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大蒜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9771发布日期:2019-04-03 03:5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大蒜去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大蒜加工机械,尤其是能够实现大蒜自动化去皮的装置。



背景技术:

大蒜作为一种传统调味品,是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食材。目前市场上的大蒜消费品主要为整蒜和净蒜两种。

净蒜的制备主要需要经过分瓣去皮两个工序。大蒜去皮机构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差别在于对大蒜进行不同的预处理使其更加便于脱皮作业,其中湿式脱皮由于对于环境有较大污染已被有关部门禁止。干式大蒜脱皮机由加热烘干箱与脱皮工作桶两部分组成。加热烘干箱装有热风循环功能,即使在潮湿的气候也能使大蒜一直保持干燥状态。大蒜脱皮机配套有功率为0.3-4千瓦的电机带动大蒜工作桶旋转,并配置有15千瓦的大功率空压机,通过空压机强大的回旋气流把烘干后的大蒜皮吹离蒜仁,整个工作过程完全通过气流进行干式脱皮,能保证蒜仁的度,适合长期存放之用。整个大蒜脱皮加工过程完全自动化,但加热烘干、脱皮时间长,能耗及设备成本高。

本发明旨在降低大蒜去皮加工过程的能耗及污染,因此选择使用纯机械的方式实现去皮作业和副产物分离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体为于工作台固连的桶型结构,依靠桶内一竖直杆带动三个互成120°并垂直于桶壁的橡胶板,通过传动轴带动其旋转使得大蒜瓣与桶壁摩擦达到去皮效果,采用了仅能容许分瓣后的大蒜瓣进入的开孔隔板,保证分瓣工作完成后的大蒜瓣可自动进入下桶。下桶桶壁侧面开有孔且安装有蒜皮收集装置,可借助离心力将蒜皮甩出桶外并收集。桶底开有可手动开闭的空洞,可将去皮的大蒜排入位于桶下部的带有旋转刀片的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由另一电机驱动,大蒜瓣可在此部件中被搅碎成泥后排出。下桶由于只需要小功率电机驱动旋转,无需大功率空压机吹皮,因此能减少能耗。

加工完成后操作人员通过手柄控制位于桶下的出料口将净蒜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方向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截面图。

图中各组成零件名称:1.上桶壁,2.出料口,3.手柄,4.支腿,5.传动轴,6.橡胶板,7.排废口,8.侧边开口,9.电机,10.挂钩,11.侧边开口,12.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一种更加便捷高效的大蒜去皮装置,能够再未经预处理的条件下完成大蒜的高效去皮作业。相较于现有产品由于无需空压机吹皮,使该装置经由成本低、加工效率高的特点。

为了使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和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大蒜深加工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电机9产生的动力经由传动轴5传递到橡胶板6上。三个互成120°的橡胶板旋转并带动其中的大蒜随其一起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与大蒜与橡胶板的摩擦使得大蒜皮与大蒜分离。而后操作工人通过操作手柄3打开出料口2,净蒜经由出料口2排出。

在脱皮的过程中,橡胶板的旋转会产生一定的风力,借助该风力可以使得去皮的副产物——蒜皮经由侧边开口8排出。在侧边开口8外设计有排废口7及其上的挂钩10可助于收集蒜皮。

图2为俯视图,在此图中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橡胶板、出料口及侧边开口的布置。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大蒜深加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文本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例如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大蒜去皮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外桶、橡胶板、传动轴及电机组成。工作时电机驱动传动轴带动三个橡胶板旋转,带动桶内的大蒜一起运动从而实现摩擦去皮。橡胶板的旋转产生的风力将去皮后产生的蒜皮经由侧边开孔排出桶外实现副产物分离。而后工人操作手柄打开出料口将去皮的大蒜排出。该设备具有加工效率高、去皮率高的特点,同时其无需大功率风压机使得其相较于市场上同类产品更加节能。该设备去皮作业无需对大蒜进行预处理,且设备结构简单,因而大幅降低了加工成本和后期维护保养费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元浩;兰天;王召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9.27
技术公布日:2019.04.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