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瘦的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88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消瘦的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瘦的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甜茶20-30份,中药组分70-80份,中药组分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川芎10-20份、何首乌10-20份、杜仲6-15份、天麻3-9份、远志5-10份、白术10-15份、北芪5-10份、山药10-20份、地黄9-15份、枸杞子10-20份、酸枣仁5-10份、黄精10-20份、莲子10-20份、百合20-30份、丹参5-15份、抱树莲15-30份、鸭脚木皮5-15份、布渣叶5-15份。本发明的治疗消瘦的茶,副作用低,补肝,益肾、健胃,可以改善睡眠、促进消化,能在短时间内,健康快速的增肥。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消瘦的茶
[0001](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消瘦的茶。
[0002](二)【背景技术】
现在减肥是流行,因此市面上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减肥药,但是还是有许多人有增肥的需要,而增肥也不是很简单的事情,男人到了二十多岁如果还像孩子一样瘦确实有些尴尬,女人为了生宝宝也需要增肥,所以增肥也渐渐受关注。最简单的办法可以考虑药物增肥,因为这种可以不打乱自己的生活规律,而且迅速见效,而中药由于其疗效好、副作用少收到消费者的亲睐。
[0003](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副作用低、对胃、肝、肾有调养作用的治疗消瘦的茶。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消瘦的茶,其特殊之处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甜茶20 -30份,中药组分70 -80份,
其中,中药组分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
川弯10-20份、何首乌10-20份、桂圆肉10-20份、巴戟天10-20份、鹿茸2_3份、杜仲6-15份、天麻3-9份、远志5-10份、白术10-15份、北芪5-10份、山药10-20份、地黄9-15份、枸杞子10-20份、酸枣仁5-10份、黄精10-20份、莲子10-20份、百合20-30份、丹参5-15份、抱树莲15-30份、鸭脚木皮5-15份、布渣叶5-15份。
[0005]本发明的治疗消瘦的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中药组分粉碎,然后与甜茶混合,制成袋装茶包。
[0006]服用方法:开水冲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0007]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甜茶:性味:甘;凉。归经:肝;肺;膀胱经。功能主治:截疟;利尿降压。主疟疾;高血压病。
[0008]川弯:根茎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1.5-7cm。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窝状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的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具波状环纹形成层,全体散有黄棕色油点。香气浓郁而特残,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以个大饱满、质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大、香气浓者为佳。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腹痛,肿块,心胸胁疼痛,跌打损伤肿痛,头痛眩晕目暗,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痈疽疮疡。
[0009]何首乌:性味:苦、甘、涩、微温。功能主治: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用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神经衰弱、高血脂症。
[0010]桂圆肉: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温补:小孩常感冒体质虚冷常尿床、记忆力不佳,多喝桂圆茶可增进脑力,改善虚冷体质;丰胸:中医医说女人主血气,常吃桂园的女人,脸色红润、身材丰满,所以很多丰胸的补方,都以桂圆作为搭配;安眠:中医说桂圆具有安神养心、补血益脾的功效,非常适合长期失眠者食用;补血:能改善心血管循环、安定精神状况、舒解压力和紧张,桂圆含有丰富葡萄糖、蔗糖、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可用于治疗病后体弱或脑力衰退,妇女在产后调补也很适宜。
[0011]巴戟天:功效:补肾助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化学成分:预试根含蒽醌、黄酮类化合物。性味归经:味辛,甘;性微温。归肾,肝经。
