鲜叶产自台湾南部,嘉义县,南投县境内,是以硬枝红心作父本,台农八号作母本,人工培育而成的第一代。试验所的代号为2027,也就是茶改场成功育种的排列顺序第12号。目前金萱的种植面积,仅次于青心乌龙,占全台湾第二,位于海拔1600公尺以下的茶区多有栽植。金萱茶树型横张,叶厚呈椭圆形,叶色浓绿富光泽,幼苗绿中带紫,密生茸毛,金萱茶叶子肥厚、鲜嫩,茶叶色泽翠绿有光泽,滋味清纯滑润,带有淡淡奶香及花香,风味独特。
[0004]当前的茶类研究中,融合红茶和乌龙茶工序制备出的新茶,我们查到如下公开文献:
1、申请号:00130895.5,发明名称:乌龙红茶制作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采摘茶树鲜叶一晒青一凉青一做青一揉切一发酵一干燥一精制。该发明制成的产品具有乌龙茶花香鲜灵持久,又有红茶鲜爽浓强的滋味冲奶茶香味极佳的特点,加奶后汤色棕红或玫瑰红,芳香味浓爽,冷、热茶汤均能口齿留香。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遇到没有太阳晒青时就缺乏香味或香味不足,对天气的依赖性较大,生产产量、进度不能把握。
[0005]2、申请号:201210323070.1,发明名称: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青一晒青一晾青一摇青一静置一烘香一揉抢一发酵一烘干一成品。该发明米用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制作,融合了乌龙茶做青工艺与红茶发酵工艺而形成风味独特的茶叶新品,集红茶的甘醇与乌龙茶的花果香于一体,色泽墨绿、汤色红亮透明、花香显露、口感甘滑、回味幽长、持久耐泡。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揉捻后再发醇容易产生杂味和酸味。
[0006]3、申请号:201210435293.7,发明名称:一种颗粒型乌龙红茶的制作方法,采用乌龙茶鲜叶作为原料,通过红茶加工步骤制成,包括选料一萎凋与做青一揉捻一发酵一初干—压制成型一足干等制作步骤。该发明制作方法是将乌龙茶做青工艺与红茶的制作方法相结合,并将红茶压制成颗粒型茶叶,这种颗粒型红茶不仅更好的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并且在茶叶压缩包装中不会被碾碎,大大降低了包装、运输的茶叶损耗度。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压成颗粒型工艺过程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及改变茶的本味。
[0007]4、申请号:201010293221.4,发明名称:铁观音红茶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铁观音鲜叶一晒青一晾青一摇青一全发酵一揉抢一烘焙一成品,所述摇青是将晾青后的茶叶置入摇青机连续摇动,摇青时间为30-40min,所述烘焙分为三个阶段,先将温度控制在60-70°C,烘焙20-30min,然后将温度控制在80-90°C,烘焙80_90min,接着再将温度控制在90-110°C,烘焙230-240min。该发明以铁观音鲜叶为原料,其将铁观音制作方法和红茶制作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融合,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兼具铁观音和红茶特性品质的优质茶叶;该发明的摇青时间较长,茶叶熟化更彻底;另外,该发明制作的成茶的茶汤颜色较红,呈深红色。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产品做汤色、口感与浓香型铁观音、陈年铁观音和大红袍不容易分别。
[0008]5、申请号:201010125929.9,发明名称:一种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茶叶原料采摘、晾青;⑵经下午4飞点的太阳光晒茶叶;(3)将茶叶冷却、摇青、摊晾;(4)待叶片青色消退、花香略显时揉捻;(5)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直至茶叶青气消失、果香显露、叶色呈黄褐色后,烘焙,摊晾至足干。该发明可采用多种类型的鲜叶作为原料,通过引入乌龙茶加工中的部分工艺,形成丰富的花香型香气;该发明加工方法还可以使茶叶中的酯型儿茶素得到降解,从而降低了茶叶中的苦涩味;再通过揉捻、发酵和烘焙等步骤使成品茶叶花香浓郁、滋味鲜爽。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下午4-6点如果遇到没有太阳光晒茶叶,茶叶品质就没花香滋味,对天气的依赖性较大,生产产量、进度不能把握。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本方法采摘金萱鲜叶为原料,综合了乌龙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所制得的茶叶既具有乌龙茶的韵味,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口感清爽醇厚,甘甜幽香。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摘金萱鲜叶一萎凋一做青一发酵一揉捻一干燥一成品;所述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5 °C,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0-7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50_80r/min,摇动的时间为60-200min ;所述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15_25°C,环境相对湿度60_70%,摊放的厚度为2-5 cm,时间为12-24 h。
[0011]在本发明中,做青是侗茶制作最关键的工序,特殊的香气和滋味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反应(亦称发酵),茶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产生了独特的色、香、味。做青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是影响茶叶酶促氧化反应(发酵)的三大重要因素,使茶叶发酵达到最佳效果。
[0012](I)做青温度的控制
本发明茶叶的化学成分有500种之多,归纳起来主要分为水分、酶类、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糖类、有机酸、类脂类、色素、芳香物质、无机化合物。茶叶在做青过程中发酵,主要是茶多酚类物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而本发明的茶叶中酶在15-25°C范围内酶活性最强,若温度低,酶活性很弱,氧化反应速度缓慢,发酵难以进行;若温度过高,发酵过快,多酚类物质氧化缩合成不溶性的产物,茶叶品质差。
[0013](2)做青湿度的控制
水分是本发明制茶过程一系列化学反应的重要介质,发酵过程中茶叶色、香、味的变化就是伴随着水分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发酵茶叶要保持一定的水分(茶叶含水量55-65%),以利于发酵的正常进行。本发明要求发酵环境的相对湿度在60 — 70%。如湿度太低,空气干燥,发酵叶水分蒸发快,而容易出现黑条,花青等发酵不均匀的现象;如湿度太大,空气潮湿,发酵叶水分蒸发慢、水分多,不利于茶叶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影响发酵的正常进行。
[0014](3)做青时间的控制
本发明侗茶是属重发酵茶,其品质介于乌龙茶与红茶之间,特点是既具有乌龙茶的韵味,又具有红茶醇厚滋味。因此,发酵要适度,如发酵时间不足,茶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反应不完全,使茶叶香气不纯,带青草香气,汤色欠红,泛青色,味青涩;如发酵时间过长,造成发酵过度,失去了红茶的韵香,茶叶中糖类、有机酸等其他物质会发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使茶叶香气低闷,带酸腐味。在本发明侗茶制作过程中,做青时间对茶叶的品质有极大的影响。
[0015]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所述采摘金萱鲜叶,是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0016]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所述萎凋,是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0-65%。该步骤目的是茶青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本发明萎凋方法有三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滩青(25°C温上时下降温萎凋)、烘青(15°C下时加温萎凋)。
