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黄褐斑的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8099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健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祛黄褐斑的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褐斑也称肝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多见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有关。目前治疗黄褐斑品种很多,但真正有效的很少。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祛黄褐斑的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祛黄褐斑的袋泡茶,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桃仁20-30份、紫苏10-20份、玫瑰花10-25份、肉豆蔻8-12份、酸枣仁5-15份、薏苡仁8-15份、芡实10-25份、佛手4-10份。

所述祛黄褐斑的袋泡茶,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桃仁25份、紫苏15份、玫瑰花18份、肉豆蔻10份、酸枣仁10份、薏苡仁12份、芡实18份、佛手7份。

所述祛黄褐斑的袋泡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药材,粉碎,过20目筛,干燥;即得到袋泡茶。

所述祛黄褐斑的袋泡茶在制备祛斑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桃仁、紫苏、玫瑰花活血化瘀、解毒排毒为君药,肉豆蔻、酸枣仁、薏苡仁清热解毒,芡实、佛手调和诸药为佐使药,全方能去除黄褐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取桃仁20份、紫苏20份、玫瑰花10份、肉豆蔻12份、酸枣仁5份、薏苡仁15份、芡实10份、佛手10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药材,粉碎,过20目筛,干燥;即得到袋泡茶。

实施例2:取桃仁30份、紫苏10份、玫瑰花25份、肉豆蔻8份、酸枣仁15份、薏苡仁8份、芡实25份、佛手4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药材,粉碎,过20目筛,干燥;即得到袋泡茶。

实施例3:取桃仁25份、紫苏15份、玫瑰花18份、肉豆蔻10份、酸枣仁10份、薏苡仁12份、芡实18份、佛手7份,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药材,粉碎,过20目筛,干燥;即得到袋泡茶。

实施例4:本发明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资料

临床药物:按上述实施例3制备本发明袋泡茶,口服,一次1包,10g/包,一日3次。

诊断标准:临床观察50例患者,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岁-60岁之间,女性。2.无感染、对本药不过敏、无精神异常者。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与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3.排除其他皮肤病和过敏性疾病:对本药无刺激、不过敏者。治疗前未用过同类药品者,且无正在进行其他同类药物试验者。4.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知情志愿患者;完成知情同意及相关告知者。

排除标准:1.不符合黄褐斑的诊断和纳入标准;不符合黄褐斑的纳入标准;2.有合并感染、对本药过敏、精神异常。3.根据研究者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使入组复杂化的其他病史,如工作环境经常变动,容易造成失访的情况;或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研究的受试者。

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一月。嘱患者治疗期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分忧虑和过劳,并尽量避免日光照射,少食酱油、酱菜、烟、酒、咖啡等含色素的食物,忌食辛辣食物。

疗效观察: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基本治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90%,颜色基本消失,1米距离肉眼看不见明显的斑点。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8。显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60%,颜色明显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5。好转: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大于30%,颜色变淡。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3。无效:①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小于30%,颜色变化不明显。②评分法计算治疗后下降指数≥0。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治疗结果:50例均于1个疗程结束后立即进行复查。结果:治愈18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祛黄褐斑的袋泡茶,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桃仁20‑30份、紫苏10‑20份、玫瑰花10‑25份、肉豆蔻8‑12份、酸枣仁5‑15份、薏苡仁8‑15份、芡实10‑25份、佛手4‑10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治疗黄褐斑的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国平衡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6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