[0012]鹿茸:主要适用症: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性:温。味:甘、咸。气:微腥。体:轻。质:硬而脆。归经:归肾、肝经。
[0013]杜仲:药用杜仲,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味甘,性温。归肝、肾、胃经。功效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0014]天麻:性味:甘;辛;平;无毒。归经:肝;脾;肾;胆;心;膀胱经。功能主治:天麻是名贵中药,常与琼珍灵芝搭配,用以治疗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小儿^(风等症。天麻的功能主要可以平肝息风、祛风止痛。天麻适合由内风所导致的头晕,但其对感冒所引起的头痛头晕并不适合。天麻还有镇静、镇痛的作用,可以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的阻力,较轻微的收缩脑血管等功效,能降低血压,减缓心律,对心肌缺血起到保护的作用。所以,天麻对治脑血栓有一定效果,但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天麻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之症,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0015]远志:性味苦、辛、温。归经:归心、肾、肺经。性状:①远志筒:呈筒状,中空,拘挛不直,长3~12厘米,直径0.3~I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有些有细纵纹及细小的疙瘩状根痕。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较平坦,微有青草气,味苦微辛,有刺喉感。②远志肉:多已破碎。肉薄,横皱纹较少。③远志棍又名:远志梗、远志骨。细小,中间有较硬的淡黄色木心。功能主治:安神益智,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
[0016]白术: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0017]北芪:功能主治:治疗气虚表卫不固所致自汗,气虚外感诸症。临床上用黄芪、防风、白术制成玉屏风散,用于治疗表虚自汗且易感风寒者。原理:肺合皮毛主表。虚则腠理不密,难摄津液。黄芪入肺,补气虚,表盛所以固摄鬼门,且能御邪之于外也;脾气虚证,虚弱倦怠,泄泻,中气下陷,脏器脱垂,食少纳呆诸症。常与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配伍治疗脾虚泄泻。与升麻柴胡人参等配伍治疗脏器脱垂,如补中益气汤。原理:脾主湿,脾虚则不能输布津液于肺,所以湿困中焦,湿性趋下,所以下焦受湿而便溏。脾虚则难以助胃健运,所以食少纳呆,难思饮食。本药入手足太阴,所以肺气盛则可以通调水道,散精至肌表。脾气盛则可以运化阴精上输于肺;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本品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为佳。
[0018]山药:性味与功能主治:甘、平。健脾胃、益肺肾、补虚羸。治食少便溏、虚劳、喘咳、尿频、带下、消渴。
[0019]地黄:性味:鲜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生地黄:甘,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效: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0020]枸杞子: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枸杞子中含有14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不同凡响的保健功效。引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功,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化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此外,枸杞子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补气强精、滋补肝肾、延缓衰老等各方面都颇有功效。枸杞功效显著,古药书《本草汇言》所言:“枸杞能使气可充(补气)、血可补(补血)、阳可生(壮阳)、阴可长(滋阴)、火可降(降火)、风可祛(治风湿),有十全之妙用也。枸杞还具有辅助降血脂、抗氧化、滋阴补肾、养肝明目、缓解体力疲劳、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0021]酸枣仁: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①《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②《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③《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④《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⑤王好古:治胆虚不眠,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热也,生用。⑥《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⑦《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