[0017]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所述揉捻,是将发酵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50_60min至茶叶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0018]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所述干燥,是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C,烘焙50-100min,摊凉回潮80_30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00-140°C,烘焙250-300min,烘至手捻茶粒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包装。该步骤的目的是抑制酶促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定位于重发酵茶类,品质介于乌龙茶与红茶之间,其以金萱鲜叶为原料,制造过程工艺简单,将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和红茶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融合,应用了乌龙茶发酵和红茶发酵的其本基理。制造过程中既不完全破坏全叶组织,但又轻微地擦伤叶缘组织,要求细胞内含物不完全变化,但又有一部分起氧化作用,从而形成侗茶既具有乌龙茶的韵味,又具有红茶醇厚滋味,口感清爽醇厚,甘甜幽香的品质特点;且本发明对天气的依赖性低,产量、生产时间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金萱鲜叶: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0022]2.萎凋: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0%。
[0023]3.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6°C,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50 r/min,摇动的时间为60min。
[0024]4.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15°C,环境相对湿度60%,摊放的厚度为2cm,时间为12h。
[0025]5.揉捻:将发酵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50min至茶叶卷成条。
[0026]6.干燥: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C,烘焙50min,摊凉回潮8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00°C,烘焙250 min,烘至手捻茶粒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包装,即得成品。
[0027]实施例2: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金萱鲜叶: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0028]2.萎凋: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5%。
[0029]3.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C,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5%,摇青机转速控制在60 r/min,摇动的时间为65min。
[0030]4.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20°C,环境相对湿度70%,摊放的厚度为3cm,时间为15h。
[0031]5.揉捻:将发酵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50min至茶叶卷转成条。
[0032]6.干燥: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C,烘焙90min,摊凉回潮9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 kg,进风口温度110°C,烘焙260min,烘至手捻茶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包装,即得成品。
[0033]实施例3: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金萱鲜叶: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0034]2.萎凋: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5%。
[0035]3.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50C,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7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80 r/min,摇动的时间为80min ;再将摇青后的茶叶摊凉,摊放的厚度为4cm,摊凉时间为20h。
[0036]4.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25 V,环境相对湿度65%,摊放的厚度为4cm,时间为20h。
[0037]5.揉捻:将后发酵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60min至茶叶卷转成条。
[0038]6.干燥: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C,烘焙IOOmin,摊凉回潮15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20°C,烘焙270min,烘至手捻茶粒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即得成品。
[0039]实施例4: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金萱鲜叶: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0040]2.萎凋: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0%。
[0041]3.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C,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5%,摇青机转速控制在70r/min,摇动的时间为200min ;
4.发酵: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在温度15°C,环境相对的湿度在70%,摊放的厚度为5cm,时间为24 ho
[0042]5.揉捻:将发酵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60min至茶叶卷转成条。
[0043]6.干燥: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C,烘焙90min,摊凉回潮16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30°C,烘焙280min,烘至手捻茶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摘金萱鲜叶一萎凋一做青一发酵一揉捻一干燥一成品;所述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5°c,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0-7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50_80r/min,摇动的时间为60-200min ;所述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15_25°C,环境相对湿度60-70%,摊放的厚度为2-5 cm,时间为12-24 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侗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金萱鲜叶,是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侗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是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0-6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侗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是将发酵好的茶青置于揉捻机揉捻50-60 min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侗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是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C,烘焙50-100min,摊凉回潮80_30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00-14(TC,烘焙250-300min,烘至手捻茶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包装。
【文档编号】A23F3/08GK103859076SQ20141011272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陈春媛 申请人:广西三江源源茶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