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梨花叶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9117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叶茶制备工艺,属于茶叶改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刺梨的药用价值很高,其花、叶、果、籽可入药,有健胃、消食、滋补,止泻的功效。以其果实的高含量维生素c尤为显著。但刺梨叶也有治疗疥痈、金疮的功效,富含黄酮;刺梨花功效主治止泄、止痢,治痢疾、腹泻;花色泽粉红或玫红,无毒,微有香气,是花茶窨制和茶花拌合的极佳材料。茶叶作为我国的传统饮料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被人们称为“世纪将是茶饮料的世纪”,以其多种功能而备受消费者喜爱,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和喜好的变化,茶产业正趋于多元化发展,茶保健产品和丰富多样的茶饮料需求增加,茶产业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当前情况下,刺梨发展和研究多集中于果实,数量巨大的刺梨叶、花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大量的浪费,造成刺梨茶产业多为刺梨果或叶单一制茶,产品种类不丰富,其色泽、香味和品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具刺梨色、香、味特色,且富含药理和营养价值的新型的刺梨花叶茶生产工艺。

本发明提供一种刺梨花叶茶的生产工艺,具体工艺方法如下:

将采摘的刺梨嫩叶和花瓣摊晾,通过茶叶炒锅以220℃、4min和110-150℃、2min的条件分别对叶、花进行杀青,然后将花叶分别以1:1、1:0.7或1:0.4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置于理条机杀青槽内做形,最后置于干燥机内干燥,直到干燥完成,干燥完成的标志为梗易折断,含水量在5%-6%,最后摊放冷却至室温包装好储存。

前述工艺中,选择在刺梨花期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的时间内,采集外形整洁、无病虫害、无腐烂和杂质的刺梨花瓣和刺梨嫩叶,置于簸箕内分别摊晾,室温23℃,平铺厚度小于等于2cm,时间为4-8小时即待刺梨叶/花水分散失为2%,而后进行杀青。

前述工艺中,花叶杀青后,按1:0.7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

前述工艺中,花叶杀青并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将混合均匀的刺梨花叶投入温度为90℃的理条机杀青槽内,直到刺梨叶基本条索扁平为止,然后置入温度120℃干燥机内干燥30分钟后,将温度调为80℃干燥,直到干燥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易行,成本低,花叶茶成品叶色黄绿、花紫成瓣、扁平匀直、花香持久清香、兼有刺梨叶茶的香味和刺梨花香、汤色金黄明亮、叶底匀净、花白完整、滋味柔和鲜爽、回味甘永,是较好的日常饮用饮品,花瓣的杀青温度和时间适中,使得花型成片状,花完整不被损害和花色纯净,对于茶成品的外形、叶底、汤色、滋味和香味有了极大的保证;刺梨叶茶本身带有极淡的酸味和涩味,添加刺梨花不仅可以中和滋味,使滋味平滑、醇厚回甘,还可以改善刺梨叶茶的香气,还可以增加刺梨叶茶的观赏性;根据不同人群的饮茶需求,叶花比例可以调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梨花叶茶的生产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选择在刺梨花期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的时间内,采集外形整洁、色泽较好、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杂质的刺梨花瓣和刺梨嫩叶,置于室温23℃、平铺厚度不超过2cm的簸箕内分别摊晾,时间为4-8小时即待刺梨叶/花水分散失为2%左右,然后分别进行杀青:(1)将刺梨叶茶投入220℃的茶叶炒锅中杀青4min;(2)将刺梨花瓣投入110-150℃的茶叶炒锅中分别杀青2min;分开摊放后以叶花比为1:1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将混合均匀的刺梨花叶投入温度为90℃的理条机杀青槽内(每槽叶量为100-150g为宜),直到刺梨叶基本条索扁平为止,然后置入温度120℃干燥机内干燥30分钟左右后,将温度调为80℃干燥,直到干燥完成,干燥适度的标志为梗易折断,含水量在5%-6%,最后摊放冷却至室温包装好储存。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梨花叶茶的生产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选择在刺梨花期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的时间内,采集外形整洁、色泽较好、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杂质的刺梨花瓣和刺梨嫩叶,置于室温23℃、平铺厚度不超过2cm的簸箕内分别摊晾,时间为4-8小时即待刺梨叶/花水分散失为2%左右,然后分别进行杀青:(1)将刺梨叶茶投入220℃的茶叶炒锅中杀青4min;(2)将刺梨花瓣投入110-150℃的茶叶炒锅中分别杀青2min;分开摊放后以叶花比为1:0.7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将混合均匀的刺梨花叶投入温度为90℃的理条机杀青槽内(每槽叶量为100-150g为宜),直到刺梨叶基本条索扁平为止,然后置入温度120℃干燥机内干燥30分钟左右后,将温度调为80℃干燥,直到干燥完成,干燥适度的标志为梗易折断,含水量在5%-6%,最后摊放冷却至室温包装好储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刺梨花叶茶的生产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选择在刺梨花期即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的时间内,采集外形整洁、色泽较好、无病虫害、无腐烂、无杂质的刺梨花瓣和刺梨嫩叶,置于室温23℃、平铺厚度不超过2cm的簸箕内分别摊晾,时间为4-8小时即待刺梨叶/花水分散失为2%左右,然后分别进行杀青:(1)将刺梨叶茶投入220℃的茶叶炒锅中杀青4min;(2)将刺梨花瓣投入110-150℃的茶叶炒锅中分别杀青2min;分开摊放后以叶花比为1:0.4的比例均匀混合,后将混合均匀的刺梨花叶投入温度为90℃的理条机杀青槽内(每槽叶量为100-150g为宜),直到刺梨叶基本条索扁平为止,然后置入温度120℃干燥机内干燥30分钟左右后,将温度调为80℃干燥,直到干燥完成,干燥适度的标志为梗易折断,含水量在5%-6%,最后摊放冷却至室温包装好储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刺梨花叶茶的生产工艺,将采摘的刺梨嫩叶和花瓣摊晾,通过茶叶炒锅以220℃、4min和110‑150℃、2min的条件分别对叶、花进行杀青,然后将花叶分别以1:1、1:0.7或1:0.4的比例进行均匀混合,置于理条机杀青槽内做形,最后置于干燥机内干燥,直到干燥完成,干燥完成的标志为梗易折断,含水量在5%‑6%,最后摊放冷却至室温包装好储存。以解决数量巨大的刺梨叶、花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大量的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属于茶叶改良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安华明;曾靖雯;鲁敏;安红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0.30
技术公布日:2018.0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