[0022]黄精:性能:味甘,性平。能滋肾润肺,补脾益气。含天门冬氨酸、毛地黄糖甙、蒽醌类化合物、粘液质、糖类、烟酸、锌、铜、铁。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作用;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有降血糖和强心作用。用途:用于阴虚肺燥,干咳痰少;消渴多饮;脾胃虚弱,脾气虚或脾阴不足;肾虚精亏,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0023]莲子:性味:鲜者甘、涩、平,无毒;干者甘、温涩、无毒。归经:入脾、肾、心经。功效: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健脾补胃,止泻固精,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主治:心烦失眠,脾虚久泻,大便溏泄,久痢,腰疼,男子遗精,妇人赤白带下。还可预防早产、流产、孕妇腰酸。
[0024]百合:性味归经:百合味苦,性微寒。入心、肺经。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具有养阴润肺止咳功效,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如百花膏。治肺虚久咳,劳嗽咯血,如百合固金汤。具有清心安神功效,用于热病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0025]丹参:丹参,味苦,气微寒,无毒。入心、脾二经。活血通经、排脓生肌,专调经脉,理骨筋酸痛,生新血,去恶血。丹参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有非常好的疗效,对糖尿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丹参与琼珍灵芝搭配煮水喝,能有效治疗冠心病、降三高(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
[0026]抱树莲:归经:肝;肺经。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渗湿利尿药。性味:甘;淡;微凉。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血。主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化脓性中耳炎;腮腺炎;淋巴结炎;挤癞;跌打损伤。
[0027] 鸭脚木皮:性味功效:苦,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除湿.用于血热斑疹,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跌打肿痛,疮毒,皮炎,湿疹。
[0028]布渣叶:性味归经:淡、微酸,平。功能主治:清热消滞,利湿退黄,化痰。主要用于感冒,中暑,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湿热食滞之脘腹痛,食少泄泻,湿热黄疸。
[0029]盐麸子:功用主治: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
[0030]缬草:功能主治:治心神不安,胃弱,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00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何首乌治肝肾阴亏,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桂圆肉:性温味甘,益心脾,补气血,滋养补益,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鹿茸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天麻平肝息风、祛风止痛,远志安神益智,解郁,白术归脾、胃经,治脾胃气弱,北芪尤善治气虚,山药健脾胃、益肺肾、补虚羸,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酸枣仁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薏米健脾利湿,温中散寒、补益气血,沙参清热养阴,润肺止咳,主治气管炎,合欢皮性味甘、平。有解郁、和血、宁心、消痈肿之功。黄精、莲子、百合具有补虚的功效,丹参养肝、护肝。抱树莲、鸭脚木皮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鸭脚木皮,布渣叶清热消滞,利湿退黄。本发明的治疗消瘦的茶,副作用低,补肝,益肾、健胃,可以改善睡眠、促进消化,能在短时间内,健康快速的增肥。
[0032](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中药组分:川弯10g、何首乌10 g、桂圆肉10g、巴戟天10g、鹿鸾2 g、杜仲6 g、天麻3 g、远志5 g、白术10 g、北芪5 g、山药10g、地黄9 g、枸杞子10 g、酸枣仁5 g、黄精10 g、莲子10g、百合20 g、丹参5 g、抱树莲15g、鸭脚木皮5 g、布渣叶10 g、盐麸子5 g、缬草5 g。
[0033]将中药组分混合、粉碎至20目,然后按中药组分:甜茶重量比为70: 30的比例混合装入茶包内,每包净重10g,每日根据需要服用1-3包不等,用开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0034]实施例2:
中药组分:川芎20g、何首乌20 g、桂圆肉20 g、巴戟天20 g、鹿茸3 g、杜仲15 g、天麻9g、远志10 g、白术15 g、北苗10 g、山药20 g、地黄15 g、枸杞子20 g、酸率仁10 g、黄精20 g、莲子20 g、百合30 g、丹参15 g、抱树莲30 g、鸭脚木皮15 g、布渣叶15 g、盐麸子15 g、缬草
10 go
[0035]将中药组分混合、粉碎至20目,然后按中药组分:甜茶重量比为80:20的比例混合装入茶包内,每包净重10g,每日根据需要服用1-3包不等,用开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0036]实施例3:
中药组分:川弯15g、何首乌15 g、桂圆肉15 g、巴戟天15 g、鹿茸2.5 g、杜仲10 g、天麻6g、远志8 g、白术12 g、北芪7 g、山药15g、地黄12 g、枸杞子15 g、酸枣仁7 g、黄精15 g、莲子15 g、百合25 g、丹参10 g、抱树莲20 g、鸭脚木皮10g、布渣叶5 g、盐麸子10g、缬草7 g。
[0037]将中药组分混合、粉碎至20目,然后按中药组分:甜茶重量比为75:25的比例混合装入茶包内,每包净重10g,每日根据需要服用1-3包不等,用开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0038]实施例4:
中药组分:川弯10g、何首乌10 g、桂圆肉10g、巴戟天10g、鹿鸾2 g、杜仲6 g、天麻3 g、远志5 g、白术10 g、北芪5 g、山药10g、地黄9 g、枸杞子10 g、酸枣仁5 g、黄精10 g、莲子10g、百合20 g、丹参5 g、抱树莲15g、鸭脚木皮5 g、布渣叶10 g。
[0039]将中药组分混合、粉碎至20目,然后按中药组分:甜茶重量比为70..30的比例混合装入茶包内,每包净重10g,每日根据需要服用1-3包不等,用开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0040]实施例5:
中药组分:川芎20g、何首乌20 g、桂圆肉20 g、巴戟天20 g、鹿茸3 g、杜仲15 g、天麻9g、远志10 g、白术15 g、北苗10 g、山药20 g、地黄15 g、枸杞子20 g、酸率仁10 g、黄精20 g、莲子20 g、百合30 g、丹参15 g、抱树莲30 g、鸭脚木皮15 g、布渣叶15 g。
[0041]将中药组分混合、粉碎至20目,然后按中药组分:甜茶重量比为80:20的比例混合装入茶包内,每包净重10g,每日根据需要服用1-3包不等,用开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0042]实施例6:
中药组分:川弯15g、何首乌15 g、桂圆肉15 g、巴戟天15 g、鹿茸2.5 g、杜仲10 g、天麻6g、远志8 g、白术12 g、北芪7 g、山药15g、地黄12 g、枸杞子15 g、酸枣仁7 g、黄精15 g、莲子15 g、百合25 g、丹参10 g、抱树莲20 g、鸭脚木皮10g、布渣叶5 g。
[0043]将中药组分混合、粉碎至20目,然后按中药组分:甜茶重量比为75:25的比例混合装入茶包内,每包净重10g,每日根据需要服用1-3包不等,用开水浸泡5分钟后即可饮用。
[0044]实施例7:临床观察
(I)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2011年至今对500例消瘦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20到50岁不等,有效率高达100%。
[0045](2)治疗方法:用开水浸泡本发明的治疗消瘦的茶5分钟后即可饮用。
[0046](3)临床症状:
患者目测消瘦,根据以下公式检测,属于消瘦人群:用身高的厘米数减去100后乘以0.9,得出的答案就是本人标准体重。如个人身高180厘米,标准体重就是(180-100) X0.9=72公斤,低于或高于标准体重10%都属于正常现象。如果你的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以上,属于偏瘦人群。
[0047](4)典型病例:
韩某,男,现年35岁,济南人,身体消瘦,身高183cm,体重53kg,服用本发明治疗消瘦的茶后,一周内体重增重2kg,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0048]赵某某,女,现年30岁,济南人,2012年想要孩子,但是由于过于消瘦,无法怀孕,期间一直尝试各种增肥方法均失败,2013年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茶,3周增肥5kg,达到标准体重,现已怀孕9个月。
[0049]孙某,男,现年40岁,菏泽人,从小一直体重偏低,由于过于消瘦,烦躁易怒、严重影响自己的工作及生活,尝试各种增肥方法均失败,2013年2月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茶,一周后,烦躁易怒感消失,体重增加1kg,精神饱满、面色红润,继续服用2周后,达到标准体重,停止服用,至今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消瘦的茶,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 甜茶20 -30份,中药组分70 -80份, 其中,中药组分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 川弯10-20份、何首乌10-20份、桂圆肉10-20份、巴戟天10-20份、鹿茸2_3份、杜仲6-15份、天麻3-9份、远志5-10份、白术10-15份、北芪5-10份、山药10-20份、地黄9-15份、枸杞子10-20份、酸枣仁5-10份、黄精10-20份、莲子10-20份、百合20-30份、丹参5_15份、抱树莲15-30份、鸭脚木皮5-15份、布渣叶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治疗消瘦的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中药组分粉碎,然后与甜茶混合,制成袋装茶包。
【文档编号】A23F3/34GK103989967SQ201410237234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刘艳菊 申请人:济南伟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